人民网健康·生活

不必非要追求无疾而终

2020年07月28日09:58 来源:人民网-生命时报

受访专家: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老年消化学组组长,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副院长 郑松柏

本报记者 雷 妍

人体功能有三个拐点:25~30岁到达峰值,此后各器官、系统从结构到功能都会发生一系列衰老与退化,到60岁时衰退减速,到80岁时进一步加快。消化系统也是如此。衰老导致的变化直接或间接地参与了老年人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生、发展。而了解消化系统各器官在老化过程中的特点,对饮食结构和习惯做相应的调整,可预防某些疾病发生,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

消化系统衰老体现在七方面

《生命时报》:衰老会使消化系统产生哪些具体变化?老人应该如何改变饮食和生活习惯,以适应这一变化?

郑松柏:具体的变化及影响体现在7个方面。

口腔。随着年龄增长,牙齿松动脱落、咀嚼肌萎缩、唾液分泌减少、味觉钝化等变化,不利于食物吞咽,也会降低老年人进食的兴趣。适当改变烹饪工艺,如细切、粉碎、调味,将食物制作得细软可口,有利于食物在口腔的初步消化和吞咽。

口咽。老年人吞咽协调能力降低、吞咽反射减退,食物在咽部转运时间延长,易发生食物咽部滞留、误吸,引发吸入性肺炎,常常危及生命。因此,老年人吃东西要细嚼慢咽,尽量使头颈部保持前倾。

食管。随着年龄增加,食管蠕动功能减退,食管下括约肌张力下降,使老人易发生胃食管反流、吞咽困难、误吸等疾病。因此,老人吃东西速度要慢、食团要小;吃饭不要过饱,睡前1小时禁食禁饮。

胃。老年人胃排空延迟,胃蛋白酶原分泌减少,更易发生功能性消化不良,包括上腹胀闷、早饱感、餐后饱胀等症状。因此,应控制油腻食物摄入,一日三餐或四餐,定时定量,不过饱;适当运动,帮助胃排空。

结肠。老年人结肠蠕动功能减退,慢性便秘高发。增加膳食纤维摄入,保证每天半斤水果、一斤蔬菜是防治慢性便秘的基本措施。

肝脏。老年人的肝脏重量减轻、体积缩小,肝血流量减少,代谢清除药物的“肝药酶”含量和活性下降,药物代谢清除能力减退,易患药物性肝病。因此,老年人用药应少而精:用“必需药物”,锦上添花的药,包括所谓的“补药”坚决不用。

胰腺。老年人胰腺腺泡萎缩、胰岛数量减少,胰酶(消化酶的来源)和胰岛素分泌减少,导致消化不良和糖尿病高发。老年人出现消化不良时,可在医生指导下补充消化酶制剂。

表现隐匿是治疗难点

《生命时报》:老年人易患哪些消化系统疾病?

郑松柏:消化不良是老年人最常见的消化系统问题,主要表现为上腹部疼痛或烧灼感、上腹胀闷或早饱感、食欲不振、嗳气、恶心或呕吐等症状。

老年人幽门螺杆菌感染率高达60%,且与其他多种疾病关系密切。它是慢性胃炎的主要致病因素,不少老年人因此常年频繁就诊;它也是胃癌的致病因子。胃癌和结直肠癌是老年人常见的恶性肿瘤,在我国胃癌患病人群中,老年人占85%以上,结直肠癌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

慢性便秘对老年人危害非常大,表现为3天及以上排便1次,且粪便干结或/和排便费力,持续3月以上。这不仅直接降低生活质量,还会诱发心肌梗死、脑出血、疝嵌顿等多种急症,应及时就医。

营养不良,即体质指数(BMI=体重(千克)÷身高(米)的平方)小于18.5,会使老人免疫力降低、对疾病的耐受力减低,患病后死亡率增高。老年人消化系统老化,且多病共存,营养不良发生率远高于中青年人。

《生命时报》:临床上,老年消化疾病的诊疗和其他人群有何不同?难点在哪里?

郑松柏:主要有三大特点。第一,表现隐匿、不典型,这会导致延误诊断和治疗,特别是恶性肿瘤,常常一发现就是晚期,无痛性胆道感染、无痛性肠穿孔等在高龄老年人中并非罕见。第二,易出现并发症,例如胆道感染、肠道感染极易伴发脓毒血症。第三,对侵入性检查(胃镜、肠镜)和手术的耐受性差,有时无法确诊。这些情况在高龄(80岁以上)老人中尤为突出。

《生命时报》:我国医疗界对老年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治,是否存在一些亟需完善的短板?

郑松柏:目前,我国缺乏“老年消化系统疾病诊治指南和共识”。一方面,要加强老年消化病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提高诊治水平;另一方面,要积极组织国内有关专家制定老年消化病诊治共识或指南,规范各级医疗机构老年消化病的诊疗。最近几年,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老年消化学组牵头制定并发布了《老年人功能性消化不良诊治专家共识》等5部专家共识,但还远远不够。

《生命时报》:在消化系统疾病防治方面,老人要注意哪些重要内容?

郑松柏:重视消化系统异常表现。如出现食欲明显减退、恶心、腹泻,2周内不缓解就要看医生。

保持合适的体重。体质指数在20~24为宜。要警惕非计划性的体重减低,这可能是由于疾病造成。

重视年度体检。年度体检是对老年人常见病进行评估,以及早期主动发现某些潜在疾病的重要途径。建议60~80岁老年人每2年做一次胃镜和肠镜,80岁以上可3~5年做一次;若发现癌前病变,应遵医嘱随访复查。

搞清人类衰老机制,还有很长的路

《生命时报》:有研究称,人类寿命的极限最可靠的结论是120岁。您是否认同?在您看来,哪些因素会影响人类寿命?

郑松柏:上述结论在老年医学界是公认的。人的寿命决定于2个因素:遗传和环境。其中,环境因素可以改变,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社会经济状况、饮食习惯和结构、医疗卫生水平等。随着人类社会经济状况的发展和文明程度的提高,人类的平均预期寿命不断延长。据统计,全球188个国家和地区从1993年到2013年,平均预期寿命延长了6.2年。我国1949年国民平均预期寿命为35岁,2019年为77.3岁,平均期望寿命持续攀升,并达到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领先水平。

但人类通过改进环境因素,其寿命到底能延长多久,仍然是一个谜,但肯定是有限的。寿命的最终决定因素是遗传,但很难改变。人类衰老机制是老年基础医学研究的主要领域,数十年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取得了不少成果,但离实际应用还相差很远。

《生命时报》:为了健康长寿,不少老人热衷购买号称有保健功能的产品,如保健食品、保健仪器、保健日用品等,还喜欢光顾养生馆,甚至因此被骗。您如何看待这一社会现象?

郑松柏:老年人想要 “健康长寿”,首先要崇尚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合理膳食、积极运动、戒烟限酒和心理平衡。第二,要配合医生做好慢病管理,防止慢病急变、致死致残。第三,每年体检一次,重点筛查早期癌症,包括检测血液肿瘤标志物、肺部CT、胃镜和肠镜等。第四,要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功能康复,主要包括运动功能康复、脑功能康复、吞咽功能康复等。

如能坚持做到这些,一般无需购买保健食品和保健器材。如果一定要买,建议咨询相关专业的医生,听取他们的意见。老年人盲目服用补品可能导致肝肾功能损害,使用保健器材也需谨慎,因使用不当导致意外损伤的案例也屡见不鲜。

一些老年人因购买保健品、保健器材、保健日用品、参加养生活动等被骗,原因有多种,一是老年人医疗保健知识缺乏,因此,要鼓励医务人员做科普宣教;二是唯利是图的不法商家伤天害理;三是子女亲友对老年人关心不够;四是老年人的社会支持不够。

《生命时报》:老人应以怎样的心态看待疾病?如何在追寻长寿的同时,保证生命质量?

郑松柏:衰老是自然规律,老年人要正确认识,坦然接受,积极应对。老年人常患有多种慢性疾病,与病共存是常态,无需因此悲观、情绪低落。健康老年人不是指没有病,而是指精神状态良好、生活自理能力与其年龄相适应、慢病得到有效控制、重要脏器功能指标基本正常。所谓的长寿老人“无疾而终”是不存在的,大量临床观察表明,即使百岁老人也是“有疾而终”,常见原因是感染诱发多器官功能衰竭。

健康长寿,是指在健康的基础上追求长寿,也就是延长有质量的生命,而不是“好死不如赖活着”。这通过积极的慢病管理、维护机体残存功能,是可以做到的。当到达生存的终末期,则无需进行“全力以赴”的抢救,舒缓医疗是一种较为人性化的选择。▲

(责编:李轶群、许晓华)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