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健康·生活

年轻人要早为婚育做打算

2020年07月27日09:13 来源:人民网-生命时报

受访专家:南方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性心理学副教授 张茂运

本报记者 水欣

婚姻和生育,是一个人一生中非常重要的两件事,前者是选择契合的伴侣,后者是自身血脉的延续。不仅如此,总人口的婚育水平还会影响社会和经济发展。近日,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团队研究发现,1990年以来,我国青年已婚率和生育率整体下降,再次引发大家对年轻人晚婚晚育的关注。

年轻人婚育率持续下降

上述研究称,在15~19岁的女性中,已婚率从1990年的4.7%下降到2000年的1.2%,在2015年出现反弹(2.4%),但总体呈下降趋势。这意味着,随着社会和经济发展,早婚早育现象逐渐减少。与此同时,在20~24岁的女性中,已婚率从1990年的58.6%下降到2015年的25.5%,这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教育的影响。另外,过去三十多年里,中国年轻女性平均婚育率大幅度下降,即使在二胎政策全面开放后,生育率有所回升,但总生育率仍远低于生育更替水平。近日《柳叶刀》杂志也刊文称,中国作为目前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预计到2100年总人口将减少一半,约为7.32亿人。

南方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性心理学副教授张茂运指出,婚育率下降是全球趋势,这项研究中15~24岁女性婚育率低只是揭开了我国婚育率下降的一角。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25~29岁年龄段结婚人口占当年结婚登记数的比重,首次超过20~24岁,此后进一步增长至2015年的39.4%,显示出年轻人晚婚的趋势。而初婚年龄和生育年龄密切相关,晚育问题也日益凸显。

上述研究指出,婚育率下降与男女性别比例持续失衡有关,适龄女性少而男性多的情况正日益严峻。另外,接受高等教育的人越来越多,受教育时间越长,进入职场时间越晚。很多年轻人工作压力大,投入婚恋时间少,再加上外出务工成为趋势,漂泊状态也导致他们婚育的年龄一再延迟。

“生育意愿低与结婚率下降密切相关,这将会是长期影响年轻人选择晚婚晚育,甚至不婚不育的最直接因素。”张茂运说,影响生育意愿的因素有很多,例如,婚恋观发生变化,年轻人择偶要求更高,越来越多人认为婚姻不再是唯一选择,社会对晚婚晚育、单身主义、丁克等选择也越来越包容,性的满足也更加容易。还有女性地位的崛起,她们顶起了职场“半边天”,在婚恋生育决策方面具备更多话语权,在面临职业与婚育的冲突时,也会为实现自我价值而选择职业。另外,婚恋育儿成本越来越高已成为不争的事实。由于住房、工作等各方面压力变大,亲子契约关系变化,年轻人看不见所谓的“生育利益”(包括传宗接代、情感需要、增强家庭幸福感等),也不愿意因为“奶粉钱”“教育投资”等降低当下的生活质量,所以一些人对育儿不再向往。

婚育和健康关系大

张茂运表示,或许有一些人会因为各种因素规避婚育,这样的选择应当尊重,但普婚仍是中国社会的大趋势,只是越来越多人错过了最佳时机,由此带来的一些问题需要关注。

生育风险高。高龄夫妇越来越多,随着年龄增长,其卵子、精子质量随之下降,无法自然受孕、流产几率会增加。即使成功怀上,产妇也可能遭遇多种妊娠疾病风险,比如妊娠高血压、妊娠糖尿病、肾脏损害、产后抑郁等,诞下的新生儿更容易发生畸形、先心病等生理缺陷。

健康风险高。从心理层面讲,单身独居会令人缺乏来自恋人或配偶的支持,缺乏亲密关系,更易陷入长时间孤独,导致焦虑、抑郁等心理疾病,进而还会影响生理健康。2018年《心脏》杂志上刊登的一项研究显示,与已婚人士相比,未婚人士(从未结婚、离婚或丧偶)患心血管病风险高42%。终身未生育的女性患乳腺癌的风险更高。值得注意的是,为了打破生育年龄限制,一些女性不远万里出国冻卵,这种行为其实会对女性造成一定的生理伤害,我国未对单身女性全面开放此技术。

社会连锁问题。“人口决定命运”对于个人而言似乎感受不到,但对于一个社会而言,却会成为“积少成多”的大问题。婚育率下降会影响人口数量和结构,导致人口供给失衡、人口老龄化加剧,并持续影响经济发展。“劳动力成本上涨”“空巢老人”“经济增长乏力”“未富先老”等问题,都与适龄婚育率低存在一定因果联系。

为婚育提供更多保障

幸福婚姻对个人、社会都有重要意义,美满的婚姻还有助于提升健康,延长寿命。张茂运认为,年轻人还是要为婚育早做打算。如果想要结婚生子,就要抓住最好的时机。一般男性25~35岁、女性22~28岁是生育的良好时机,35岁以上怀孕者属于高龄产妇,45岁以上则属于超高龄产妇。提前打算不仅要做好身体准备,还应在自己的职业、人生等规划中早早筹谋。

与此同时,社会应为婚育群体提供更多保障,给年轻人“松绑”,让他们大胆寻爱,结婚生子。具体来说,可增加对妇幼保健医院的投入,提供更多母婴医疗卫生健康服务,增加孕期保健补助和住院分娩补助覆盖面;进一步推动产假、哺乳假等制度落实,妥善延长生育假、男性陪产假等;增加婴幼儿托育率,适当给隔代抚育子女的长辈一定补助;促进性别平等,鼓励男女两性全面、平等地参与家庭生活和物质生产,鼓励更多男性参与分担家务、育儿照料等。此外,教育机构必须加强对青少年的性教育,正确认识两性关系对年轻人恰当、科学地处理婚育问题十分重要。▲

(责编:李轶群、崔元苑)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