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健康·生活

垃圾分类“动起来”

2020年05月08日08:17 来源:北京商报

  志愿者加入垃圾分类行动、酒店停止提供“六小件”一次性用品、外卖平台增设环保反馈机制……5月1日,新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实施,区内各部门各行业也纷纷行动起来,积极落实《条例》相关内容,持续推进辖区的垃圾分类工作。

  新版“生活垃圾分类LOGO”社区亮相

  5月6日早上8:30,听涛雅苑小区的垃圾分类指导员冯彦飞已换好工作服,在居民楼前设置的几个厨余垃圾投放点开展厨余垃圾检查、转运工作。不同以往的是,伴随着《条例》的正式实施,投放点也迎来了新面貌,增添了带有新版“生活垃圾分类LOGO”的公示牌。

  记者在现场看到,新版LOGO以绿色为主基调,由绿色的英文字母C和灰色、红色、蓝色圆球组成,四种颜色分别代表厨余垃圾、其他垃圾、有害垃圾和可回收物。公示牌在小区内设置的厨余垃圾专用投放点和其他三类垃圾投放桶架上均有增设,公示牌上对可回收物、厨余垃圾、其他垃圾、有害垃圾分别用不同颜色字体和区块划分,并对每类垃圾包含的投放物种类和投放要求进行分别罗列。同时,展板上还设有专门区域,对各垃圾投放点管理单位、收集服务单位、责任人、电话、服务时间、垃圾去向等均进行了公示。公示表最下方还提供了邻近有害垃圾、大件垃圾、装修垃圾投放点位置。

  据介绍,目前,听涛雅苑小区内共计39个垃圾分类投放点均已在4月底完成新版LOGO的安装。有害垃圾桶设置方面,小区将结合实际情况购买两个,分别安置在小区两个大门出入口的垃圾分类投放点,引导居民到固定点投放。接下来,垃圾分类标识牌也将在荣华街道其他小区进行安装。

  与此同时,新版“生活垃圾分类LOGO”也在中芯花园社区内的垃圾固定投放点亮相,博兴街道还制作了宣传展板放在投放点,向过往居民普及垃圾分类知识。“这些标识牌不仅漂亮,图文并茂的形式也使垃圾分类变得更直观,让我们投放垃圾时心里更有底了,怕分错直接抬头对照下就行。”一位到投放点投放垃圾的居民表示,垃圾分类标识牌的增设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居民的垃圾源头分类投放意识。

  区内45家酒店不再主动提供“六小件”

  “您好,我们将不再主动为您提供‘六小件’了,建议您今后入住时可以自己准备。”5月1日起,在位于经开区荣华南路10号院1号楼的北京亦庄智选假日酒店,前台工作人员在接待入住宾客时都会加上这句话。

  据该酒店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为落实《条例》中关于旅馆不再主动提供一次性物品的规定,在此次新规正式实施前,北京亦庄智选假日酒店早早就根据集团整体工作安排,完成了对所有员工的政策培训,并提前一天开始着手撤掉酒店内未入住客人的客房的牙刷、梳子、浴擦、剃须刀、指甲锉、鞋擦等“六小件”一次性用品,取而代之的是酒店根据集团要求制作的一封信,以中英文对照的形式向宾客宣传《条例》新规,多渠道做好提示告知。在该酒店工作人员看来,停止一次性用品的主动提供不仅有利于环保事业,也为企业节约了成本。

  同样的对话和场景也出现在位于荣华中路19号朝林广场C座的北京朝林松源酒店。5月6日下午,记者来到该酒店,在酒店工作人员的引领下前往客房,在房间的洗手间内,牙刷、梳子、浴擦等“六小件”一次性用品均已不见了踪影。同时,该酒店还充分利用前台旁的电子屏,用中英文双语形式加大对入住宾客的宣传、告知。“我们还制作了电子宣传海报,在每个客房的电视上显示,使宣传覆盖面更广。”该负责人补充说。

  而上述两家酒店的行动只是经开区的一个缩影。记者了解到,为做好对新版《条例》相关规定的落实,5月1日前,经开区宣传文化部就已第一时间与区内酒店对接,及时做好政策宣传、指导,并在“五一”假日期间开展到店检查。目前,区内营业中的45家酒店已全部取消“六小件”的主动提供服务。

  “志愿蓝”加入“环保绿”

  穿上蓝马甲,戴上绿袖标,自打今年4月以来,家住博兴街道亦城茗苑社区的老党员王正保的志愿工作又多了项新内容——指导居民正确垃圾分类。原来,眼瞅着垃圾分类新规就要执行,社区党支部、服务站早早行动起来,将社区的“志愿蓝”编进“环保绿”队伍,进一步在社区内营造垃圾分类良好氛围。

  社区的垃圾分类志愿指导服务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段,结合自己的生活作息时间,老王大多时候都申请下午1点到4点半的班次。经过撤桶并站工作后,社区目前只剩下一个固定点,然后配合限时流动点的方式投放生活垃圾。老王的任务就是盯着居民从家里拎出来的垃圾袋,检查是否正确分类,并指导大家正确投放。

  说起来,老王其实是个性格内敛的人,但得知社区招募垃圾分类志愿指导员后,一心想为社区建设出力的他毫不犹豫地报了名,知道自己腿脚不好,他就提前出门保证每次准时到岗,对居民分类不合格的,他也认真负责地指出来,不厌其烦地向大家普及垃圾分类知识。

  热心的不只是老王,还有社区的年轻人。收到社区服务站的邀请后,还在上高中的李家驹、王新元、贺宇歌积极响应入列,成为社区垃圾分类志愿指导员队伍中的“三小将”。学校尚未开学,几人在家上完网课后,就根据自己排好的班次到站点上岗,协助社区物业的垃圾分类指导员根据每位居民的垃圾分类情况,为大家发放奖励兑换券,并叮嘱大家做到垃圾不落地。

  社区服务站工作人员董思念告诉记者,如今,社区的垃圾分类居民志愿指导员队伍已有10多人,覆盖了老、中、青三代。“目前,我们正在筹备组建志愿宣传引导队,并创新更多形式,发动更多社区志愿力量参与到垃圾分类工作中。”

  外卖平台增设“环保反馈机制”

  难得休息,“五一”假期,家住城乡世纪广场莫尔空间的余女士选择“宅”在家,外卖则成了她每日餐饮的重要方式。也是在这几天,她“解锁”了点外卖的环保新方式,这得益于外卖平台设置的环保反馈机制。

  余女士常用的外卖点餐平台是美团,“五一”期间,她打开App点餐时发现,下单界面在醒目位置作出“因北京新条例要求:商家不得主动向您提供一次性餐具,请按需选择餐具数量”的文字提示。用户下单时则可在“餐具数量”一栏勾选“无需餐具”或几份餐具,若选择“无需餐具”则可获得10g蚂蚁森林能量的奖励。同时,平台还增添了“后续订单餐具设置”,方便用户根据日常习惯选择“依据餐量提供”和“无需餐具”。

  关于美团外卖平台上的“环保选项”,余女士回忆,在此前的点餐便已存在,不同的是,5月1日前,即使自己在下单前勾选了“无需餐具”的“环保单”,取外卖时依旧会收到店家提供的一次性餐具。《条例》正式实施后,她欣喜地发现,点外卖选择“无需餐具”时没有再收到餐具。同时,收到餐品后,她还发现,美团外卖平台还设置了反馈评价选项,对商家是否按顾客需求提供餐具进行选择。“这种闭环方式的设置挺好,对商家和消费者都是一种督促、提醒。”余女士笑着说。

  不只是美团,记者体验发现,饿了么平台也已上线“环保选项”。对于《条例》实施后带来的变化,一家经营麻辣烫生意的门店老板表示,在此前帮点单顾客的配单中,因担心顾客漏点餐具而造成的投诉、差评,及补送带来的成本压力,不论顾客是否选择“环保单”,默认按照饭菜数量放餐具已成为很多商家的“下意识动作”。此次《条例》的正式实施则给商家吃了“定心丸”,让商家可以更加放心地养成“绿色好习惯”。

(责编:许心怡、崔元苑)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