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健康·生活

从人进湖退到湖进人退

生态廊道 护卫洱海

本报记者  徐元锋

2020年05月07日08:33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洱海扬波,绿柳拂风,沿着云南省大理市大理镇龙龛段生态廊道骑行,一边是青瓦白墙的民居,一边是波光粼粼的洱海。

洱海是大理人民的“母亲湖”,环洱海流域湖滨缓冲带生态修复与湿地建设工程(以下简称“洱海生态廊道”)3月1日全面复工,预计投资90多亿元,环洱海全长129公里,预计今年全部完工。

洱海生态廊道主要包括五大工程:790多公顷的生态修复和湿地建设;129公里生态廊道和若干环境监测站点;涉及23个村1806户居民的生态搬迁;30公里污水管网完善;5个带有湿地修复功能的科研实验基地。

在生态廊道村庄段,湖进人退、拆房子给洱海腾地方。而在生态廊道郊野段,将清退近240公顷的农用地,用于修复生态。洱滨村1.2公里的示范段,草木葱茏、野趣横生,但原址两年前还是紧挨着洱海的村落民房。在下末村更明显,一条7米宽的生态廊道像是冲破村庄的物理隔离带:一边是碧波荡漾的洱海,一边是自然古朴的白族村落。洱海生态廊道工程部副部长熊英力说:“以前房子盖到水边,没有物理隔离,村庄对洱海污染不可避免,这条廊道是人湖界限,也是给洱海‘透透气’。”

在湾桥镇古生村,村民李德昌家门口,生态廊道施工已基本完成。记者看到,拆房子腾出来的地方,成了大青树、滇朴、芦苇、菖蒲、狗牙根组成的“雨水花园”,花园里浅表溪流设计,会像“大海绵”吸收村庄流来的雨水。

大理市政府党组成员李文标说,生态廊道建设刚开始时压力很大,一是认识不统一,有人质疑花这么多钱值不值;二是担心涉及1806户的生态搬迁完不成。不过,如今各项工作进展顺利。

群众为什么支持?银桥镇阳波村的李千月家拆了300多平方米房子,他道出了实情:干部不分白天晚上苦口婆心做工作,政策补偿也到位。据悉,1806户搬迁农户即将搬入特色小镇。

历经长期治理探索,从人进湖退到湖进人退,洱海的天平倾向保护。生态廊道建设推动了洱海的生态治理,也倒逼当地发展模式转变。洱海生态廊道建成后,能有效削减入湖污染负荷,改善洱海水质,对提高洱海生物多样性和洱海水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都有好处。

李德昌家的邻居何利成,2013年开了“聆海佳园”客栈,因生态廊道建设,客栈拆除近200平方米,客房少了两间。他说:“洱海干净,开客栈才能心思安定,阵痛过后,好日子要来了。”

《 人民日报 》( 2020年05月07日 14 版)

(责编:李轶群、许晓华)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