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健康·生活

提振消费动能需要耐心“缓加油”

张敬伟

2020年04月27日08:17 来源:北京青年报

国家统计局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31省份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同比录得负增长,14地降幅超20%,而湖南、安徽、江西等15省份增速“跑赢”全国。

一季度消费数据“不好看”并不令人讶异。疫情拖累最大的就是消费——尤其餐饮、购物,社交隔离让人宅在家,街上线下店铺关门,消费动能几乎处于“停火”状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不降才不正常。

看中国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负增长,要有辩证思维。中国2月份开始有序复工复产,3月份复工复产加速,生产和消费动能都在缓慢加力。因此,市场活力和消费动能攀升仍需耐心“缓加油”。

国内市场逐渐恢复正常,还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疫情风险仍然存在,与给提振消费动能亟须的“人气”形成矛盾。扎堆是线下购物火热的象征,聚集是餐饮旺铺的特点。虽然疫情形势好转,但也不得扎堆和聚集,以免引起新的疫情风险。所以,未来一段时间,中国消费动能都是处于“缓加油”的阶段,这一过程急躁不得。一般认为,二季度消费动能要强于一季度,下半年会好于上半年。

即将迎来5天“五一”小长假,或会带来一波全国性的消费小高潮。线下零售、餐饮、文化娱乐、旅游、交通运输、家政服务等都会呈现向好量增。“五一”出游热并不令人惊奇。毕竟,消费动能衰减,并非出自经济层面,而是疫情导致的社交隔离。简言之,人们的消费热情被遏制了,难得劳动节5天长假,出现一波热情符合市场逻辑和消费常识。尽管如此,“五一”消费也不可能是大爆发,而是有所节制的消费动能提升。因为疫情防控不能放松,消费者在消费需求和疫情防治方面,也会作出理性选择。

复工复产复商复市,带来的经济动能全面复苏还有待时日。因此,中国消费动能虽然暂时不能全面恢复,但是“缓加油”的效果可期。

首先,一季度消费动能停滞导致社消总额全面缓坡,但线下实体消费虽面临无人光顾困境,但依然勉为支撑和艰难生存。支撑实体消费的载体仍在,因此提振消费动力的依托尚存。疫情虽致各种实体店生存艰难,但“留得青山在”,为后疫情或疫后消费增长提供了条件。

其次,随着复工复产和复商复市形势的好转,虽然消费人气依然不足,消费能力有所节制,但足以给消费市场带来活力,避免了线下中小微实体店资金链和供应链的完全中断,实现从消费者“输血”到自我“造血”再到“满血”复活的过程。中国消费市场的愿景在于,不是消费者没有消费能力,而是消费能力被疫情抑制,消费市场蕴藉的动能总会喷薄而出。

其三,中国消费动能在疫情阻滞下实现了消费升级。一季度的消费数据显示,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逆势同比增长5.9%,对消费的促进作用进一步提升。此外,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的比重达23.6%,较上年同期提升5.4个百分点。伴随着线下消费被疫情阻隔,线上新消费开始实现消费升级——不仅是消费量级的提升,而且是消费范围的拓展,更是消费层次的提升。这种线上新消费模式也加速了5G新技术的推广运用,从而对消费动能增压增效。

一季度消费动能衰减,二季度和上半年消费动力会渐趋加速。抗击疫情不能放松,因为全球疫情尚未到拐点。因此,提振消费动能还是要有耐心“缓加油”。

(责编:李轶群、许晓华)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