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健康·生活

防控疫情,从自我保护做起

人民网记者  张  洋  吴  月

2020年02月10日08:25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各地各部门紧急行动、全力以赴,广大医务人员忘我工作、英勇奋战。疫情来势汹汹,广大群众应该怎么做?读者纷纷致信本报,讲述他们的所见所闻,呼吁全社会众志成城、团结协作,自觉听从疫情防控的各项部署安排,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共同构筑起防控疫情的严密防线。

从身边小事做起,对自己和他人负责

“现在串门,别人心里还硌硬呢”

1月25日,农历正月初一,安徽肥西县读者周芳的父亲准备和老朋友聚会,被家人及时劝阻。她在来信中说:“社区印发关于疫情防控的通知了,新闻报道也一再呼吁大家提高防护意识,尽量减少外出。我告诉父亲,‘全社会都在关注疫情,现在串门,别人心里还硌硬呢’。万一被传染了,那就更得不偿失了。”

四川绵阳市读者杨维兵的体会就是一个字——宅。“谁也不希望疫情发生,谁也不愿意疫情扩散。即便人们对春节喜庆热闹的渴望再强烈,那也抵不过‘安全至上、生命至上’的道理。面对疫情的发生,安心居家就是最好的选择,这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他人负责。”

不少读者来信反映类似经历。广东梅州市读者李思超说,串门聚会的少了,网络祝福的多了,出门戴口罩、回家勤洗手成为一种习惯了。身边的亲戚朋友相互提醒、相互监督,“健康”“保重”成为人们说得最多的话语。

读者陶爱兵常年在河南洛阳工作,他的老家在湖北。“本打算回家和亲人团聚的,不过疫情当前,我跟老父亲说,今年春节不回家了。防控疫情人人有责,只要每个家庭、每个人都做好了,疫情一定会过去的。等到那时候再回家,相信父亲也能理解!”

疫情发生以来,有关部门反复提示广大群众,尽量减少走亲访友和聚餐,减少到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活动,同时做好个人卫生防护,如主动测量体温,居室勤开窗通风,外出佩戴口罩,不要接触、购买和食用野生动物……不过,一些读者来信提出,身边还有一些人防护意识不够强。

山西运城市读者任红星说,他在当地市场发现有的商贩不戴口罩,有的市民坐在一起聊天也不戴口罩。“这种行为是不负责任的,希望大家不要有侥幸心理。”

江苏南京市读者陶崇银说,有一天出门时,他发现楼梯口有一摊痰迹,赶紧消毒处理。“面对疫情,虽然我们很多人不能像医务工作者那样奋战在一线,但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也是为抗击疫情做贡献。”

“我们可以及时给家人、朋友转发一些官方的疫情信息和防控知识,帮助他们认识疫情、重视疫情,提高防护意识。每个人都是防控疫情链条上的重要一环,我们应严格约束自己,自觉养成良好习惯。”河南郑州市读者袁文良说。

保持理性,通过公开、权威渠道了解信息

“莫让‘病毒式’谣言在指尖传播!”

吸烟能预防病毒?燃放烟花爆竹消毒?熏醋防肺炎?疫情发生以来,舆论中时常出现一些谣言、噪音,混淆视听,误导群众。

对此,浙江台州市一位读者说,一些人对疫情缺乏认知,病急乱投医,盲听盲信。“大家应保持理性,尊重科学,通过公开、权威渠道了解疫情信息,并且严格按照权威部门、医疗机构推荐的科学预防方法,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风、少外出。”

“莫让‘病毒式’谣言在指尖上传播!”陕西咸阳市读者周荣光说,“如今,信息传播十分便捷,一些人不查验信息真伪,就盲目跟风、随手转发。建议权威部门及时、准确地发布信息,通报工作进展,加大科普力度,帮助公众了解真相,让谣言不攻自破。”

来信中,还有不少读者提到了疫情时期的心理健康问题。一些群众待在家里,减少外出,时间一长容易出现焦虑、烦躁情绪。北京市读者周家和说:“抗击疫情是场硬仗,大家既要防‘身病’,也要防‘心病’。面对疫情,有些人产生焦虑、担心等情绪。如果反应过度,会危害心理健康,也不利于疫情防控。”

“心理疏导应成为防控疫情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必要统筹相关部门、单位的心理服务资源,特别是借助互联网、新媒体平台,同步开展网上网下心理服务,最大限度满足群众诉求。”河南漯河市读者王琦建议,一方面是针对心理问题,给出专业意见,指导社会公众合理安排居家生活,保证作息规律、适度运动。另一方面,针对群众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现实问题,要及时转交相关部门答疑解惑。

杨维兵说:“虽然宅在家里,生活同样可以丰富多彩。大家保持正常的作息、选择合理的锻炼方式,并且可以做一些让自己感到愉悦的事情,掌控生活的节奏,追求内心的充实。出现负面情绪也是难免的,应学习一些放松技巧,或者及时与家人、朋友交流,寻求心理的支持,缓解负面情绪。”

浙江龙游县读者欧阳锡龙建议,重点关注患者及家属的心理疏导。尽快对他们的心理状态、社会关系等情况进行评估,对心理反应特别强烈的家庭成员开展访谈,开展心理疏导。对于少年儿童也要多关注,帮助他们消除恐惧心理。

依法支持和配合疫情防控工作

返程复工“戴口罩、勤洗手、不聚会、不串门”

眼下,一些群众开始返程,一些企业、单位正在复工。与之对应的是,相关部门严格把关工作中的每一个环节,坚决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对此,不少读者谈到,广大人民群众也应该增强法治意识,按照传染病防治法的相关规定,依法支持和配合疫情防控工作。

山西太原市读者王挺伟介绍了自己乘坐高铁返程的经历:进站时需要监测体温,上车后要填写旅客信息登记表,到站之后,第一时间监测体温、交上表格。整个路途中,列车广播反复播报疫情防控信息,车厢里的旅客都没有摘下口罩。到达居住小区门口,要登记信息、监测体温。次日,社区居委会、物业管理公司等打来电话,反复叮嘱尽量减少外出,经常监测体温,一旦出现异常,及时报告。“一路上,从出发点到目的地,防控工作几乎是做到了无缝衔接。作为个人,更要自觉,切不可因为返程了,就懈怠大意了。”王挺伟说。

“下井要戴口罩,到地面也要戴口罩。为了个人安全,我们现在时刻武装着。”陕西榆林市读者王惠武介绍,复工复产后,在他们公司的办公楼、职工餐厅、公寓楼,都张贴了防控疫情的海报。职工餐厅一日两次消毒,公司大门安保人员严格盘查进出人员和车辆,每个员工每天都要汇报体温和健康情况。

返程复工,疫情防控格外重要。安徽颍上县读者朱波建议,对那些确需外出务工的人员,各地各部门要及时掌握出行安排,提醒他们行前做好健康检查,一旦出现可疑症状,要积极隔离、治疗,千万不能心存侥幸。“对于外来务工人员较为集中的地方,相关部门也要提前谋划,做好准备,切实做好外来务工人员的跟踪管理,确保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

“上班更不能掉以轻心。”河南商丘市读者李方向建议,“上班后,每个员工都应按要求戴口罩、勤洗手、不聚会、不串门,能利用电话、微信、邮件等工具进行远程办公的,就尽量减少面对面交流。”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示,平时上班时乘坐地铁、公交,应注意全程戴口罩,并推荐戴手套。广大群众还应妥善保留旅行票据信息,以备查询。

还有不少读者提出,企业要严格落实各项疫情防控措施,只有员工安全,才能安全生产。他们在来信中建议,办公场所要注意加强通风清洁,配备洗手液、消毒剂等防护用品。食堂也是人群密集的场所,建议错峰吃饭,减少聚集。

众志成城,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阻击战

不少村民配合登记,主动帮助执勤

通过一封封来信,广大读者既分享了群防群治、抗击疫情的身边事,也传递出众志成城、战胜疫情的坚定信心和决心。

在山东邹城市读者张学炬看来,“村里的抗疫防护网织起来了,每个人都在源源不断地往里贡献力量。”

他在信中介绍,村里的党员干部走到街道路口,对过往人员及时盘查,不少村民不仅配合出入登记,还主动加入帮助执勤。镇上的宣传车入村宣传,从疫情防护到卫生常识,讲得都很仔细。村里的高音喇叭敞开嗓门,对串门的、打牌的、下棋的人及时劝阻。村民们大都待在家里,了解最新疫情信息,积极防护。“防控疫情需要每一个人的努力。大家要众志成城,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张学炬说。

“在我们身边,到处都有雷锋的身影。”黑龙江明水县读者吕世申说,有的企业得知当地群众缺少消毒液,及时捐赠了消毒液;有的村民了解医护人员缺口罩,立即与外地亲戚朋友联系,捐赠了口罩;有的村民主动承担起卫生防疫员职务,在村口站岗……

为了进一步做好抗击疫情工作,一些读者还提出了一些需要关注的问题,并提出意见建议。例如,河南宜阳县读者刘根旺认为,农村地区的疫情防控还存在短板。“口罩等物资只有卫生所卖,但供不应求,购买较为困难。在勤洗手、常通风、做好消毒等方面,一些村民做得也不到位。”

山西晋城市读者杨党辉反映,在一些乡村和边远地区的学校,厕所条件比较简陋,洗手也不方便。建议改善学校的厕所环境,配备洗手池,放置洗手液或肥皂,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还有读者建议,信息发布应更及时、更详实。“比如,应及时告知大家本地区哪些道路已封道,去机场、火车站的道路是否畅通等信息,从而方便返程复工人员合理安排出行。”辽宁调兵山市读者徐凤利说。

个人预防

◆尽量减少外出活动

◆外出佩戴口罩

◆保持手部卫生

◆主动做好健康监测,自觉发热时主动测量体温

◆若出现可疑症状,应主动戴上口罩及时就近就医

◆居室勤开窗,经常通风

◆家庭成员不共用毛巾,保持家居、餐具清洁,勤晒衣被

◆不随地吐痰,口鼻分泌物用纸巾包好,弃置于有盖的垃圾箱内

◆注意营养,适度运动

办公场所

◆工作人员要自行健康监测,不要带病上班

◆若发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可疑症状者,工作人员应要求其离开

◆公用物品及公共接触物品或部位要定期清洗和消毒

◆保持办公场所内空气流通。保证空调系统或排气扇运转正常,定期清洗空调滤网,加强开窗通风换气

◆洗手间要配备足够的洗手液,保证水龙头等供水设施正常工作

◆保持环境卫生清洁,及时清理垃圾

乘坐交通工具

◆出行前若无可疑症状,可正常出行。若出现可疑症状,建议居家休息和就地就医,待症状消失后再启程

◆进入车站后,确保佩戴口罩

◆主动配合体温监测,缩短停留候车室时间

◆尽量隔位而坐,或分散而坐

◆到达目的地后尽快离开车站

◆乘车时推荐戴手套

◆妥善保留旅行票据信息,以备查询

资料来源:国家卫健委、中国疾控中心等 

《 人民日报 》( 2020年02月10日 07 版)

(责编:李轶群、许晓华)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