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健康·生活

为“养生”插上理智的翅膀

王凯

2020年01月07日08:56 来源:中国妇女报

刚刚过去的2019年,对于许多热衷养生的人而言,许是困惑多于收获。2019年6月14日,号称“养生大师”的梅墨生先生因病辞世,享年59岁;2019年11月11日,“辟谷大师”林海峰突然去世,享年51岁。一直谆谆教导人们“不要相信医生和医院”“人是可以自己排毒的”“大米白面是现代中国人饮食中的毒药”的两位“养生大师”,仅人到中年就不幸撒手人寰。

奇葩养生多为忽悠,“养生神话”相继破灭

养生,于我们中国人来说再熟悉不过了,微信朋友圈里随手一翻就是几百条“养生秘方”;某位专家随便写本“养生专著”可轻而易举登上畅销书排行榜;甚至对于一些奇葩另类的养生方法,也有许多人深信不疑、步步紧随。然而,“养生神话”大多经受不住现实的考验而一个个相继破灭。

2003年,以《无毒一身轻》而闻名的林光常,带着“排毒教父”的桂冠,备受众人追捧,“一天一个鸡蛋,后果就是心脏病!”“一天吃一个红薯,保证不会得癌症!”“牛奶是牛喝的,不是人喝的” ……诸如此类的奇葩养生观迅速被人们所接受并深信不疑。4年后,这名“营养学博士”因涉嫌欺诈不得不面临7年牢狱之灾,将他拉下神坛的正是一名“肠粉”,因听信林的排毒餐而放弃化疗最终导致病情恶化。

而号称“中医食疗第一人”、倡导“食药同源”的张悟本,也是凭借一本另类养生书《把吃出来的病吃回去》而名扬一时。他忽悠人们要多喝绿豆汤、多吃生茄子和生萝卜,称这样吃不仅防病还能治病,无限夸大食疗的功效。直到后来,张悟本的谎言被拆穿,其公司也被查封,名誉扫地。

还有,畅销书作家马悦凌,以“温度致病”“补血治病”等观点推销其著作,更提出“用泥鳅治疗渐冻症”的荒谬办法而受到各方质疑。

这些所谓的“养生专家”都有一套看似成熟的理论,他们善于利用各种场合包装宣传自己,凭借鼓动性的语言和高出镜率,让人们对其养生理论难辨真伪。而更重要的是,这背后有一个庞大的渴求健康而又处于养生困惑中的人群。

学习科学养生知识,识破“伪养生”陷阱

现代社会物质日益丰富,人们对健康的关注重点早已由“吃得好”转向“吃得健康”“活得长久”,养生已然成为人们的刚需。据新浪舆情数据显示,平均每天有超过4万条有关养生的信息出现,其中微信和微博是最主要的信息来源。

只要有需求,市场就绝不会冷寂。时至今日,各种号称具有高科技含量的养生法、保健术仍层出不穷,打着“纳米”“克隆”“干细胞”“DNA”“转基因”等高科技名目的保健美容产品充斥市场,奇葩养生术也总是能改头换面,一次次赢得大量信众。

科学素养的高低直接反映出人们对健康知识的了解程度、对待科学的态度以及对获取信息判断能力的把控。据最近一次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显示,目前我国公民科学素养水平为3.27%,仅相当于日本、加拿大和欧盟等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在20世纪80年代末的水平。

那么,网上、朋友圈那么多的养生秘方,如何判断它可信不可信?专家介绍了三个“凡是”,可帮我们有效识别。凡是宣称某一样食物能“抗癌”的,基本上就不可信;凡是看到“一项研究在老鼠身上获得什么什么结果”这种文字就要长个心眼儿,大量的“伪养生”帖喜欢拿动物实验来说事;凡是只说食物的好处,不说剂量、副作用和禁忌的,也没有任何意义。

2020年,我们如果再遇到各式各样的新鲜“养生知识”,要多留个心眼,先想想这些内容的真伪,在平时也可以学习掌握一些健康知识,以尽快识别出不靠谱的养生法。如果实在无法辨别,最好咨询权威专家,而不是自己盲目尝试或传播。让我们用理性和科学的光芒,照亮漫漫养生之途。

(责编:李轶群、许晓华)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