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健康·生活

健康中国建设医者有责

郭丽萍

2020年01月07日08:40 来源:健康报网

当下,健康中国建设正方兴未艾,在这深刻影响未来中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历史性时期,医务工作者要发挥主观能动性,起主导作用。

2019年,我国人均预期寿命77岁,但健康预期寿命仅为68.7岁。多重疾病威胁并存、多种影响因素交织的复杂局面凸显了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与人民健康需求之间的突出矛盾。健康中国行动,就是要坚持问题和需求双导向,从健康影响因素的广泛性出发,通过健康促进全面提升具有中国特色的医疗卫生发展水平。在这其中,医务工作者大有可为。

笔者认为,医务工作者在新时代引领健康中国的具体路径可以体现在3个方面。

首先,要弘扬以人为本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情怀。“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是党和政府施政的优先选项,广大医务工作者要继承和发扬崇高职业精神,用精湛医术和优质服务不断增进人民健康福祉,力求不辜负患者的性命相托,为公众提供更有力的健康支持。

其次,要顺应医学模式转变带来的全面健康促进新思维。新的医学模式强调疾病的社会性。健康中国建设不仅要靠医疗卫生服务的“小处方”,更要靠社会整体联动的“大处方”。“小处方”牢固根基,共享优质服务。“大处方”助推发展,共建互助生态。以管理抗菌药物临床合理使用为例,这个发生在医疗机构、以诊疗环节为主要干预焦点的措施,能够取得干预成效的前提是医务工作者要主动行动,帮助全社会树立抗菌药物合理使用观念。

再者,健康管理是实现新时代健康革命的重要手段。“一盎司的预防胜过一磅的治疗”,为应对人类面临的非传染性疾病严峻挑战,针对不同人群,通过生活方式及行为干预,整合区域卫生资源,制订相应的健康管理方案,不仅用“药物”和“手术刀”为公众的健康保驾护航,更要将运动、营养、心理和戒烟限酒等维护健康的金钥匙交到公众手中,让他们成为自己健康的主人,成为管理自身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作者系中日友好医院疾控处/院感办研究员)

(责编:李轶群、崔元苑)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