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健康·生活

提出脑血管病治疗新方法,神经内科专家王拥军——

探索医学未知,永无止境

本报记者  喻思南

2020年01月04日09:51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王拥军的办公室,一张长条方桌占据了一多半的空间,上面摆放着医学书刊和一块电子屏幕。看到记者进来,他起身收拾桌子,略带歉意地说:“办公室布置成这样,是我的主意。有张长桌才方便与团队讨论,有屏幕才好看片子。”

  科研像飞机起飞一样,跑道够长,才飞得起来、飞得稳当

  在北京天坛医院,王拥军很受尊重,这并不因为他是常务副院长,而是缘于他37年兢兢业业的从医生涯,和他在脑血管病临床医学研究领域的建树。

  从首都医科大学研究生毕业之后,王拥军留在北京宣武医院工作。为了开阔视野,王拥军到美国做了近两年的博士后研究。2000年天坛医院求贤若渴,他接到来电后,果断决定回国。

  容易复发是脑血管病治疗的难题。传统方法在降低复发率时,可能增加出血,诱发新的风险。业界公认,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是一条途径,但国际上3个大型研究都以失败告终,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成了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领域的禁区。这座看上去似乎不可逾越的大山,成为王拥军团队攻坚的方向。2001年起步,王拥军用了12年打基础。起初没有大的国家经费支持,又一时看不到光明的前景,他肩负着巨大的压力。直到2006年,压力才稍稍缓解,王拥军带领团队冲击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获得了至关重要的600万元经费资助。

  经过艰难的探索和严格的临床验证,王拥军带领团队创造性地提出脑血管病治疗的CHANCE新方法,这一方法既显著降低高危患者脑卒中复发风险,又不增加出血风险。2013年,这一成果在医学领域顶级杂志《新英格兰医学期刊》发表后,引起国际同行高度关注。5年之后,美国一项试验验证了CHANCE的研究结论,证明了该方法同样适用于欧美人群。而今,这一治疗方案已经应用于治疗脑血管病的实践,来自中国的医学智慧首次改写了欧美国家临床指南。

  十几年前,我国是脑血管病临床研究的追赶者;现在,在这一领域全球顶级专家中,有王拥军团队的多名成员。

  “科研像飞机起飞一样,跑道够长,才飞得起来、飞得稳当。”王拥军说起多年科研的心得:“今天付出的努力,明天一定会有回报;老想走捷径,急功近利,将来肯定要吃亏。”

  看到病人康复的成就感,是医生的专属福利

  在诸多身份中,王拥军最喜欢的还是医生。每周四上午,他都会提前到诊室。早点到,不让病人等,是他行医37年的习惯。

  “就喜欢给人看病。我上辈子一定是欠医生这个职业什么,这辈子来还债了。”王拥军开玩笑地说。

  脑血管病治疗是与死神赛跑,尤其在早期,抢出一分钟,病人就多一分生存希望。即便度过危险期,还需要检查、康复等多环节联动配合。“医者仁心,一个好医生,懂得换位思考、体会病人疾苦很重要。”王拥军感慨。

  2001年,王拥军提出脑血管病规范化诊疗理念,并将国外先进的治疗管理理念“卒中单元”引入中国。同年5月,我国首个“卒中单元”在天坛医院设立,为患者提供药物治疗、肢体康复、语言训练、心理康复等一整套方案。

  如今,“卒中单元”已在全国普遍推广。实践证明,同一时期,相比传统的治疗方式,“卒中单元”患者平均死亡率和致残率明显下降,住院时间和医疗费用也相应减少。

  “看到病人康复的成就感,是医生的专属福利。”王拥军说。

  当前工作重心是建立国家脑血管病大数据库

  “凡是过去,皆为序章。”王拥军引用莎士比亚的名言,回顾自己投身脑血管病领域的流金岁月。如今,他仍然坚持读书时代的习惯,哪怕再忙,也要抽出时间读文献,了解前沿医疗动态。在他心中,“探索医学的未知,永无止境”。

  王拥军的办公室靠近医院的人工智能研究中心。他说,全球医学趋势是从诊治转向预防,基因组学、大数据和影像个体化定制医疗服务就非常重要。当前,他的工作重心之一是带领团队建立国家脑血管病大数据库,帮助更多患者。

  “一位普通医生每天看10张片子,一年阅片量也就3000张左右,而人工智能医生一天就能看这么多。”王拥军说,中国脑血管病的治疗水准很不平衡,不少基层医生经验不足,人工智能医生的帮忙有助于解决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的问题,让更多患者获益。

  “这个,你可得好好宣传宣传,这可是件利国利民的大事。”临别时,王拥军反复叮嘱。


  《 人民日报 》( 2020年01月03日 12 版)
(责编:刘卿、李彤)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