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知识和设备,一个都不能少
朱婷
近日,演员高以翔在参加节目录制时突逝,医院宣布其为“心源性猝死”。
近年来猝死的新闻不断。这一悲剧,再次引发了人们对“心源性猝死”的关注。由心脏骤停导致的死亡即为心源性猝死,心源性猝死具有紧急性、突发性,但是,急救上有“黄金四分钟”的说法,如果患者能在最佳抢救的黄金时间内得到有效救治,就有可能跑赢死神。对于突发心脏骤停患者的抢救,大大依赖于快速的心肺复苏和除颤,对急救知识和专业设备都提出了要求。
民众急救意识的淡薄、急救知识和急救设备的匮乏,急救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健全,揭示出我国公众急救能力不够。在一些事件的现场目击者中,能实施心肺复苏的非常少见,一些公共场所的自动除颤仪(AED)也沦为“摆设”。
一位从业多年的医生表示,公共场合的急救设备配置远未达标。以高铁为例,数次在高铁上参与救治的他发现,列车上药箱里不仅药品完全不同,而且几乎没有急救药品,也没有任何简易生命体征监测设备,没有吸氧装置、AED等生命支持装备。这些,都是猝死急救中最不可少的。而最近的飞机“吸尿救人”事件,也正是救治设备简陋的一个缩影———如果飞机上能配备简单的注射、输液装置,操作可能将会简单很多。
生命何其宝贵,对于公众来说,生死攸关之际,急救知识和急救设备,一个都不能少。应加强急救措施的宣传,组织专业人员向社会大众普及相关知识。当突发疾病来时,我们能够第一时间进行合适的自救和急救,让急救知识像消防或地震逃生知识一样深入人心。
同时,在公共场所尤其是交通工具上增添急救器具,其实这些装备配置不难,使用也并不复杂,一些懂医疗知识的人员,可以马上加入施救行列,为抢救赢得宝贵的时间。
让急救知识成“救命常识”,让急救装备成为“标准配置”,才能留住更多本该继续绽放的生命,让猝不及防的疾病不再防不胜防。
- 人民健康APP
- 人民好医生APP
热门点击排行榜
联系我们
人民健康网微信 微信号:rmwjkpd 公众号:人民网健康 |
人民健康网微博 微博昵称: 人民网健康卫生频道 |
电话:010-65367951 邮箱:health@people.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