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健康·生活

“大病不出县 小病不出乡” 围场打造健康扶贫名片

2019年08月19日14:07 来源:人民网-人民健康网

“原来看病检查必须去县里医院,没想到现在方便了,在家门口检查结果出来也很快,还省钱。”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城子镇平房村村民杨记冰介绍。

今年54岁的杨记冰,因心脏不舒服在城子镇卫生院就诊,镇医院通过“智慧分级诊疗平台”将病例上传至县医院心电远程会诊中心。经专家会诊后,诊断结果和医嘱第一时间就反馈到镇卫生院,便于进一步后续治疗。

“影像上传、专家会诊、报告回传……”群众少跑腿、网络零距离,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春雨、雨润工程”+智慧分级诊疗扶贫模式成为当地健康扶贫的一张名片。

互联网+健康扶贫 服务模式创新

图: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哈里哈村村民王桂民查看诊断结果

“原来看病检查必须去县里医院,一折腾就是一天。”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哈里哈村村民王桂民说:“自从有了这个在线传输的系统,只需扫描,随时随地都能查看诊断结果。”

王桂民所指的,就是围场县推广的“春雨、雨润工程”+智慧分级诊疗扶贫模式。

图:值班医生查看从乡镇卫生院发来的影像资料

“基层群众看病远、看病难、看病贵,是围场卫健局一直关注的民生大事。”围场卫健局局长李宝志介绍,为解决这一难题,围场县以“春雨工程”和“雨润工程”为契机,以“建设区域影像诊断基地、县域心电诊断基地,打造多元化医联体”为抓手,探索实施“春雨、雨润工程”+智慧分级诊疗模式。

李宝志介绍,该模式由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发起诊断申请,县医院远程诊断并将诊断结果附加电子签名传回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遇到疑难病例的诊断,县医院通过影像平台传输给北京医疗机构发起需求,由北京医疗机构专家进行会诊后发回县级医院,再传到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

就这样,围场县走出了一条“春雨、雨润工程”+智慧分级诊疗健康扶贫之路.

三级诊断模式 共享智慧医疗服务能力

2017年,围场投资1000余万元,为36个卫生院、1个县级医疗机构和5所村级卫生室配备心电、影像设备、智能硬件系统、软件系统,运用移动互联网技术,创新共享智慧医疗服务模式,搭建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县医院→北京医疗机构的三级诊断模式,解决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整体服务能力。

李宝志介绍,通过这个模式在区域医联(共)体成员单位实现“基层检查、上级诊断、高级会诊”“数据共享、信息互认、结果互认,避免信息孤岛”的综合性区域医疗信息平台,达到“小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的诊疗目标。

依托县医院建设了胸痛中心和卒中中心,围场县医院与北京安贞医院、阜外医院等十多家“三甲”医院合作开展冠状动脉造影及支架植入技术,打造了胸痛中心和卒中中心专科联盟,实现大病医疗技术新突破。截至目前,共开展冠脉造影520例,支架植入手术279例。健康扶贫智慧分级诊疗平台运行至今,已累计为患者节约近千万元。

签约+医生服务 实现“零距离”关爱

“贫困人员基本信息、签约医生姓名电话、履约服务事项……”在每一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家中,这样的签约协议张贴在墙上,十分醒目。贫困户一个电话,签约医生会第一时间上门零距离服务。

围场县率先引进健康扶贫家庭医生签约软件系统,组建签约团队127个,签约医生736名,按内、外、妇、儿、中医抽取50名业务骨干组成县级专科医生团队,为每名建档立卡贫困户签约一份协议,每名贫困人员和慢性病患者明确一个签约医生,并公示到乡、村、户,严格执行履约程序。

对建档立卡贫困户、65岁以上老年人、0-6岁儿童、孕产妇、残疾人、计生特殊家庭六类人群,高血压、糖尿病、结核病、重症精神病四种慢性病每年随访四次以上,对所有贫困人员体检一次,建立“家庭医生健康档案”,建立预防、治疗、康复三位一体的卫生健康管理长效机制,做到签约有手册、管理有档案、服务有记录。

截至目前,围场县已经完成了对19491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其中慢病患者16318人按应签尽签原则完成签约任务,已录入动态系统慢病患者签约16272人。另对76777名脱贫不脱策人员,开展了签约服务工作,筑牢因病返贫,因病致贫的“防火墙”。(欧阳易佳)  

(责编:崔元苑、杨迪)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