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情绪影响的心脏疾病——双心障碍
忧愁、顾虑和悲观,可以使人得病;积极、愉快和坚强的意志以及乐观的情绪,可以使人强壮和长寿。——巴甫洛夫
有些人为压制自己的情绪,表面看起来心平气和,内心却惊涛骇浪,而这种压抑总要有出口,身体才不会有问题。有些人不想让和谐的生活规律因为情绪爆发而受干扰,可情绪转化到身体,于是心脏开始受到干扰,心脏开始不舒服,迫使当事人倾听自己的心声。
经医学研究调查发现,到医院心内科多次就诊的冠心病患者中半数都同时患有精神心理疾病——焦虑、抑郁甚至二者兼有。与此同时,心理疾病也时时刻刻在影响着血压、引发胸痛、心律失常、动脉粥样硬化、心力衰竭等等……
2019年7月17日 周三14:00-15:00,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 丁荣晶教授将在“人民好医生”客户端进行视频、图文直播,并在线解答关于心理疾病与心脏疾病相关问题,千万不要错过!
专家简介
丁荣晶,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心血管专业博士后。
中国康复医学会心血管病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心脏联盟心血管预防康复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分会预防学组副组长,中华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双心学组副组长,北京医学会心肺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
擅长:心血管病风险预测综合优化治疗、双心疾病、心肌康复和血管康复治疗。
出诊时间:周四上午
心血管疾病与精神心理疾病发作时症状相似
心血管疾病常见症状有:晕厥、血压高、心动过速,胸闷、胸痛、心悸、气短、呼吸困难。而焦虑/抑郁障碍患者除了头痛、头晕、睡眠障碍、过度担心、悲观厌世等症状外,同样存在胸闷、胸痛、心悸、气短呼吸困难的症状。两者症状十分相似,在心内科就诊时很难区分。
焦虑症者患高血压概率是正常人的三倍
根据2005年对年龄≥18岁的766,427例个体进行追踪统计,焦虑症患者患高血压的概率高达37.9%,健康个体的患病率为12.4%。与此同时,有研究表明焦虑抑郁的高血压患者降压难度更大,因血压随着情绪变化起伏,很难有效用药控制。
心理压力过大容易诱发心血管疾病
经常处于慢性紧张状态时,身体会发生以下这些应激变化:血压升高、心率增快、心律失常、心悸胸闷、睡眠障碍,而这些是心血管疾病的诱发因素或早期表现。
如何提问和收看直播:
一、下载人民好医生App,进入“名医直播”栏目进行提问。
直播在人民好医生App进行,请务必下载App提问,扫描二维码,或在苹果市场、安卓市场搜索“人民好医生”。现在就可提问,提问靠前,医生优先解答。
二、关注人民健康公众微信号(微信号:rmwjkpd),右下角点击健康互动 “下载人民好医生App”,下载后进入客户端提问。
重要提示:
提问尽可能详尽,如年龄、性别、具体症状等写清楚。诊断证明、照片可在“提问框”右下角内添加图片发送。
人民好医生客户端只提供疾病咨询、就诊建议,作为您的就医参考,不做具体诊断和开处方!
- 人民健康APP
人民好医生APP
热门点击排行榜
联系我们
人民健康网微信 微信号:rmwjkpd 公众号:人民网健康 |
人民健康网微博 微博昵称: 人民网健康卫生频道 |
电话:010-65367951 邮箱:health@people.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