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健康·生活

14小时手术,十余科室参与救治,北医三院再现抢救“奇迹”

2019年07月03日08:18 来源:人民网-人民健康网

6月27日下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成形科病房内,患者姜女士拉着前来复查伤口的医生田耘连连道谢,“感谢北医三院的医护人员,是你们给了我重新活一次的机会!”姜女士的家属给田耘医生团队送来了锦旗。在接受人民网采访时,姜女士的丈夫多次说,感谢北医三院的医生从死神手中“抢”回了妻子。

姜女士感谢的是发生在2个月前的一场生死抢救。彼时,不幸遭遇车祸的姜女士生命危在旦夕,经过14个小时的奋力抢救,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先后有10多个科室参与,将她从生死线上拉了回来,创造了奇迹。

14小时联合抢救与时间赛跑

4月6日,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副主任田耘接到了医院值班室的电话,一位伤者因车祸致重伤,急需紧急救治,正在休假中的田耘立刻赶往医院查看患者伤情。

田耘向本网介绍,当时,患者伤情复杂、伤势较重。“患者被一辆大卡车碾压,致骨盆粉碎骨折、左腿骨盆到小腿上方全部脱套伤、骨肉分离、右小腿脱套伤,患者已经进入休克期,情况十分危急。”

医院立即启动创伤中心、多学科联合会诊,10余个科室的团队对患者展开紧急会诊,判断手术风险,制定紧急诊疗方案。“患者伤情极为严重,血色素急剧下降……别说保腿了,保命都难。若不及时手术,姜女士将面临生命危险,但如果手术,医生将面临极大的风险和挑战。”田耘说。

做还是不做手术?不做手术,患者很可能休克加重,接着感染暴发,患者将处于死亡的境地;做手术,则风险极高,万一患者死在手术台上……急诊室内,留给医生们决定的时间不多,田耘第一个表态:“做!哪怕有一线希望,都值得做。” 考虑到患者将来的生活自理等问题,会诊专家们还做出了一个更为“大胆”的决定,骨科和成形科手术接力进行,既止血保命、又植皮保腿。

回想起当时的情况,田耘认为这个决定十分正确。“治病救人是医生的天职,我们不能从自身去考虑后果,而是要站在让患者利益最大化的角度去做决定,只要能为患者赢回生命,无论多么困难,我们都愿意一搏。”田耘告诉本网。

经过快速精准的术前评估后,急救手术就有条不紊地开始了,骨科、成形科手术接力进行,难度不言而喻。骨科手术需要为患者进行腹部、左大腿皮肤脱套伤探查、坏死组织清除、股骨头取出、左股骨干骨折髓内针内固定术等;成形科尤维涛团队手术负责清创与植皮,需将取下的皮肤分成小块儿,打薄成刀刃样薄厚的皮片后,再分别移植至左下肢广泛的创面,缝合、包扎、固定,过程十分繁琐复杂。慢工细活儿,手术时间长,需要麻醉科鼎力支持。若此刻放弃植皮,则脱套的皮肤很快就坏死,二期需要的植皮量极大,且暴露的肌肉,组织液丢失,后果不堪设想。

长达14个小时的急救手术,从当天下午持续到了第二天早晨,回忆起手术的经过,田耘感觉就像经历了一场硬仗,“当时不觉得累,但做完手术之后,想瘫倒在地上。”经过医护人员的连夜奋战,患者从生死线上被抢救回来,安转危重医学病房。5月11日,昏迷30多天的患者姜女士睁开了双眼,随后转回普通病房。

多学科诊疗危急关头显身手

此次手术的成功实施,是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成形科、普外科、急诊科、麻醉科、手术室、输血科、危重医学科等10余个科室团队共同努力的结果,体现了北医三院的多学科联合诊疗能力。

多学科诊疗是指是由多个学科专家团队以共同讨论的方式,提出适合患者的最佳治疗方案,继而由相关学科联合执行该治疗方案。近年来,这一模式已经在我国得到大力推广,并取得较好的成效。

早在2014年,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就建立了创伤中心,联合十多个科室的力量探索多发创伤患者的救治工作。“多发性创伤具有高致残率、高死亡率的特点,多学科协作诊疗能有效提高多发伤患者抢救成功率,真正体现时间就是生命的创伤急救理念。”成形科医生尤维涛说。

“多学科诊疗是现代急救医学和疑难杂症诊治中非常有效的一种模式。就拿这次手术来说,各个科室都各司其职,齐心协力维持患者生命体征,保障了骨科手术和成形科手术的顺利完成,创造了生命的奇迹。”成形科医生杨欣说。

“患者姜女士是创伤中心多学科救治众多案例中的一例。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创伤中心成立5年来,规模不断壮大,治疗水平不断提高,随着更多科室加入并参与到多发创伤的救治工作中,北医三院的综合救治能力也将达到更高的水平。”田耘说。(邓睿)

(责编:邓睿、孙博洋)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