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健康·生活

他们才是实力派暖男!听听产科男医生们的故事

2019年06月19日08:25 来源:环球网

刚刚过去的父亲节,或许让每个父亲都回想起当初第一眼看到孩子降生的画面,事实上,每个孩子的诞生,大多是母亲第一眼见到,父亲似乎总是排在第二,但有这么一群男人,亲手迎接了一个又一个的新生命——他们就是妇产科男医生。

据调查,国内目前有十几万名妇产科医生,其中只有十分之一为男医生,他们常年“周旋”在女人堆里,亲手迎接一个又一个的新生命。

作为北京妇产医院妇产科的男大夫,他们是万花丛中的那一点绿,总是那么亮眼,甚至在有些患者眼里觉得别扭,但是作为妇产科的大夫,他们自己又是怎么样的感受呢?跟着记者去听听他们的故事吧!

“我多了一个干外甥”

伍绍文,37岁,妇产科医生从业11年,副主任医师

第一次约伍大夫采访是在病房里,已经是下班时间了,但他仍然在忙碌,听到有人找他,手里还拿着病例档案,匆匆起身,走路带风……

好不容易在病房里找了个安静的角落采访,伍大夫说话就跟走路一样:语速超快!

回忆起当初为啥选择妇产科?他的回答也是干脆利落:“我在大学实习的时候,妇产科导师做病例分析时,对我的解答比较满意,建议我考虑妇产科方向。当时我也看到实习的医院里也有很多男性妇产科医生,男性在妇产科中体力较好,是有一定的优势,也可以做出成绩,所以,当时考研究生时就主动选择了妇产科。我属于是勇于吃螃蟹的那个人。”

从业多年,难啃的“螃蟹”总会遇到,有不少经手的特殊病患让伍绍文大夫记忆犹新,但有一个格外亲切:因为那个他接生的孩子成了他的干外甥!

“我曾在门诊遇到一个28周的孕妇,其实这已经是她第五次怀孕,第一次怀孕因为羊水少没保住胎儿,25周左右做了引产,第二次是因为妊娠高血压导致胎盘早剥,孩子没保住,第三次还是羊水少,孩子没了,第四次怀孕也是没保住,她已经是35岁高龄了,急切地想要保住这个孩子,于是从内蒙转到北京来,通过同事转介过来,其实我也很能理解她的心情。通过多科会诊后,我怀疑她本身就患有慢性高血压,所以在我的门诊随诊过程中我一直密切监控她的身体状态,做一些辅助治疗,控制高血压,同时给胎儿做促肺治疗,就是因为防止她出现早产,孩子发育不全。我一直关注她的孕期指标变化,帮她一关关往前闯,希望能帮助她平安生下孩子。

到了27周我就赶紧让她住院,这样方便我们监控,住院到28周后,她的病情突然急转直下,出现了妊高症以及并发症,出现肝酶升高,血小板降低,出现溶血,这些都可能会导致产妇脑出血,所以我很果断地在产妇出现这些严重后果前,29周赶紧给她做了剖宫产,孩子出生大概1000克左右,住了一个多月的新生儿科,预后很好,没有任何后遗症,健康存活,产妇预后也不错。

“直到现在,她逢年过节都要带着孩子一起问候我,或者发微信,孩子叫我舅舅,每次看到孩子健康长大,我就很开心,觉得所有的辛苦都是值得的!我常常跟她说照顾好孩子更重要,我只是做了自己该做的事,这种职业成就感对于我来说就很满足了。”

得益于社会接受程度不断放开,越来越多的孕妇们能接受男产科大夫了。“其实,我很庆幸,工作这么多年来我已经赢得了不少患者的信任。越来越多的患者通过朋友或者同事主动找到我来就诊,有很多孕妇后来生二胎都跑来找我,要求我加号,我认为这种信任就是对我最好的鼓励,这种职业成就感是金钱无法取代的。所以,我很喜欢我现在的工作,也很乐意为孕妇们解决问题,让大家都能平平安安生孩子。”

“因为遗憾所以更有动力去探索未知 更期待患者理解”

任明保,49岁,从业20年,副主任医师

“我是在协和医院实习轮转,当时导师建议我去妇产科,也有过很犹豫,我还特别去妇产科问了男大夫和师兄们,协和妇产科的男大夫不算少的,他们都很支持我去妇产科,所以我也走上了这条职业道路。”作为一个在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磨炼过的医生,任明保表示,妇产科男医生的专业能力要求会更高。

真正做了妇产科大夫后,更能理解孕妇的身体变化和情绪变化,作为男医生,也会尽量多的给予帮助,但有很多时候,医生也不是万能的。在任大夫的记忆中,他参与抢救的2位羊水栓塞患者至今印象深刻,也让他更敬畏医学,更有动力去持续研究学习。

其实羊水栓塞是一个发病率很低的疾病,一旦出现病死率非常高。“我曾经统计了一下我们医院近7年来的羊水栓塞的病例,共计14例,平均每年2例,及时救治后存活率为100%。判断羊水栓塞有三个基本特征:1、低氧血症,2、低循环低血压,3、凝血功能障碍,尤其是凝血障碍,是非常凶险的。”

2009年,有一例羊水栓塞的患者让任明保夫印象特别深刻,当时的他还是主治医师。

“一位28岁左右的产妇在自然分娩后子宫收缩不好,一直出血,总是止不住,医生立马组织抢救,我也有幸参与其中,从产房转入手术室后,突然出现心脏停跳,赶紧进行心肺复苏抢救,上呼吸机、肾上腺素等,很快产妇恢复了心跳,但手术还没结束,又出现了二次心脏停跳,并出现了室颤,当时现场的医生们都很紧张,我建议做除颤,配合药物阿托品、肾上腺素等注射,给药后患者恢复了意识,经过两轮抢救和治疗,从晚上抢救到第二天中午,最后还是不得已切除了子宫,患者的命是抢救回来了,但患者痊愈出院后出现了席汉氏综合征(由于产后大出血,尤其是伴有长时间的失血性休克,使垂体前叶组织缺氧、变性坏死,最终导致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的综合征),主要表现为畏寒、无汗等症状,大夏天还要穿棉袄,因此,患者与医院打了官司,现在医院还需要赔偿她的康复医疗费。”

说起这个病例,任明保也饱含很无奈,“医生是一脚在医院,一脚在法院,但是救命是首要的,并发症谁都不希望出现,但谁也无法预测,我们希望获得患者更多的信任和理解,但作为医生,我也不会停止对医学探索的脚步。”

“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

姜海利,38岁,妇产科医生从业14年,副主任医师

美国医生特鲁诺的墓志铭——“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道出了为医的三个境界,这句话也让姜海利医生特别认同。

我第一次看到姜大夫,感觉是个阳光帅气的大男孩,总是笑容满面的,但当他跟患者交流的时候立马变得温和而严谨,因为那些患者的眼神里都是期盼着姜医生的笑容,那就意味着母胎平安,一切安好;如果是表情严肃或眉头紧锁,那可能意味着胎儿出现了问题。

作为一个妇产医院的男大夫,特别是从事胎儿医学产前诊断的医生,不可避免的总要面对那些“问题”胎儿的孕妇,她们可能需要终止妊娠,做流产,“面对伤心的孕妇和家属,作为一个男人有时候也是很难开口说出拒绝的,但是作为专业医生,必须给患者正确的治疗方向。”

在姜大夫这里就诊的孕妇中,有很多是胎儿出现异常,经常是患者家属也陪着来就诊。所以,他除了要为患者解释医学专业知识,给出专业建议,还需要对患者及其家属做心理疏导,让他们有信心,重新尝试怀孕。

姜大夫说起来就诊的一名孕妇,也是充满遗憾的:“这个30多岁的孕妇其实已经备孕好久了,而且做过几次辅助生殖都失败了,这次好不容易自然怀孕了,但是25周胎儿检查出来是复杂性先心病,我也通过自己的朋友咨询过儿童心脏病的专家,这个先心病的复杂程度很难在孩子出生后治疗,未来孩子的康复情况很不乐观,预后差,因为孩子的心脏器官是“拧成麻花”的形状,无法正常供血,从而危及孩子的生命。

夫妻两很难接受,也很难做出选择,一直都在拖延时间,想多看几家医院,是否可以留住孩子,但是多家医院的意见都是不建议保留胎儿的。其实,我也很遗憾,我也是一个父亲,能理解他们的渴望,但是我更希望他们能获得一个健康的宝宝。”

在诊室里,姜大夫给患者做了很详细的解释,并且形象地给她解读了医学专业名词,建议孕妇做一个基因筛查,并且主动帮孕妇申请科研免费的基因检测。因为胎儿医学涉及多个学科,这类患者需要产科医生、超声科医生、小儿心脏外科医生和遗传科医生的共同诊断和建议。为了方便患者的诊断与治疗,他还给孕妇留了电话,告诉孕妇如果在其他学科诊治过程中有问题或者需要帮助的,可以随时找他;他还为她预留出病床,建议尽早引产,避免大孕周引产对于孕妇健康影响更大。

看着他如此自然的一系列安排,我能感受到这或许就是他日常对待每个患者的样子。但我很好奇为啥要主动留手机号给患者?

姜海利笑着说:“他们肯定会有很多纠结和担忧,包括住院的时间,病床安排,他们有问题可以随时跟我联系,我会尽我所能地帮助他们,也希望能帮他们减轻些精神压力。”

刚送走一对夫妻,诊室里又进来了一家人,夫妻倆带着两位老人一起来咨询。35岁的孕妇怀孕18周,检测出胎儿为唐氏综合征,面对着家属和孕妇难以割舍的选择,姜大夫虽然心有遗憾,但仍然坚定地给出专业的建议:不建议保留胎儿,孕周还不大,对孕妇本人身体影响较小。

面对老人和小夫妻倆的担忧,一方面他从医学专业角度解释了唐氏综合征的孩子未来,以及育儿压力;另外,他也解释到,孕妇本人身体条件很好,完全不用担心下次怀孕的情况。一旁的老人也连连点头,理解医生的专业建议,看着小夫妻倆都红了眼眶,姜大夫忙宽慰说,“以你们的身体条件,调养半年就能准备怀孕了,你们没有家族遗传史,这次的情况属于偶发几率,下次怀孕多数情况下会是个很健康的宝宝,你们放松心情就能很快怀孕的。到时候你们还可以来找我,我帮你们建档随诊。”一番宽慰的话,让孕妇逐渐放下心理重担,准备尽早入院终止妊娠。

在短短的采访时间里,记者多次听到姜大夫说到“帮助”,其实在他的内心和实际工作中,一直恪守着这句医学界的名言:“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他认为,不论是治愈疾病还是精神安慰,都是在帮助患者远离疾病痛苦,提升生活质量。而对于妇产科来说,更多一层意义就是帮助每个家庭实现有一个健康孩子的梦想。

产科男医生们有绝招:专业和人文关怀

在采访和跟诊了3位男妇产科大夫后,我发现他们的门诊患者很多,经常是主动有孕妇来找他们咨询专业问题,并非如同大家想象的那样,孕妇都不愿意看男大夫。

从业了十余年的伍绍文大夫表示,随着中国人的观念在不断更新和发展,孕妇群体的接受程度也在不断提升,他也亲身感受过这些变化过程:“刚开始独立出门诊时,隔壁女专家一下午挂了90多个号,我这里才挂了16个,虽然很多是冲着老专家去的,但是也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我是男性。在当时,差不多十个女患者中有三四个人会主动要求换女医生,甚至有的人很粗暴地说要求退号。说心里话,也是有心理落差的,也希望被理解,当然更多的是提醒自己不断提高专业性,提高专业知识。”

在很多孕妇心里,认为男人没生过孩子,怎么能体谅到女性孕期的痛苦呢?因此,男大夫就被自然划归到无法交流的群体中。曾经在香港澳门工作学习过的姜海利医生认为,虽然我们是男性,但更是一个专业的产科医生。

在这个被接受的过程中,除了患者教育外,男医生们也没有放弃努力,他们用更专业的知识和职业操守不断获取患者的信任和理解。

姜海利认为,专业性应该是所有产科医生的立足之本,而男医生需要更多的融入到女性患者和她们的家人的沟通之中;其次,人文关怀会帮助我们消除与女性患者的距离,化解尴尬。

伍绍文大夫对此很赞同:女医生有天然的性别优势,易于交流沟通和亲近,所以,男大夫想要获得女患者的信任,首要的就是专业性,让患者感受到你的专业,比如详细咨询他们的孕史,基本身体情况,月经周期等,并且会告诉患者我这么问是为什么,给她解释原因,在解读检查报告和解释病情时需要更专业,更准确,并且更易于理解,这是很关键的。

此外,3位男大夫都表示,以心换心,就医细节都是获取孕妇信任的小窍门。比如孕妇们本身行动不便,当她们检查时注意保护隐私,每次检查拉好帘子,让她们感受到被尊重的感觉,面对比较拘谨的孕妇,可适时让女助手帮忙,会缓解很多尴尬。大肚子的孕妇上下检查床都比较费劲,他们都会适度地帮扶一把,这些温暖的小细节都会增加患者的信任。

在医疗行为中,除了保持专业性之外,很多沟通交流都是无声的,是通过你的行为来体现的,比如,行为要端庄,语言上避开隐私,在检查操作时更轻柔一些,多做一些换位思考,这些都是可以感动患者的。

当然,男妇产医生还是有自己的优势,男性多数态度乐观,抗压能力好,逻辑思维方式也与女性有所差别,遇到紧急情况时也比较冷静,所以,他们也期盼通过自己的医学专业知识和机能可以帮助更多的女性和她们的家庭。

【记者 沙琼】

(责编:翟悦(实习生)、杨迪)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