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急救呼号将逐步统一为“120”
李泽伟
北京急救呼号将逐步统一为“120”
本市将利用3-5年时间稳妥推进120、999两个急救系统整合 实现统一指挥调度
本报讯(记者 李泽伟)北京市人大常委会昨天组织召开“完善院前医疗急救服务体系,提高急救服务能力和水平”议案办理工作启动会。市人大常委会将重点对院前医疗急救服务能力保障情况等四个方面开展监督和调研,作为议案主办部门,北京市卫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本市将稳妥推进120、999两个急救系统整合,实现统一指挥调度,逐步实现急救呼叫号码统一为“120”。
北京市十五届人大二次会议上,有284人次代表提出了14件关于院前医疗急救方面的议案,经大会主席团决定合并为一项“完善院前医疗急救服务体系,提高急救服务能力和水平”议案,交市政府办理,由市人大常委会审议。
市人大常委会听取和审议市政府关于“完善院前医疗急救服务体系,提高急救服务能力和水平”议案办理情况报告的工作方案提到,在市人大常委会领导下,成立议案督办工作组,将围绕四个方面重点进行监督和调研,一是院前医疗急救服务能力保障情况,包括院前医疗急救机构规划建设、优化布局的情况,合理统筹120、999急救资源等;二是统一监督管理的情况,包括完善院前医疗急救监管体系,将所有院前医疗急救服务纳入统一监管范围的情况,协调实现120院前急救网络与999紧急救援网络信息平台的有效联动等;三是院前医疗急救人才队伍建设情况,包括院前医疗急救人员引进、培养和职业发展规划制定和实施的情况等;四是社会急救能力建设情况,包括急救技能培训和急救知识宣传普及情况等。
时间安排上,启动会后,5月到8月,将到部分院前、院内医疗急救机构开展实地调查研究并进行座谈,广泛听取意见建议,9月至11月为报告起草及征求意见阶段,11月下旬,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听取和审议市政府关于议案办理情况的报告,教科文卫委员会向常委会报告对市政府议案办理情况报告的意见和建议,常委会审议后一年内,还将进行跟踪监督。
亮点
机制改革 研发120、999统一指挥调度平台
会议听取政府有关部门汇报工作进展,市卫健委的汇报内容提到,稳妥推进急救统一指挥调度,今年研发全市统一的指挥调度平台,具备直接调度全市所有院前救护车的功能,由120、999共同使用,新平台增加与二、三级医院的信息接口和居民健康档案的数据接口。同步研发“北京通APP”手机端急救功能,方便市民多种方式呼叫急救服务,逐步分流120、999电话呼叫量。
据介绍,本市现有208个120急救站,136个999急救站,两个服务系统并存了近20年。市卫健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本市将利用3-5年时间,稳妥推进120、999两个急救系统整合,实现统一指挥调度,逐步将急救呼叫号码统一为“120”,市红十字会紧急救援中心所使用的“999”号码逐步转变为非紧急救护及航空医疗救援呼号。整合过程中,保持两支队伍的人员稳定,确保平稳过渡和融合,遇有突发事件,两个系统密切联动,共同维护城市安全和居民健康。
市红会相关负责人介绍,针对120、999两个平台实现充分整合的问题,在新平台筹建期间,指导999指挥平台进一步加强了与120指挥系统的联动协同,目前已经实现与120指挥平台信息技术和业务工作对接,严格推行和落实“首接负责制”,可一键将市民报警信息转接双方指挥调度平台,避免市民二次拨打急救电话。
规划建设 今年建30-40个标准化急救工作站
市卫健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从2019年开始,用3年左右时间,使本市院前医疗急救平均呼达时间在12分钟内,救护车全天使用率达到90%以上。今年6月底之前,制定出台关于实施院前急救分级分类救护的相关办法,合理配置和调派急救资源。
市卫健委重点介绍了急救站规划建设情况,今年第三季度完成北京市院前医疗急救机构相关设置规划的编制工作,全市规划建设约340个急救工作站,用3年时间完成。今年在13个区新建30-40个标准化急救工作站,利用腾退的公共空间等解决急救站点用房问题,拟在养老院建设5个、公园3个、消防站2个、交警队3个,其余设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医院,年底全市急救呼叫满足率达到90%以上。用3年时间完成16个区233个急救工作站的标准化改扩建工作,各区每年完成站点总量的三分之一左右。
市规自委相关负责人介绍,结合副中心建设,在通州区先期开展了部分院前医疗急救设施的审批工作,包括一处急救分中心和一处急救工作站,目前,环球影城西侧急救分中心已核发选址意见书,安贞医院(通州院区)急救工作站已取得建设项目设计方案审查意见(二函)。
人员薪酬 院前急救医生可通过人才引进落户
急救工作人员的薪酬待遇和职业前景等,都是人大代表们关注的问题。市卫健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将多措并举补充一线急救人员,为45岁以后不能或不愿继续从事院前急救一线工作的人员畅通工作选择路径。深化院前急救薪酬制度改革,动态调整绩效工资,给予10%左右的增量空间,完善综合激励保障政策,针对在本市院前急救岗位工作一定时间后的外省市医生,通过人才引进途径办理落户手续,在工作居住证办理、公租房申请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这些都将在第三季度出台相关政策文件。
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将拓宽院前急救人员职业发展通道,完善符合急救特点的职称分类评价标准,建立符合院前急救工作特点的人员席位序列,与绩效工资挂钩,其中急救医师采取6级席位序列,急救护士采取4级席位序列,急救指挥调度人员采取4级席位序列等。完善内部收入分配办法,向一线从事急救工作的人员倾斜。
本组文/本报记者 李泽伟
- 人民健康APP
- 人民好医生APP
热门点击排行榜
联系我们
人民健康网微信 微信号:rmwjkpd 公众号:人民网健康 |
人民健康网微博 微博昵称: 人民网健康卫生频道 |
电话:010-65367951 邮箱:health@people.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