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癌药一个月报销2.6亿,减轻癌症患者负担
可以想见,随着抗癌药医保报销力度的不断加大,随着更多抗癌药被纳入到医保报销范畴,高价抗癌药之痛,将逐渐走入历史,这是癌症患者及其家庭之福。
3月3日下午,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开幕会后,人民大会堂北大厅,开启了今年两会的首场“部长通道”。国家医疗保障局局长胡静林表示,17种抗癌药降价纳入医保,平均降幅是56.7%。到2018年底,一个多月时间,报销人数达到4.5万,报销金额2.6亿。今年1月,仅北京、上海、广东三地,报销人数达到1.2万人,金额近1亿,分别是上月的2.4倍和2.2倍。
自从去年,国家医保局宣布推动抗癌药加快降价后,当时曾有专家表示,政策落地起码需要半年到一年,对此,患者是否“等得起”,一度引起舆论焦虑。然而,令人意外的是,不到半年的时间,不仅抗癌药实现了大降价,而且迅速纳入医保,一个月报销2.6亿,使得大批癌症患者以最快的速度,享受到了实实在在的政策红利。
在医药领域,这种政策执行的高效率无疑值得称许。癌症患者,每一天都在与时间赛跑。一天、一周、一月,都可能决定患者的生死。所以,抗癌药入医保,理当争分夺秒。显然,医保部门正是这么做的,以抗癌药医保准入专项谈判为例,仅仅花了3个月,就完成了这一艰辛的工作,不但17种抗癌药大幅降价,而且降价之后,大部分抗癌药价格,都低于周边国家或地区市场价格,这一结果可谓来之不易。
当然,抗癌药作为创新药,价格本身十分昂贵,即便大幅降价,也给医保报销带来很大压力。为了确保癌症患者享受到的医保福利不打折,国家医保局一方面明确谈判药品的费用不占原来医保总额的预算,另一方面会同卫健部门明确不得以药占比影响抗癌药的使用。这种用“增量思维”,挖掘医保潜力,做大医保蛋糕的做法,拆除了抗癌药医保报销的最后一道障碍。
去年,电影《我不是药神》一度引起热议,那些帮助癌症患者代购国外低价抗癌药的“药神”,博得公众的无限同情。但是,这些民间的“药神”,不仅行为游走于法律的边缘,其对癌症患者的帮助也是极为有限的。据媒体报道,我国每年癌症发病人数约超过300万人,面对如此庞大规模的患者,惟有医保才可能担当起真正的“药神”。
抗癌药以量换价,通过谈判纳入医保,不仅使得抗癌药价格最终降下来,也使得患者用得上、用得起。更为重要的是,医保的覆盖,使得癌症患者的生命安全更有保障,他们的用药安全被置于医生指导与监测之下,最大限度化解了患者的用药风险。
抗癌药一个月报销2.6亿,这仅仅是个开始。可以想见,随着抗癌药医保报销力度的不断加大,随着更多抗癌药被纳入到医保报销范畴,高价抗癌药之痛,将逐渐走入历史,这是癌症患者及其家庭之福。固然,抗癌药也必然带来医保支付压力的增加,从而倒逼国家追加医保的投入,但这是保障国民生命安全与尊严必须付出的代价。继续绷紧政策落实的紧迫意识,让抗癌药的降价和普及与生命赛跑,期待医保部门再接再厉。
□国华(媒体人)
- 人民健康APP
- 人民好医生APP
热门点击排行榜
联系我们
人民健康网微信 微信号:rmwjkpd 公众号:人民网健康 |
人民健康网微博 微博昵称: 人民网健康卫生频道 |
电话:010-65367951 邮箱:health@people.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