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健康·生活

扎根大山的“加班族” 关注6亿乡村居民的“健康守护人”

——探访贫困县乡村医生发展现状

尹莉娜

2018年12月27日14:15 来源:人民网-人民健康网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2014年12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镇江了解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和村民看病就医情况时如此强调。

对于广袤农村地区的6亿居民而言,享受到有质量的基本医疗,是实现健康脱贫的第一步,而要实现这关键一步,离不开我国百万乡村医生的坚守与付出,他们承担着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以及常见病、多发病的初级诊治等基本医疗服务,身体力行为打通健康扶贫的最后一公里而奉献。

近年以来,国务院办公厅、国家健康卫生委等有关部门多次印发文件,要求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截至2017年底,我国乡村医生总数达138.1万,村医队伍不断壮大,结构不断优化,居民健康“守门人”的作用得到更好发挥。为调研乡村医生队伍在偏远贫困地区的建设情况,日前,人民健康深入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近距离探访国家级贫困县基层村医群体的发展现状。

大山里的“加班族” 1名村医负责2140位乡亲

村路蜿蜒,深入山坳。

在群山环抱、交通不便,人口却超过百万的于都县,23个乡镇357个行政村分散在近2900平方公里的赣南土地上。

37岁的高丽君是于都县黄麟乡太南村的一名村医,也是这个2140人的村子里唯一的村医。从最初租房子作诊室,到后来自己盖房子搞卫生所,再到如今政府出资为村里建标准化村卫生室,高丽君成为村医已有15年。

乡村医生的日常工作除基本医疗服务外,还承担着我国40%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任务,其中包括居民健康档案、预防接种、健康教育及儿童、孕产妇和老年人等各类人群的健康管理等十余项。

在太南村的常住居民中,有65岁老人164人,高血压病人132人,糖尿病13人,重症精神病8人,0-6岁儿童167人,这些都是需要特别关注的重点人群。

而在村民们获得更便捷的就医体验和更贴心的健康服务的背后,是基层乡村医生们日复一日的悉心关怀和细致记录。

为了方便村民联系,高丽君的手机成了一部24小时随时可以接通的私人“热线电话”,她在自己的微信名后面备注了手机号码,并与村里使用微信的居民一一添加了好友。点开她的朋友圈,看起来像是一个卫生服务公告栏,免费体检、眼疾病筛查、接种疫苗、领取儿童营养包……分门别类。

每天早上7点不到,高丽君已在卫生室等候,习惯早起的村民们会陆续前来。作为村里唯一的村医,她往往是上午在卫生所坐诊,下午骑着摩托车外出随访,晚上回来做随访记录、更新电子档案等,时常一忙就到了深夜。有时遇上突发情况,则会到凌晨一两点钟,俨然成为大山里的“加班族”。

其实,人口众多的太南村原本有两位村医。“另一位老村医现在已经70多岁了,干不动了,几年前退下去了。”高丽君解释道。

留守村医 七旬村医 轮椅村医 他们仍在坚守

但于都县的其他村子里,还有很多高龄村医仍在坚守,有的已经年过古稀,有的身坐轮椅,有的独自留守在大山中,他们奔忙在为村民们问诊送药的道路上,守护着一方村民的健康。

70岁的村医李国泰是其中一位,行医53年来,他未曾离开自己所在的岭背镇小禾溪村,甚至谢绝了调往乡卫生院和县医院工作的机会。其原因正像李国泰所说的:“村里大人小孩一有风寒感冒都习惯了找我”,朴实而真挚。

图:李国泰在村卫生室伏案工作 郭洪福/摄

在同辈人含饴弄孙之时,李国泰不仅丝毫没有松懈,还在几年前学会了操作电脑,可以独立完成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信息录入,还“时髦”地开通了支付宝、微信扫码支付功能,让大山里的村民们也能享受快捷支付就医、买药。

在葛坳乡牛颈村,今年63岁的村医葛源因患有类风湿关节炎而失去了正常活动的能力,双手双脚也都萎缩变形。在曾经病情严重、瘫痪在床的10年中,葛源只能躺在床上给病人诊断、口述开药,由妻子作为“助理医师”帮忙写处方、拿药,就这样继续着行医之路。

三年前,葛源的病情有了好转,可以下床,并重新提笔写字。现在的他坐在轮椅上为村民们听诊、看病,对自己的工作充满了信心。

而在地理位置偏僻、村民居住分散的贫困村小溪乡船坑村,65岁的村医丁灵秀几十年来照顾着村里的留守老人。船坑村有几位患有高血压的老人已经年逾八十,她常上门给老人体检、随访,有时还帮忙打扫家务,洗衣做饭。

但村民们都知道,丁灵秀自己其实也是孤身一人。多年前丈夫早逝后,她没有搬去与城里的子女同住,而是选择成为了一名留守村医,村里“80后”、“90后”的年轻人都是由她接生、看着长大。

图:丁灵秀在随访路上询问一名留守老人健康状况 郭洪福/摄

李国泰、丁秀灵和葛源正代表着全国范围内数量众多的高龄村医。中国医师协会乡村医生分会会长巩西启告诉人民健康,“目前来讲,我国乡村医生队伍中,60岁以上的村医大约占全国乡村医生的30%左右,有的地区甚至超过这个比例。” 他们一辈子扎根在乡村,奉献在基层,成为乡亲邻里们离不开的“健康守护人”。

村医里来了高材生 引得进更要留得住

由于乡村医生人才储备不足,个别村子面临着老村医离岗、新村医还没到位的断档期。

贡江镇红峰村在三年前便是如此。村里没了村医,开一盒感冒药也得骑半个小时摩托车到最近的医院,村民们有了疾病伤痛往往是拖着、忍着。

面对这种情况,在外工作的青年医生钟金佛毅然决定返乡从医。钟金佛从小在红峰村长大,在江西中医药大学学习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5年制毕业后,已经赣州厚德医院工作了两年。当看到家乡村民们过着缺医少药的生活,钟金佛感觉于心不忍,下决心放弃了医院的高薪工作,还说服同在赣州做护士工作的妻子一同回村,成为全县唯一一个拥有本科学历的“高材生村医”。

在当地县政府和卫计委的扶持下,钟金佛夫妻二人在村里贫困户集中安置居住的感恩楼一楼开了一间90平米左右的村卫生室,达到观察室、值班室、治疗室、药房和卫生间“五室一间”的标准。

图:钟金佛所在的红峰村村卫生室,也叫健康小屋 尹莉娜/摄

而高丽君介绍,她所在的太南村也将引进新的村医人才,只是“他们现在还没有毕业”。

她所说的“还没有毕业”,指的是于都县开展的乡村医生订单定向培养项目。为了改善乡村医生人手不足的现状,江西省自2016年起,开展了村卫生室订单定向医学生(含中医)免费培养工作,重点实施面向村卫生室的3年制大学专科或中、高职免费医学生培养,累计培养5000名。免费医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免除学费、免缴住宿费,并补助生活费,所需经费由省财政给予定额补助,获得相应学历和相关资格后,到村卫生室服务工作。

吸引人才,更要留住人才。“我们正在向政府努力争取当地村医的基本工资和五险一金等待遇保障。”于都县卫计委农卫股股长钟家福告诉人民健康,“由于县财力不足,村医保障机制尚不够完善,在村卫生室工作的乡村医生目前仍属于临时聘用人员。”

人民健康在当地了解到,现阶段,于都县乡村医生的收入来源主要由公共卫生服务补助、岗位津贴和诊疗费用等几部分组成,其中公共卫生服务补助取决于村医完成的服务数量和质量,经绩效考核后拨付资金,一个服务1200人左右的村医,一年总收入约为2万元。而对于已经离岗退出的老年乡村医生,当地政府给予每月300元的养老生活补贴。

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 助力健康脱贫攻坚战

10月22日,作为我国卫生与健康领域“母法”的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草案在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上提交二审。其中规定,国家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完善对乡村医生的多渠道补助机制。

人民健康发现,2010年以来,国家卫生健康委(原国家卫生计生委)连续多次下发了《关于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完善乡村医生养老政策 提高乡村医生待遇的通知》和《关于进一步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各地不断建立补偿机制、完善养老政策、加强培养培训、配备信息化设备,逐步加强村医队伍建设。

国务院办公厅也在2015年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指出,各地要综合考虑乡村医生工作的实际情况、服务能力和成本,采取购买服务的方式,保障乡村医生合理的收入水平。一手增收入、一手提医术,双管齐下,改善乡村医生的处境。

巩西启向人民健康介绍,近年来国家对乡村基层医疗工作抓得紧,投入大,特别在乡村医生这一方面,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都给予了很大的投入,设施建设、医生培养和公共卫生的经费在不断增加,发展势头良好。

不过,对于以于都县为代表的一些财政底子薄、经济基础差的贫困地区,提升乡村医生的待遇保障并非易事。11月28日至12月1日,在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调研组就制定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深入乡村基层开展立法调研时,全国人大代表、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院长蒋立虹就指出:“乡村医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农村基层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保障的短板,尽管我省对乡村医生给予了适当补助,但是乡村医生仍存在老龄化、难留住的问题,且服务能力相对较弱。”

蒋立虹建议,法律应对全科医生以及其他医疗卫生人员的培养和使用,给予欠发达地区更多的配套政策和激励机制,助力优质医疗资源真正下沉到基层,让他们留得下、稳得住,能看病、会看病。

湖南省政协副主席、原湖南省卫生计生委主任张健则曾在《民生周刊》指出,建议建立乡村医生养老保险机制,稳定乡村医生队伍。“建立与乡村医生行业特点相适应的养老保险机制是乡村医生共同的呼吁,也关系到乡村医生队伍的稳定。建议从国家层面研究探讨建立适应乡村医生行业特点的养老保险机制,增强乡村医生岗位的吸引力,稳定乡村医生队伍。”张健说。

巩西启则认为,国家从2015年开始试点推进的县域医共体建设工作,在解决农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的同时,也可对改善贫困地区乡村医生待遇水平起到一定作用。“建议建立以县医院为龙头,镇医院为枢纽,村卫生室为基础的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县域医共体内实行人员、业务、财务、绩效考核等统一管理,医务人员可进行统一管理、调配,并统一参与医疗收入分配,更有保障。”

乡村振兴,健康先行。作为最贴近6亿农村居民的健康“守护人”,乡村医生是发展农村医疗卫生事业、保障农村居民健康的重要力量。在近年来国家的大力扶持和地方各级政府的努力驱动下,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进一步保障收入待遇,全面提升服务能力,加快乡村一体化管理,保证农村居民获得均等化的公共卫生服务和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基本医疗服务,减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打赢健康脱贫的攻坚战未来可期。

(责编:尹莉娜、杨迪)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