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健康·生活

临汾市人民医院苏学峰:弯道超车打造山西省一流医院

2018年09月28日14:42 来源:人民网-人民健康网

在医改不断深化大背景下,临汾市人民医院加快战略转型,推动医院发展腾飞,实现医院弯道超车,提出了打造山西省一流医院的目标愿景,医院走上了一条科学、健康、持续发展的快车道。

5月12日下午,临汾市人民医院报告厅欢声笑语,除了生动活泼的护士节文艺演出外,医院转型腾飞启动大会也在这里举行。会上,院长苏学峰提出了将“建设省级第一方阵优秀医院”作为新的奋斗目标,“通过三年的努力,将我院水平提升到一个新的档次”。顿时,全院齐发,上足马力,向着新的目标挺进。

近年来,在苏学峰院长的带领下,全院以改善医疗服务,提升百姓健康获得感为目标,实现医院的全面转型,通过几年的努力,临汾市人民医院从一所默默无闻的地市级三甲医院带领成为山西第一方阵医院,年门诊患者人次增加三倍,医院综合实力跃居全省地市级医院第二位,全省医院排名第六位。全国医院后勤管理创新先进单位、2017年管理创新医院、2018年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状等各类国家级省级荣誉源源不断,其本人也被评为2017年度全国最有影响力医院院长。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临汾市人民医院的这些成绩,是院长苏学峰经过多年多年的努力和探索获取的。

合理发展战略让全院人有了目标和责任

2011年1月30日,苏学峰出任临汾市人民医院院长。当时,医院正处于发展低谷,人心涣散,医院发展动力不足。上任伊始,站在时代发展的角度,苏学峰审时度势,给临汾市人民医院制定了发展思路和奋斗目标,从此,全院职工在苏院长的带领下,进入了医院发展新时代。

从2014年起,带领全院制定了《五年发展规划》,在医疗方面,制定了“二三四五”学科发展战略:二即微创、介入两大技术,借其较传统手术切口小、创伤小、出血少、痛苦轻、恢复快、并发症少等特点,推动促进全院技术升级,提高新医院业务发展的含金量;三即打造三大拳头专业,包括打造全省一流的急诊急救体系、妇产专业和儿科专业,通过分组改革、设备配置、技术升级、人才培养及补充配备等工作,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四即打造全省一流的诊断体系,重点加强检验、影像、超声、病理四大基础学科建设,通过先进的诊断水平和精准的诊断技术,提升全院整体诊治水平;五即重点打造全省一流的“五大中心”专业群,即:心脏中心、神经中心、骨创中心、体检中心和肿瘤中心,通过学科专业分支和专业化发展,提升医院诊治水平,加强核心竞争力。

2015年,苏院长提出了启动“五个年”活动,全院围绕“评审年、技术年、管理年、学习年、服务年”五个方面开展工作,明确“三甲常态化、管理精细化、技术尖端化、服务优质化、学习全员化”的五大方向,全面提升医院内涵。

2016年,面对“十三五”开局之年,医院以深化“五个年”为基础,提出“加强学科建设力度、加快人才培养步伐、打造信息引擎工程、完善后勤保障系统、加强财务科学管理、做好院内审计工作、推进平安医院建设、加强全院文化建设”八大任务,全院开足马力,向既定目标进军。

2017年,提出“四六五十”工程:即围绕“医疗管理、经营管理、服务管理、医德医风建设”四大核心,瞄准“向树立法治法规管理转变、向危急重症、疑难杂症方向转变、向七大急救体系方向转变、向慢病筛查方向转变、向公立医院改革方向转变、向以肿瘤为特色的综合医院方向转变”六大转变,深化“一大信息引擎和‘二三四五’学科建设”,做好“大型医院巡查、控费建设、合理用药百日整顿、七大急救体系、职工福祉、‘三百’工程、基建建设、文化建设、人力资源管理、标准化试点终期验收”十大工作,全力促进医院转型跨越。

2018年,按照深化医改的部署和要求苏院长提出了做好“三六九”工程:即做好“向急危重症方向转变、向现代化管理方向转变、向公立医院改革要求转变”三大转变,紧抓“增收、节支、安全、服务、医改、公益”六大主题,并围绕主题做好“新技术新项目建设、人力资源改革、制度建设、党建工作、职工福祉、医联体建设、信息化建设、减轻患者负担、科研教学建设”九大措施,保障医院健康、稳定、高效发展。

一步一个脚印,苏院长用他特有的敏锐洞察力,沿着国家医改的方向,带领医院向新的目标挺进。

今年4月,经过努力,临汾市人民医院被批准成为山西医科大学附属临汾医院,苏院长从中感受到发展契机,他适时提出,“转型腾飞计划(三年)”,即坚持“以教促医、以研促医”战略,不断深化“二三四五”学科发展规划,全面提升“医疗水平、学术水平、职工素养”三大核心竞争力,大力实施“医疗质量安全工程、人才培养引进工程、资金设施设备工程、绩效考核升级工程、医联体深化工程、医院文化建设工程、监督监管保障工程”等七大保障工程,以点带面促进医院综合实力整体提升,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医疗资源的需求。

提升诊疗技术满足百姓健康获得感

医院要发展,技术是关键。致力于医院管理的苏院长深谙这一道理。

从2014年起,苏院长就提出了亚专业分支,当时,好多科室包括科室主任并不理解。他们担心专业分支太细,会导致病人减少,也会使自己的技术技能倒退。苏院长力排众议,并苦口婆心给大家讲解当前专业发展趋势,在全院技术能力最强的骨科首先实行了专业分支,结果大大出乎所有人意料,年底,骨科的患者满意度、诊疗人数、手术台次,都居于医院首位。

以此为基础,苏院长细化亚专业分支,极力打造特色专科,培养高端人才,目前对骨科、心内等7个大科室,进行了病区划分及亚专业分组。同时,对医院具有发展潜力的泌尿外科、消化内科、呼吸科等科室进行了亚专业规划,指定了相应的学科带头人,为医院下一步亚专业分支打好基础。同时,苏院长对医院组织机构设置进行了调整完善,目前全院共设置职能科室一级24个,二级10个;临床科室一级20个,二级28个,三级42个;医技科室一级8个,二级9个,三级4个;普通护理单元一级20个,二级32个;特殊护理单元一级15个,二级54个;其中还包括12个研究所。门诊也进行了相应的细化调整,目前33个临床科室,出门诊38个专业,113个门诊亚专科,三年后将达到159个专业。

同时,苏院长积极在重点科室建设、新学科筹建、学科细化等工作上寻求突破,他提出了“二三四五”学科发展战略,即开展微创、介入两大技术,打造儿科、妇产、急救三大拳头专业,加强检验、影像、超声、病理四大基础学科建设,建成全省一流的心脏、神经、骨创、体检、肿瘤五大中心。该战略的实施,全面提升了学科建设水平,重点学科由原来2013年4个市级和4个院级,增至2017年的4个省级、4个市级和5个院级(其中骨科、神经外科、心内科、普外科为省级重点)。

推进各项保障提升医院综合实力

苏院长深知,医院建设是内涵神、外延广的系统工程。除了强化医疗技术提升以外,苏院长还努力推进各项保障措施,来提升医院的综合实力。

苏院长一直强调,精细化管理是科学管理的较高层次。我院将医院基本运行指标、质量安全指标和三甲监测指标等综合目标任务,按科室病区进行层层分解,定期进行点评公示和绩效考核,强化目标责任管理。另外,作为全国第二批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综合标准化试点单位,医院成立了标准化建设委员会和技术小组,制定了实施方案,积极开展标准化试点工作,调动了全院职工的积极性,促进了医院的健康、高效、科学运行。

信息是第一生产力,苏院长上任伊始,就提出打造“一大信息引擎”的理念,制定并严格执行一系列信息类规章制度,不断提升工作质量和效率。医院投入1亿多元,进行信息化建设,目前信息系统涵盖了数字化医院三大体系中的临床业务管理系统、运营管理系统和医疗服务信息系统,新增了决策支持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和绩效考核系统,不断完善软件建设,其中“一卡通”、“120指挥系统”已成为华北地区标杆工程,同时,我院建立的远程会诊中心和网络信息平台,通过外联国内知名专家,内联县市医院,真正打造了一张百姓健康保护网,为全市人民的生命安全提供了保障。

在后勤服务保障能力方面,苏院长注重启用先进的设备,在解放员工工作的同时,也有效缩短了了患者等候时间。医院配备了国内最先进的物流系统、自动化药房,并积极探索医院后勤社会化改革,聘请物业公司接管后勤运行工作,增加了辅医、护理员、送餐等服务项目,并通过建立健全后勤管理体系和考核标准,确保后勤安全、高效、高标准运转。同时,按照国家卫计委公布的56个日间手术术种,开展了日间手术工作,并成立了日间病房、对日间手术病人和癌症短期治疗病人进行有效管理,并成立了入院前服务平台,在日间病房完成手术、治疗前的相关检查,缩短了住院日,方便了患者。

深化国家医改政策勇当医疗改革先锋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医改及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政策,抓住医改机遇,打造符合医改导向的新格局,在上级部门的支持下,苏院长在医院成立了深化医改领导组,以及医改办及财务、医保、人事、物资等工作小组,定期组织召开医改工作推进会,积极配合上级领导开展调研工作,并与医改相关部门积极对接,开展相关数据测算、风险评估等工作,为当地医药价格调整、医保支付调控、财政专项补贴等配套政策的出台,提供客观详实的数据支撑和符合实际的合理化建议。

同时,根据医改配套政策,苏院长深入开展政策学习研究、外出参观考察等工作,结合实际工作,精细谋划布局医院改革的方案、任务、目标、重点工作及具体措施,提前推进公立医院改革相关工作,同步开展相关统计、检测、反馈及宣传等工作,积极引导“医院回归公益性质,医生回归看病角色,药品回归治病功能”,不断改进提升医院医改成效。医院率先在全市开展医疗价格调整,并成功实现零投诉。

在医联体建设方面,建立健全了医联体实施方案及管理办法,医联体合作单位拓展至138家,医联体互联网+远程会诊合作医院60家,医联体消毒供应合作单位15家,并率先在全市建立了危重病人急救绿色通道网络体系,包含7个急救网络平台,为全市医联体建设工作开好头、起好步,扎实推进医联体业务帮扶工作;专门成立患者服务中心,通过微信、电话为基层医联体单位提供住院、门诊、会诊、咨询等全程服务,初步建立了“急慢分治、双向转诊、分级诊疗”机制。

(临汾市人民医院供稿)

(责编:许晓华、权娟)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