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健康·生活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钱克俭:精湛的医术是行医的根本

2018年09月28日14:35 来源:人民网-人民健康网

钱克俭,男,1961年出生。博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导师。现任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南昌大学第一临床学院危重病医学教研室主任,重症医学硕士学位点负责人;兼任江西省重症医学分会主任委员、江西省重症医学科质量控制中心主任,中国医师协会重症医学分会常务委员;《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杂志》、《中华急诊杂志》编委等。从事临床一线工作30余年,带领本科室医护人员,紧跟重症医学发展的前沿,危重病救治水平始终处于江西的领先地位,并带领团队在省内“甲流”、“禽流感”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曾获“江西省卫生系统应急先进个人”。

钱克俭教授作为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症医学学科带头人,钱克俭主任对医疗服务、质量技术、科研工作精益求精。他常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多学一点多走一步,就能为患者多争取一次成功获救的机会,就能将学科建设多推进一步。重症医学科在他的带领下先后成为“江西省医学领先建设学科”科室的成长与强大,离不开钱克俭主任的苦心建设与默默付出。

以人为服务为媒介,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提升服务患者意识,做好医患沟通交流。钱克俭主任领导下的重症医学科全体医护人员上下牢固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想病人之所想,急病人之所急,要规范言行举止。医院所有科内工作人员(包括实习、进修生)着装整洁、规范,佩戴胸卡上岗,尊重患者,微笑服务,态度和蔼热情,体现了良好精神风貌。针对重症医学科特殊医疗群体,患者与家属往往见面时间较短,出于对患者病情的了解程度不够,患者家属往往会成为更为急躁、担心、恐惧的对象,对待此类患者重症医学科医护人员秉承“时常安慰”的原则,强化人文思想教育,唤醒道德自觉,努力使各项诊疗服务有爱心、耐心和责任心,对需要操作治疗的重症患者或其家属,进行操作前后的心理疏导,建立操作前后与患者沟通制度,有效缓解患者及家属紧张情绪。

加强满意度工作。探索建立患者服务中心,全面开展患者随访,为患者提供健康宣教、健康讲堂、康复指导等系列服务;推行健康管理新模式,全面提升医护人员健康管理水平;建立完善科室(病区)层面的出院患者随访机制,逐步实现出院患者随访全覆盖;调研引入第三方调查,客观对科室满意度进行研究分析。

以病人为中心,推广多科学诊疗模式。

重症医学科作为医院医疗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环,钱克俭主任领导,多位重症医学科资深专家,参与医院推广“感染性疾病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MDT”,真正做到“整装待命,严阵以待”,参与医院内及院外,感染性疑难危重症的诊断及治疗工作中,提高协作诊疗能力,认真学习、理解、规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提高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提高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水平,有效遏制细菌耐药,保证用药安全。

以医联体为载体,提供连续医疗服务。

为了解决医疗资源总量短缺、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等问题,钱克俭主任领导下重症医学科,率先在江西境内整合各县市三级及二级医疗机构,涵盖全省30余县市医院重症医学科,组成“医联体”。有效整合全省优质医疗资源,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建立大医院带社区的服务模式和医疗、康复、护理有序衔接的服务体系,更好地发挥三级医院专业技术优势及带头作用,构建双向转诊的诊疗模式,开展定期随访,了解基层医院和患者对双向转诊过程中的意见建议,进一步完善转诊流程,为患者提供高效便捷服务。 促进分工协作,合理利用资源,方便群众就医。

为减少患者就诊排队时间。全面实施门诊全功能自助服务系统,实现发卡、充值、预约、取号、挂号、报到、缴费、查询、打印报告及发票等患者自助服务。对下级医院转诊病人,与急诊科协商,快速办理入院手续,减少危重患者的入院等待时间,及时给予患者最佳最及时的医疗措施。

完善预约诊疗制度,对医联体单位患者提供转诊绿色通道,由医联体单位医院人员,预先沟通病情,协调号源、床位进行优先治疗。

钱克俭主任重视患者的医疗负担,建立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制度,对医联体成员单位及医疗质量较高的单位所行检查检验,采用互认制度,减少患者医疗花费。

以危急重诊为重点,创新急诊急救服务。

重症医学科收治病人人群为危急重症患者,对危急重症患者实行优先诊治,优先收治,对需要呼吸支持及循环支持的特殊人群,以科室医护骨干作为医疗队,对患者进行转诊转运等急诊急救服务,如禽流感期间,对已行体外膜肺氧合(ECMO)的患者进行转诊工作。

在提高患者满意度方面,钱克俭主任对重症医学科全体医护人员要求严格,以身作则接受“人民至高无上,患者是我亲友”的理念,服务人民,服务患者。

在对重症患者的治疗上,钱克俭主任要求尤为严厉。每次制定治疗方案之前,他都力求对患者病情有精准的把握,任何对患者无益的干预都是被禁止的,任何操作都要完全依照流程,为的是确保治疗方案的实施万无一失。

“常常面对可能已经到达生命最后一刻的患者,让我更深刻地领悟到,精湛的医术是行医的根本,医生的水平决定了患者能走到哪一步,所以做一个有能力治病的医生至关重要。在医院里,虽然重症患者只是比例极少的一部分,但是对医生的要求却是最高的——他们需要有全面的知识、快速的反应、仁爱的情怀。使命感和责任感也带来了无尽的动力。”在钱克俭看来,竭尽全力让患者转危为安,是一名重症医学科医生的责任所在。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作为省卫计委的定点救治医院,2013-2017年重症医学科共收治全省重症H7N9禽流感患者20余例,仅2016年底至2017年初就已收治18例,给予体外膜肺氧合(ECMO)治疗患者15例,赴全省各地市进行重症禽流感患者接诊5例,并成功实施带ECMO治疗的重症禽流感患者城际转运。钱克俭主任带领重症医学科团队夜以继日奋力抗击在临床一线,并日夜奔波开展全省重症禽流感患者会诊、接诊,常常晚上就只有两三个小时睡眠,外出会诊完毕,患者转危为安,不论多晚他总是尽早赶回科室,为的是病房里依旧需要他的重症病患。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没有辜负重症患者的生命重托,而辛劳也化作银丝,爬上了鬓角。患者及患者家属对钱克俭主任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及工作成效赞不绝口。

20多年来,钱克俭始终怀着对医学的赤忱之心,在患者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作为重症医学科医生,除了要不停地努力学习探索,创新重症抢救技术,还必须站在患者的角度考虑,找到患者的痛点,去救治、安慰、鼓励他们,做一个有温度的医生。临床医生一定要把时间多花在病房里、多花在患者身上,一方面通过细致的观察和沟通,了解患者病情究竟处在哪个阶段,给出最适宜的治疗方案,一方面要努力鼓励患者,告诉他还需要度过多少艰难的时光,让他觉得医生时刻都在关心他。他始终要求自己,不仅要做一名技术高手,更要有人文情怀,成为有温度的好医生。(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供稿)

(责编:高奕楠、崔元苑)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