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健康·生活

从《急诊室故事》到“达医晓护”

2018年09月05日08:28 来源:健康报网

  自2010年建立“市民健康中心”科普平台以来,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推出了一系列科普推广平台,把科普知识向周边社区群众辐射,将科普资源与社会共享。该院通过积极探索健康科普宣教新模式,倡导提高健康意识、鼓励养成健康生活方式,吸引市民参与健康互动管理,提高健康素养,将“科普文化”牢牢扎根在百姓心中。

  无心插柳的科普

  2015年“两会”期间,时任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院长贾伟平在一次发言时,看到坐在对面的习近平总书记频频点头,她很激动,“总书记,我准备了一个U盘,您可以抽空看下《急诊室故事》。”总书记微笑着表示认同,“一定抽空看看。”

  贾伟平向习近平总书记推荐《急诊室故事》一度被传为佳话。这部好评如潮的纪录片使用78个固定摄像头,24小时跟踪直击常人视角无法触及的急诊室的真实故事,记录生死关头的人生百态。同时,该片使用了66路全方位收音,确保收到现场声。节目让观众感受到病患如何被救治,及在此过程中,医患间、病人与亲友间的各种情感迸发。

  在《急诊室故事》中,急诊医生一改往日形象,作为节目参与者,在每一次救治同时,将医疗知识传授给电视机前的观众。每集“急诊医生说”栏目环节,正是针对当集故事中涉及的疾病知识,由专门医生进行有针对性解读。“这些通俗、直白的场景与语言或许更容易为观众接受、青睐。”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岑珏说,“节目不仅传播了医务人员的正面形象,也通过真人秀的方式,让社会大众了解到医院内部的运行是什么样的,从而在医学人文方面做出了更多积极的探索,拉近了医患距离。从一开始希望呈现真实面到最后无心插柳的科普,医学正在通过新的传播形式揭开神秘面纱。”

  立体化传播

  《急诊室故事》开篇故事情节十分紧张,表现的是在急诊室,一个心梗患者刘轩(化名)经过抢救后康复出院。半年之后,急诊室的医生在医院附近经常看到刘轩的身影。通过寒暄,医生了解了其中的原委。原来,刘轩从上次经历感悟到健康的重要,于是他把家搬到了医院附近,不仅如此,身为饭店老板的他还把饭店也搬来了,为的就是看病方便。

  “有多少患者可以把家搬到医院附近?又有多少患者发病时正好在医院?”2014年年底,纪录片《急诊室故事》热播,六院急诊部被置于聚光灯下,也让急诊部主任王韬医生开启了科普之路。

  王韬说,是一个又一个“急诊室的故事”让他意识到,做好医学科普对社会有着巨大价值。2016年,王韬开通了“大医小护”微信公众号,传播医学科普。在他看来,医学科普的内容分为三个层面:一是“谈病”,比如某种疾病如何防范、如何康复;二是“谈看病”,教大家如何就医。比如什么时候看急诊,什么时候看门诊;三是“谈医学科学精神”,让老百姓理解“医生是人不是神”,传播科学的生死观,促进医患和谐。

  王韬认为,做微信公众号好比在水池里游泳,岸上的人观看。时至今日,当已经产生5000万个公众号时,会发现岸上一个人也没有,都跑到了水池中。公众号阅读率可能连1%都不到。“变革一定存在,如果我们不主动开拓新的传播方式,就会导致医学科普没有载体。”

  于是,“大医小护”升级成了2.0版本“达医晓护”全媒体平台。王韬介绍,“达医晓护”目前已是一支由200多位医学专家组成的团队,专家来自全国近20个省份。“达医晓护”所有的科普内容都是专家原创,64位专家轮值主编,确保了科普内容的科学性和权威性。有别于一些健康营销号,该品牌的工作人员都是在职医护人员利用业余时间,负责平台的运营、编辑、美编及推送。平台拥有64个线上子刊,年均原创科普作品超过500部。以2017年为例,“达医晓护”发布的科普文章、视频、漫画等超过650部。“这些作品在微信公众号、各大门户网站等平台同步推送,总阅读量超过两亿。”

  做学术型科普

  骨科医生出身的王韬,看过太多骨质疏松的老年人。他发现,上了年纪的人很容易发生骨质疏松,即使受到轻微外力,也会骨折,然后患者到医院接受治疗,痊愈后出院,只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医生并没有精力进行跟踪干预。

  王韬说,2017年,他申请了上海市卫生计生委的科研课题,对因骨质疏松而导致骨折的人群进行干预和随访,在随访干预过程中,告诉患者如何预防跌倒,如何饮食,如何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实际上就是科普的过程。再由点及面,扩展至已骨质疏松而尚未骨折的人群,达到提早干预的效果。进而通过科研手段,回答更基本的问题:骨质疏松人群的骨折发生率是否可通过科普干预而降低,初次骨折发生率是否会降低等数据支撑。

  “我们把科普融入科研,一方面会有评价反馈,另一方面在科研标准框架下,让科普工作更有可持续性。”王韬说,以往组织一场咨询,开设一堂讲座,很少去发掘医学科普的学术内涵。好的医学科普应该构建从选题、实施、到评价和反馈的学术闭环。从实践上升到理论,再由理论指导实践。

  科普人才是科普持续的源泉。为了打造科普人才蓄水池,“达医晓护”分别在上海交通大学和广东医科大学设立了科普社团,通过学分的方式鼓励大学生参与。(记者 杨金伟)

(责编:许心怡、杨迪)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