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健康·生活

金锦萍:互联网+精准扶贫的规制之道

2018年08月23日09:51 来源:人民网-人民健康网

8月16日,2018“互联网+精准健康扶贫”论坛暨“轻松助善”公益行动启动仪式在京举办。此次活动聚焦“互联网+”时代下的精准健康扶贫新模式,围绕如何打造精准健康扶贫的良好环境等话题展开了热烈的探讨。

北京大学法学院副教授、非营利组织法研究中心主任金锦萍在主旨演讲《互联网+精准扶贫的规制之道》中表示,中国目前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比例还很高。虽然我国目前人均可支配收入在上升,但个人在医疗健康方面支出的增长速度远远超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速度。因此,如何保障每一个人在面临疾病或意外来临的时候,能够有尊严的病有所医、病有所药,是我们当下必须思考的问题。

“以互联网来解决这个问题,其实是可行的,但又隐含着极多的问题。”金锦萍指出,互联网+健康扶贫的推进,除了利用好互联网技术,更要充分考虑互联网思维。但应当警醒的是,许多优秀的商业思维在公益伦理上可能存在一定问题。

金锦萍举例阐释,互联网中讲求用户思维,但在公益慈善里面用户是捐赠者还是求助者,这是一个价值判断的问题。当下以提供资源的捐赠人为中心研发公益项目或者打造的平台居多,有时便会发生牺牲求助人的隐私和尊严去赢得公众(潜在资助人)的关注从而套取流量的问题。又如,互联网中存在试错和迭代思维,但在公益慈善界开展慈善募捐却是一次错都错不起,否则会被认为是一个骗捐平台。所以,当各种在商业领域里面屡试不爽的互联网思维,把它照搬到慈善公益领域里面,可能就会面临很大的困境。这时候,就需要考量在讲互联网思维应用到公益慈善领域时所应该进行特殊考量的伦理、原则和规则。

金锦萍表示,目前对于慈善募捐平台、公益众筹平台和个人求助平台,立法尚存一些瑕疵和空白,但由于公益事业的特殊性以及伦理与法律之间巨大的冲突张力,许多时候法律在这方面需要“有所不为”,“如果仓促出台法律文件规制个人求助平台,一旦规制不慎的话,可能会导致此类平台放弃运作。如此一来,在相关替代机制尚未能建立之前,那些在困境中的个体以及家庭则更加失去了希望。

“法律要有所作为和有所不为,尤其在公益慈善领域(包括健康扶贫)和民间自助和互助领域,很多时候如果说我们真的去过度计较,比如像王凤雅事件里面,甚至去计较每一分钱到底有没有花在医疗上面的时候,反而会让人感觉到有些寒心和困惑。因为我们要问自己,到底从事慈善、扶贫的初心是什么?应是帮助他人,而这种帮助不是需要以受助人的尊严为代价。”金锦萍称。

社会的丰富性往往超出立法者的假定,以规范和专业为特征的慈善募捐、以蕴藏社会创新可能为亮点的公益众筹和以为个体求助留存余地的个人求助的并存正是社会多元化的体现。区分不同平台的法律性质,进而界定其权利义务方为上策。尽管永远无法杜绝其间发生的欺骗和误导,却是人类理性呵护良善的努力。(尹莉娜)

(责编:许晓华、杨迪)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