溺亡频发 4分钟黄金救援时间要抓住
近日,两名北京双胞胎女孩在青岛海边溺水身亡的消息刷爆朋友圈,在令人心痛不已的同时,也使大众的视线再次聚焦到溺水事故上。每年夏季,这样的悲剧都在不断发生:5月9日,上海9岁男童在浴场游泳时不幸溺水;6月17日,湖北宜宾一天之内8个孩子不慎溺亡……频发的溺亡事件,让多少个家庭一朝破碎。
山西晚报记者采访太原市120急救中心科教科科长安彦君了解到,溺水发生时,如果能正确自救或他救,有相当一部分可以避免悲剧发生。所以不管会不会游泳、喜不喜欢游泳,都有必要掌握溺水发生时的急救技巧。
A两个月 溺水求助20起
一见到安彦君时,他就告诉山西晚报记者,“我统计了一下,今年6月份到8月8日,我们一共接到关于溺水求助电话20个。其中10趟是空车,溺水人员已经被救起,并无大碍自行离开。剩下10趟中有5人溺亡,死亡率高达25%。”据了解,在这20起溺水事件中,野泳溺水的情况居多,而溺亡的5人中就有3人是野泳时出的事,另外两人是由于在游泳馆内突然发病导致的死亡。
是什么原因导致溺水的呢?安彦君表示,最主要的因素是自身安全意识不够。首先,除了我们所知道的热身不充分外,在游泳馆里游泳时,抽筋的情况相对较多。“这与游泳时间过长、水温的变化有关系,游泳者一旦抽筋,就很容易导致溺水事件发生。而对于野泳爱好者,除了疲劳、水温变化外,还有害人的水草。”此外,原发病也是被大家忽视的一个重要因素,这类高危人群大部分都是常年游泳的爱好者,年龄偏大。“我之前在一次救援中,就遇到一位六七十的老人,因为他常年游泳,所以旁人不觉得他会发生溺水,因此没有人发现。”后来追溯他溺水的原因时发现,他游泳前已经有胸闷征兆出现,但是并没有在意,每次去游泳都是在上午十点左右,还喜欢潜泳。”潜泳会让血压降到一个更低的水平,极易引发心肌梗塞,潜泳时间过长,血压饱和度会降到很低,就容易猝死。
此外,饮酒后也不宜游泳。饮酒之后,血管扩张,散热量大,体温降得快,如果水温较低,很容易使体温更低;另一方面酒后意识不清,出现突发情况不能及时处理,很容易发生危险。
B发生溺水要冷静
“如果在游泳场馆游泳时突发不测,一定不要向电影里那样喊,那只会让你多喝水,导致喉咙发肿,第一时间应该是保持冷静,保存体力。”安彦君说,虽然保持冷静真的很难,但要想保命,一定要这样做。
安彦君表示,之前他们做过人溺水时的冷静测试,一个会游泳、并且提前预知要进入深水区的人,发生溺水时,头脑一片空白,内心是慌张的。所以游泳馆出现溺水后,保存好体力,沉入池低,借助蹬力将头露出水面换气,之后可以打水花,以肢体语言表现出不正常,以得到附近人的关注。
野泳的人感觉疲劳时或者发生抽筋情况,一定要尽快游向岸边,或者借助身边的物体漂浮,以此留出求助的时间。如果是被水草缠住,千万不要挣扎乱蹬乱踢,这只会让水草越缠越紧,如果可能,借助身边一切可以借助的东西让头浮出水面,如果周边无人,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深吸一口气,潜入水中解开水草,脱离困境。
C非专业人员提倡岸上救援
如果发现有人溺水,该如何正确实施救援?安彦君表示,施救者首先要确保自身安全,然后再进行施救,“对于非专业救援人员,我们一般提倡岸上救援。”
“当人发生溺水的时候,会把身边一切能抓的物品当做是最后一根稻草,所以会导致抓到什么往下沉什么。如果你不是专业的救援人员,很有可能会被拽下水。”所以非专业的救援人员可以给溺水者扔一根绳子或者棍子,帮助他离开水面。如果岸上救援不能实现,非要水中救援的话,可以游到溺水者身后,从后面或者侧面托住其腋窝或者下巴,使其头部露出水面,然后仰泳前进,带其上岸。“但下水救援的人,一定要有水下救援经验。”安彦君提醒,如果发现有人溺水,最好的救援时间是4分钟。“人在水中没有氧气的情况下,身体内的氧气足够你用4分钟,当你在水里缺氧4分钟以后,大脑的细胞就会开始死亡,救援时间越短越好,这样溺水者留下后遗症的几率就很小。”
当溺水者被救上岸来,不要浪费时间去做控水的动作,因为导致游泳者死亡的原因主要是窒息,而这个窒息是因为气管和肺部有水所致,所以当溺水者意识丧失、没有呼吸、没有脉搏,或者是有叹息样的呼吸,应该尽早对他做心肺复苏,一定要保证大脑的供氧,同时拨打120急救电话求助。
D保证孩子在视线范围内
夏季溺水的案例中,容易出问题的就是孩子溺亡的情况,“现在青少年在国内外死亡因素中,溺亡已经排在前三位。”安彦君表示,所以希望作为家长,在孩子游泳时应该全程关注。
安彦君认为,12岁以下的孩子一定要随时关注,而12岁—15岁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也应该关注重点,他们正处于叛逆期,有可能不遵守安全规定,而且孩子溺水时体力大不如成人,并不会出现拍打水面或挣扎的情况,往往发现其看似趴着或者站在水中发呆,其实有可能已经溺水,很可能是孩子被水呛到半失去意识的情况,这时就要尽快将孩子抱出水面。作为急救人员,溺亡导致的生命逝去经常让安彦君叹息,他希望大家不管是成人还是孩子,一定不要到野外不熟悉的环境游泳,远离溺亡威胁。
- 人民健康APP
- 人民好医生APP
热门点击排行榜
联系我们
人民健康网微信 微信号:rmwjkpd 公众号:人民网健康 |
人民健康网微博 微博昵称: 人民网健康卫生频道 |
电话:010-65367951 邮箱:health@people.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