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便“赖着”马桶不走,是一种癌的前兆?真相就在这里……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消化科主治医师 甘大楠
相信不少人都遇到过这种情况,排便后按水箱,总有一些便便“赖在”马桶上,怎么冲都冲不走。特别是在别人家做客的时候,显得格外尴尬。那么,正常情况下,大便到底长什么样呢?大便这么粘腻,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大便粘在马桶上,是大肠癌的前兆吗?我们平时能用哪些方法跟如此“倔强”的大便说“Bye Bye”呢?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正常大便长什么样?
正常排大便是健康的重要表现,我们需明确正常排便具有哪些特点及意义。健康人每日进食与排便都具有一定节律性。食物进入消化道后经过消化与吸收,剩余的“糟粕”需有规律且及时的排出体外,这一过程维系着消化道正常的功能。如果这一节律发生异常,不仅消化道脏器会受到影响,人的情绪也会受到影响,久而久之,势必影响生活质量。大便正常与否可从以下特征进行甄别:“颜色”、“形状”、“硬度”、“气味”以及“排便节律”。健康人的排便应做到每日规律排便1-2次,大便量与进食量相当,成形,硬度适中,排便顺畅。大便粘腻感恰恰是以上方面出现了异常,直接表现为如厕时间延长,便后马桶留有“痕迹”,时常心生尴尬,甚至造成心理负担。
大便粘马桶,是大肠癌的前兆?
网上盛传“粪便老粘马桶,冲也冲不掉,当心恐是大肠癌前兆”的说法,引起网友热议。那么,真相究竟如何呢?
大肠是粪便形成、传输、排泄的重要场所,粪便正常与否反映了大肠的健康情况。典型的大肠癌粪便性状是便血,或大便潜血阳性,可伴有大便形状改变,如细条样便。因此,大便粘马桶并不能断然认为是大肠癌的前兆。但如具有以下高风险因素,也不能忽视大便粘腻背后的潜在风险。大肠癌的发生与遗传因素和后天生活习惯密切相关。已证实的大肠癌高风险因素包括直系亲属有大肠癌病史、长期便秘或腹泻、高危肠息肉、喜食腌制食品及高脂肪饮食、饮酒、吸烟等。因此,具备大肠癌发病的高风险因素,又出现大便性状改变,建议就医,可通过粪便化验判断是否大便带血,必要时肠镜详查。
中医解释大便粘腻等现象
大便粘腻顾名思义大便中水分较正常含量偏高,可成形或不成形,粘腻不爽,伴有排不尽感。除此之外,这样的患者常伴有腹部胀满、食欲减退、身体困重、舌胖大或有齿痕,舌苔厚腻等表现。这些现象中医如何解释呢?《素问·经脉别论》中记载,“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 脾主升清,胃主降浊,水谷精微等营养物质的吸收和输布,有赖于脾胃的升清降浊功能正常,脾胃互为表里,是运化水湿的重要脏器。若脾失健运,水湿生成输布异常,津液不得正常吸收,肠道泌别清浊功能异常,痰湿内阻,表现为大便不爽。因此说,中医讲的“湿气重”,往往根源在于脾气不足,脾失健运。
脾胃功能失调原因有哪些?
从中医的角度来看,造成脾胃功能失调,大便粘腻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不良的饮食习惯损伤脾胃。当代人因生活节奏紧张,往往不能按时饮食,且随着生活水平提高,酒肉摄入过度,偏食生冷、辛辣与油腻,均可损伤脾胃,使其化生精微、气血及运化水湿的功能受到影响。
其次,思虑过度直接损伤脾气。脾主思,当代人的生活压力明显,脑力劳动过度,且在复杂的社会关系中紧张、生气、忧郁、思虑过度,这些不良的情绪都会最终造成脾胃功能失司,造成大便粘腻不爽。
值得注意的是,现代医学也从多个方面进行研究,不仅从生物医学角度,也从社会、心理、神经等方面进行阐释。近些年通过大量研究发现,排便障碍造成的大便粘腻与以下因素相关:
1、强烈的情绪和环境压力可造成肠道功能紊乱;
2、肠道黏膜免疫、炎症与肠道细菌菌群的改变是肠道症状产生的基础;
3、大脑的功能与肠道的功能是相连通的,已证实这一现象的物质基础是“脑肠轴”。外在的视觉、嗅觉或脑部的情绪、思想的信息通过与高级中枢的神经连接来影响胃肠道的动力、分泌和炎症,肠道的效应同样也可影响脑部产生疼痛感以及情绪和行为的异常。
不难看出,无论是中医还是现代医学,都强调了情志与生活习惯对于大便影响的重要性。
如何防止大便粘腻?
大便粘腻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并潜在地威胁着生理与心理健康。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缓解症状:
1、应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不设定过高目标,避免心理负面情绪。
2、健康的饮食习惯是正常排便的保障,戒烟戒酒,定量定时饮食,各种食物合理搭配,营养均衡,不因减肥而打破正常的饮食结构。《素问 藏气法时论》中指出“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益精气”。
3、规律的作息与适度的运动是保证肠道活动节律的重要因素。
4、建议减轻心理负担,向消化专科医师寻求帮助。湿气可挟痰、挟热、挟寒,因此需因人制宜,不建议随意用药,需经过专业中医师望闻问切辨证论治。
需要强调的是,如果大便粘腻同时伴有腹痛、便血、消瘦等情况,建议立即就医,排除器质性病变,避免漏诊肠道相关严重病症而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作者简介:甘大楠,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消化科主治医师,北京中医药大学 医学博士
- 人民健康APP
- 人民好医生APP
热门点击排行榜
联系我们
人民健康网微信 微信号:rmwjkpd 公众号:人民网健康 |
人民健康网微博 微博昵称: 人民网健康卫生频道 |
电话:010-65367951 邮箱:health@people.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