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健康·生活

高温预警频现!“假中暑”比“真中暑”还多

2018年07月02日09:15 来源:人民网-健康时报

许多城市处于高温预警中,医院里看中暑的人也多了起来。跟两位中医科主任聊天发现,现在的中暑患者中,相当一部分是“假中暑”。

“现在门诊中假中暑的人比真中暑的人还多。” 日前,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中医科主任王东旭就接诊过一名“假中暑”的患者。这名患者在空调屋里呆了一上午,刚出门,一股热浪袭来,整个人立刻头晕胸闷,晕倒过去。

真假中暑要分清阴暑、阳暑

王东旭介绍,真中暑在中医里叫“阳暑”,多是因为在热环境下呆的时间过长热出来的。而“假中暑”中医里叫“阴暑”,是因为长时间呆在空调房里,突然走到室外,接触高温热浪,导致温差难以调节,散热困难而出现的。此外,夏季户外活动后,大量食用冷饮也会引发假中暑。

假中暑的症状跟真中暑不一样。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中医内科主任杨国华指出,阳暑一般伴有发热、乏力、头晕恶心等症状。而阴暑除了有类似的症状外,还可能出现恶寒、无汗、鼻塞、流涕、四肢酸疼以及呕吐腹泻。

“阳暑可服用仁丹,阴暑则可选用藿香正气水。”杨国华建议,无论是哪种中暑,都应先让患者在通风环境里躺平,采取冷敷额头等方法进行物理降温,情况严重立即送往医院。

冒牌的中暑是这五种病

温州市中医院急诊科主任刘晓表示,从临床来看,有七八成的患者都说自己是中暑了,但经过系统检查,最后确诊是中暑的也就一成左右。如果是一些心梗、中风等重症患者按中暑自行处理,很容易延误病情,错过最佳的治疗时间。

低钾血症VS中暑——四肢乏力更严重

情况:28岁的王先生长期从事室外工作,发病当日,一直在烈日下暴晒,出了很多汗,中午开始感觉不舒服,休息过后仍然四肢乏力、胸口发闷、口干、站立不稳,需要人搀扶。王先生跟家里人都以为是中暑了,先去刮痧,然后前往医院就诊。后经检查以及验血,医生告诉王先生他是低钾血症。

说法:夏天,低钾血症也比较常见,易发群体为青壮年。一般在重体力劳作以及剧烈运动之后,人体大量出汗而导致钾、钠的流失,这时候如果不及时给身体补盐水,就容易导致低钾血症。

低钾血症跟中暑的症状比较像,比如大量出汗、四肢乏力、胸闷等,但是明显的区别在于四肢乏力的严重程度。一般来说,如果是中暑,四肢肌力的降低情况没有低钾血症那么严重,但是普通人难以划分乏力的严重程度。严重的低钾血症会诱发心律失常,甚至出现心脏骤停,像王先生这样,还先跑去刮痧,也是挺危险的。

心梗VS中暑——50岁以上患者多防范

情况:62岁的孙先生一大早上山锻炼,出现胸闷、出冷汗等症状,人感觉很不舒服,一同锻炼的人都说孙先生是中暑了,还有人用手给孙先生放痧(中医治疗中暑的一种手法),但孙先生并没好转,随后就医。后经医生检查,提示孙先生是心梗,需要立即做手术。

说法:从早上7点发病,到早上9点就医,孙先生的动作算是快的。要知道,心梗患者的救治,时间非常关键。很多人觉得冬天才是心梗的高发季节,但事实上,夏季人体出汗多,如果没有及时补充水分,导致血液黏稠,也易引发心梗,特别是50岁以上的、本身有基础疾病的,更应加强防范。

急性胃肠炎VS中暑——只有消化道症状

情况:晚饭后,周先生出现腹痛腹泻,解水样便十余次。第二天才去医院,当时已经严重脱水。周先生跟医生说自己中暑了,还说白天的暑气堆积在了一起,导致晚上中暑,并开始腹泻。后经医生系统检查,确诊为急性胃肠炎。

说法:首先要明确,中暑除了消化道方面的症状,还可能伴有其他方面的症状,而急性胃肠炎,则表现为消化道方面的症状,并且腹泻相对中暑来说更为严重。另外,中暑一定有高热这种环境因素,而急性胃肠炎则跟不洁饮食史有关。至于暑热堆积这种说法并不科学,中暑是急性病,一般没有潜伏期。

感冒VS中暑——有咳嗽、咽痛等症状

情况:37岁的施先生体温超过38℃,并伴有咳嗽、咽痛等症状,人还有点软。虽然施先生一直待在空调房里,但他坚持认为自己是中暑了。事实上,经医生诊断,施先生是感冒,因为长时间待在空调环境下,受凉了。

说法:一到夏天,很多人的想法是:所有的不舒服都跟中暑有关。其实像咳嗽、咽痛等症状,中暑是没有的,倒是感冒的典型症状。但在夏天这个特定的环境下,也被不少人当成了中暑。

耳石症VS中暑——看东西感觉天旋地转

情况:55岁的刘女士因为头晕、呕吐、出冷汗、四肢乏力就诊,一进诊室,家属就说刘女士中暑了。医生询问病情后发现,刘女士所说的头晕其实是眩晕,看东西都感觉在天旋地转,躺着不动好一点,站起来或转动脖子,就眩晕得厉害。经过医生体格检查及头颅CT检查,排除了脑梗死跟脑出血,最后确诊为耳石症。

说法:耳石症跟中暑都会有神经系统方面的症状,但感觉是不一样的,前者是眩晕感,感觉视物旋转,中暑则常常表现为头昏眼花,或者头重脑涨。

 

(责编:许心怡、杨迪)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