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好医生·世界心脏日
你的心脏在“求救”?顶级心内科专家教您养心护心
心脏是身体的“劳模”,一辈子工作不停,但多数人对它的关怀非常不够。很少有人知道,一些看似与心脏不沾边的事,却会影响心脏健康,例如熬夜、压力大、喝含糖饮料、吸烟和不运动等。
今年的世界心脏日是9月29日,这一天在世界著名的建筑上将点亮红色的灯,用这个代表心脏的颜色,提醒公众关注心脏健康,唤醒公众对心血管疾病的防治意识。
9月28日(周四),15:30-16:30,由人民日报社人民网、健康时报联手打造的“人民好医生”客户端将邀请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李建平教授在线科普问诊,教您读懂心脏的“求救”信号,并讲解日常养心护心的方法,渴望与李教授交流的网友们,千万不要错过!
专家简介:
李建平,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常务副主任
擅长:高血压、冠心病介入治疗
出诊时间:每周二、三上午,周五下午
如何预防心血管疾病?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李建平教授表示,针对尚未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人群采取的干预措施。在心血管病防治实践中,单一控制危险因素是不够的,应综合控制心血管的总体危险。心血管疾病患者应该在生活方式干预基础上,配合药物治疗预防心血管疾病。
生活方式干预:生活方式干预措施通常指改变不健康的生活习惯,例如,戒烟,减少钠盐摄入量,限制有害使用酒精,增加体力活动、控制体重、合理膳食、保持乐观的生活态度和良好的睡眠等。
药物干预:配合药物控制代谢性危险因素达标是预防心血疾病的重要措施,比如高血压、高血糖或血脂异常的患者,可以在上述生活方式干预基础上联合药物干预来控制达标。对于合并多重危险因素的心血管疾病风险高危人群,在控制血糖、血压达标以外,还需要服用阿司匹林进行一级预防。
已经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如何预防心血管疾病复发和改善预后?
李建平表示,对于这些患者,除了生活方式干预和积极地药物治疗,还应该做好综合管理:冠心病、脑卒中、心力衰竭、周围动脉疾病,包括与之相关的糖尿病、慢性肾脏疾病,均具有许多共同的危险因素,即高血压、血脂异常、吸烟、糖代谢异常以及超重和肥胖等。心血管疾病患者应该打破“坚冰”,重视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综合干预,只有综合干预才能取得最佳的防治效果。
那么重点来了,怎样向李教授提问呢?
提问及观看直播方法:
下载人民好医生客户端,点击“问诊”提问。
直播在人民好医生客户端进行,请务必下载APP提问。扫描二维码,或在苹果、安卓市场搜索“人民好医生”。现在就可提问,提问靠前,医生优先解答。
重要提示:
提问尽可能详尽,如年龄、性别、具体症状等写清楚。诊断证明、照片可在“提问框”右下角内添加图片发送。
人民好医生客户端只提供疾病咨询、就诊建议,只作为您的就医参考,不做具体诊断和开处方!
- 人民健康APP
- 人民好医生APP
热门点击排行榜
联系我们
人民健康网微信 微信号:rmwjkpd 公众号:人民网健康 |
人民健康网微博 微博昵称: 人民网健康卫生频道 |
电话:010-65367951 邮箱:health@people.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