髋部骨折有4个特点 死亡率高需警惕
专家:林欣潮,副主任医师,东直门医院健康管理中心
骨质疏松性骨折被称作“人生最后一次骨折”,是由于骨质量改变导致骨强度下降,轻微外伤甚至躯体自身的重力即可发生骨折,故称脆性骨折。所谓轻微外伤一般是指在人体站立高度下活动过程中跌倒发生的骨折。骨质疏松症最常见的骨折部位为脊柱椎体、髋部和腕部。老年人以脊柱骨折和髋部骨折最为多见。
脊柱是最常见的骨质疏松骨折部位。脊柱压缩性骨折是骨质疏松症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是导致老年人产生残疾和死亡的首要原因,有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病人,较一般人有更高的死亡率。使用钙、维生素D、二膦酸盐、雷洛昔芬、雌激素替代疗法以及甲状旁腺素的内科治疗可以非常有效地减少骨折危险,但仍然会有1/3以上的患者会持续疼痛,尽管进行了药物治疗,仍然会有15%的病人继续遭受骨折困扰。
髋部骨折为骨质疏松的常见并发症,通常由于摔倒引起,主要为股骨颈骨折和股骨粗隆间骨折,随年龄增长,骨折发生率增加。髋部骨折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 死亡率高
由于是高龄患者,常伴随多种老年疾病,伤后卧床容易发生肺炎、泌尿系统感染、褥疮、下肢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因而死亡率高。
2. 骨坏死率及不愈合率高
股骨颈囊内骨折由于解剖上的原因,骨折部位承受的扭转及剪切应力大,影响骨折复位的稳定性;又由于股骨头血供的特殊性,骨折不愈合率高。
3. 致畸致残率高
髋部粗隆间骨折常留有髋内翻、下肢外旋、缩短等畸形,从而影响下肢功能,其发生率高达50%。
4. 康复缓慢
高龄患者由于体能恢复差,对康复和护理有较高要求。
过去对髋部骨折均采用保守治疗,但其疗程长,卧床时间长导致肺炎、褥疮、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伤残率、病死率均较高。目前对可耐受手术的患者多主张手术治疗,缩短骨折愈合及卧床时间,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本文部分内容节选自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的“健骨科普讲堂”、医学界骨科频道和309医院骨内科宣教材料,在此郑重致谢。
- 人民健康APP
- 人民好医生APP
热门点击排行榜
联系我们
人民健康网微信 微信号:rmwjkpd 公众号:人民网健康 |
人民健康网微博 微博昵称: 人民网健康卫生频道 |
电话:010-65367951 邮箱:health@people.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