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健康·生活

孩子喝太多水可能有病

2017年08月11日08:41 来源:广州日报

很多家长都会担心孩子水喝得不够,常常隔一段时间就督促他们喝水,但有一些孩子,他们在喝水这件事上几乎不用家长操心,“咕咚咕咚”很快就将一杯水“灌进”肚子里去了。孩子喝水太多,真的是好事吗?未必!也可能预示着某些疾病。

女童喝水多 原来是有糖尿病

小琳琳(化名)特别爱喝水,1升的水壶每天都要喝上四壶。每天起床后,不用妈妈提醒,她就会不停地喝水,即使睡前也喝个不停。由于喝得太多,她没一会就吵着要上厕所。晚上睡觉有时还尿床,睡醒后经常没精打采的。

到底怎么回事?妈妈带她到医院检查,发现她血糖异常。医生建议查空腹血糖,结果大大高于正常高值,确诊为糖尿病。妈妈这下明白了,琳琳平时老是不停地喝水上厕所,其实是糖尿病发出的“信号”。

孩子喝得多尿得多 警惕三种病

孩子喝多少水才算喝得太多呢?据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儿科主任医师谢丹宇介绍,《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中建议成人每天饮水量约为1500~1700ml。儿童新陈代谢比成人快一些,加上肾脏功能尚未完善,肾脏浓缩功能稍差一些,排出的尿量会多一些,所以每天的需水量会比成年人稍微多一些,正常为2L以下。一般来说喝得多就尿得多,如果孩子每天的排尿量超过了2.5L,在医学上就属于多尿了。

存在以下几种病的孩子,会比较多饮多尿——

1.糖尿病

儿童糖尿病一般有两种,一种是I型糖尿病,即由于胰岛β细胞受到损害,使得患儿体内胰岛素分泌量减少而引起;另一种是II型糖尿病,多数认为是由多个基因和环境因素综合引起的以胰岛素抵抗和β细胞功能缺陷为主要病理特征的复杂病。儿童糖尿病以I型为多见。

当孩子患上糖尿病时,血糖升高后因渗透性利尿引起多尿,继而口渴多饮;除此之外,外周组织存在葡萄糖利用障碍,脂肪分解增多,蛋白质代谢负平衡,孩子还易疲乏,可能日渐消瘦。为了补偿损失的糖,维持机体活动,他们又常常会吃得很多,即出现“三多一少”(多饮、多尿、多食、体重下降)症状。

糖尿病具有远期的危害性,它可损害眼睛、肾脏、四肢等处的微血管,最终导致失明、肾衰竭、四肢溃烂等严重后果,所以,一旦发现孩子有上述“三多一少”的症状,尤其是有家族史时,家长更应提高警惕,及时带孩子去医院请专业的医生进行诊治。一旦确诊是糖尿病,需要在保证生长需要的同时合理控制饮食并接受胰岛素治疗。早期、规范、系统的治疗可提高生存率及降低后遗症,保证孩子的生长发育。

2.尿崩症

尿崩症是指抗利尿激素严重缺乏或部分缺乏(中枢性尿崩症),或肾脏对抗利尿激素不敏感(肾性尿崩症),致使肾小管重吸水的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多饮、多尿、脱水、间歇性发热、兴奋,这类小患儿因喂养不佳体重不增,出现生长生育障碍, 年长儿还可伴有便秘、夜尿增多、遗尿等。

尿崩症通过禁水试验可以加以诊断。正常人在禁水一段时间之后,尿量会有所减少,尿比重升高,尿渗透压增高,不出现明显的脱水,但是尿崩症患儿就不同了,他们在禁水一段时间后,仍然还是会出现多尿、低比重尿、低渗尿。

尿崩症患儿可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激素替代疗法和适当的抗利尿药物治疗。原发性尿崩症患儿要长期观察留意有无颅内肿瘤的发生,而继发性尿崩症孩子则要积极治疗原发病。

3.精神性烦渴

精神性烦渴是由于某些原因引起的习惯性多饮,致血浓度和血渗透压降低, 抑制抗利尿激素的分泌,使肾小管水的回吸收减少,从而引起尿量增多。

精神性烦渴的症状与尿崩症极为相似,但是它却不缺乏抗利尿激素,主要是精神因素引起的,比如父母对孩子要求太高、学习压力太大,或是家庭不和谐,甚至是有重大事故发生、孩子被吓到等。因这类因素多饮的孩子经过适当限水后,尿量就会减少。精神性烦渴需要排除其他器质性疾病后才能下诊断。

所以,如果孩子一向多饮多尿,要警惕是否存在上述几种病的可能,建议尽早到医院排查。(记者翁淑贤 通讯员林惠芳)

(责编:许心怡、权娟)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