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健康·生活

“药引”能有什么用

增药效、归经络、去苦涩等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药学部主任药师 刘绍贵

2017年08月11日08:36 来源:人民网-生命时报

“药引”,又称引药,引经药,或引经报使药。指中医在临床处方中,或在运用中药成方制剂时,拟利用某些药物或药食辅料的特殊性能作用,以引导方中药物或成药的药力到达病变部位或某一经脉,起到导向或向导作用,使方药更好地达到治疗效果。使用“药引”,是中医临床处方用药的传统习惯,长沙马王堆汉墓中出土的《五十二病方》,即有以酒一杯、米一撮及蜜和为引者;东汉时张仲景所著《伤寒论》中,有用香豆豉煎汤为饮的记载;唐代孙思邈所著的《千金要方》,在艾叶汤中则以生姜、大枣为引;宋代的《太平惠民和剂方》,在平胃散中以生姜2片、大枣2枚为引;清代张睿撰写出“药引论”专著,指出“古人用汤,必置药引”;还有清代医家在《串雅内编》中指出:“外感表证用葱白汤下,内伤者可用米汤下,痰病者姜汤下,火病者白水”(即白开水)下。一般说来,“药引”主要有四个方面作用。

第一,增强所用方药疗效。如治疗风寒感冒的药剂中加入生姜、香葱或四季葱的“葱白”,增强解表发汗的作用;清热解暑的方药中加入鲜芦根、鲜荷叶,增强其清解暑热的作用。

第二,缓和药物的毒副作用。如半夏、天南星有毒,加生姜以抑制其毒副作用。甘遂、大戟、芫花有毒,为药力峻猛的峻下逐水药,在方中加入红枣,既可缓解其毒性,又可顾护脾胃。

第三,引药归经。如“食盐”,味咸性寒,能引药入肾,具有滋阴补肾之功,故服用六味地黄丸、大补阴丸、左归丸及健步虎潜丸等成药时,古人在服用方法中多注明可用淡盐水送服,以增强滋阴补肾作用。又如,用酒活血通络或引药上引,故在服治疗伤痛的跌打丸、七厘散、活络丹、醒消丸等时,宜用黄酒或白酒加强活血通络作用。

第四,矫味。有些药苦涩难服,故常加入少许白糖、红糖、冰糖或甘蔗汁等,以纠正不良气味,便于服用。当然还有为适应病症病情特殊需要而采用的“药引”,如以茶叶为引,以焦麦芽、焦谷芽、焦山楂为引,或以米汤或稀粥为引的。

常作“药引”的品种,一是可作为“引经报使”的药物,如桔梗为“诸药之舟楫”,可载药上浮,牛膝可引药下行,木瓜可宣湿疗痹,故治疗腰膝关节痛多以之为引;桑枝、桂枝可以枝达肢,故上肢疾患常用;大家熟知的菊花能疏散风热、清利头目,故常用为治疗头晕脑胀的引药;“鲜芦根”,味甘,微寒,既能清热,又能生津,故在治疗风热感冒的银翘解毒丸等方药中,注明要用鲜芦根煎汤服。二是药食两用之品,如粳米、粟米、生姜、红枣、茶叶、饴糖、蜂蜜、淡豆豉、葱白、猪蹄、花生米等。三是多种饮料及药物炮制辅料,如黄酒、白酒、甘蔗汁及梨汁、藕汁等多种汁液,还有米醋、童便等,其数尚难恒定。

需提醒的是,“药引”虽然很多,但引用的关键在于合理,即要在充分了解和把握“药引”性能的基础上,根据患者病情的需要,本着调节药性、增进疗效、抑制偏极之性的根本用药目的进行,大家不可盲目乱用。

(责编:崔元苑、权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