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健康·生活

哈尔滨打造生物医药千亿级产业

2017年08月09日13:30 来源:人民网-人民健康网

人民网北京8月9日电 (记者王君平)8月8日,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在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将打造生物医药千亿级产业。本次发布会由哈尔滨市人民政府主办,哈尔滨市呼兰区人民政府承办。发布会由哈尔滨市政府副秘书长刘岩果主持。哈尔滨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康翰卿介绍哈尔滨市情和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定位。2017年全市要实现生物产业总收入600亿元,2018年实现800亿元以上,2019年达到1000亿元,年均增长25.9%。

新闻发布会现场

哈尔滨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康翰卿表示,哈尔滨具有发展生物医药产业的有利基础和条件。哈尔滨科技综合实力位居全国第9位,现有470多个科研机构、5万余名研发人员、39名两院院士,拥有省级以上生物科技创新平台40家。近年来,生物医药产业培育自主知识产权品种50个,获得各项专利111个,多项生物技术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生物产业骨干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达4.2%,形成了从基础研究、小试研究、中试开发直至产业化的技术创新体系。另一方面,哈尔滨已经形成了生物医药产业良好的发展基础和产业发展氛围。目前,全市拥有化学药、中药、生物技术制药等四个成熟的产业集群,生物产业已经形成了集科技研发、生产加工、物流营销、检验检测于一体的全产业链条,抗生素及粉针、综合制剂、传统中成药等20多种剂型、1000多个品种的生物医药产品在技术、效益、市场占有率等方面均处于全国领先地位。

哈尔滨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康翰卿

康翰卿说,“我们将举全市之力打造支持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政策洼地和投资福地。哈尔滨出台《推动生物产业加快向千亿级产业迈进的三年行动方案》,出台全国最好的扶持政策,打造最优的发展环境。”

哈尔滨市呼兰区区长于传勇介绍,呼兰区是全省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区以及哈尔滨新区政策试验先行区,全力打造中国北方药谷和国家重要的大健康服务基地,集聚哈药集团、誉衡药业、圣泰药业、三联药业等医药及配套企业100余家。近年来,先后取消了所有区级自设的行政审批和约束事项,建设项目审批时限平均压缩50%以上;完成“政区合一”机构改革任务,同步整合优化部门设置,政府工作部门从24个精简到11个,从根本上解决了多头管理、推诿扯皮等问题。与此同时,在再造审批流程上持续发力,建立了“三张清单一张网”审批模式,真正实现“让信息多跑路、企业少跑腿”和“跑一回、审一次”的新型商事制度。上半年新增企业976户,同比增长73%,市场主体登记注册总数突破3万户,达到3.3万户。

(责编:盛月、权娟)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