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健康·生活

黑救护车横行折射公共管理问题

鹰 远

2017年07月25日09:14 来源:南方日报

  近日,媒体报道了黑救护车为了争抢患者在兰大一院上演全武行的消息。记者走访发现,甘肃省紧急医疗救援中心“120”提供的院外护送能力有限,各医院出院患者需求量大,致使院外护送形成一个庞大的市场,监管跟不上甚至缺位引发黑救护车活跃等问题。

  一辆普通的面包车经过改装,贴上红色“十”字和“救护”等标识,车顶装上警灯、警报器后,便招摇过市公然接送病患。黑救护车为什么会这么有市场?由于医疗风险高且缺乏相关法律法规准入指引,加之运力受限,正规救护车难以满足患者长途救护转运的需求,黑救护车趁虚而入,吸引了不少病患及家属。

  可是,黑救护车存在众多隐患。近期有媒体披露多地黑救护车不仅抢地盘、乱收费,甚至相互之间血拼。更为关键的是,黑救护车缺乏医疗服务资质,救护能力严重不足,上了黑救护车的患者,可能会被耽误病情,甚至有生命危险。

  近年来,各地警方都加强了对黑救护车的打击力度,但总是风声过后,黑救护车又卷土重来。其背后折射的,还是公共管理出现了问题。对黑救护车的监管,涉及多个部门:救护人员的资质归卫生部门管理,改装车辆归公安交警部门管理,运营定价归物价部门管理,而如果收费出现欺诈则涉及工商管理部门。虽然有多个部门肩负监管职责,但涉及具体事件,却往往会出现监管的缺位。

  黑救护车之所以有市场,关键还是供需矛盾大。从这个角度看,黑救护车的泛滥,一定程度上与正规救护服务的落伍与失位相关。打击地下非法救护车,维护正常的秩序势在必行,但是建立一个完善的急救系统,使病人能够有车可载,有求必应,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目前,国家主张开放医疗市场,救护车作为医疗市场的一方面,也应开放,允许各方参与这个市场的经营。要设置严格的门槛和资质,吸收符合标准的车辆参与医疗急救,制定车辆、设备及其医护人员配置的标准、服务的指导性价格;也可允许挂靠医疗机构,这样便于部门监管。开放市场经营并辅以严格监管,才有望根除黑救护车生存空间。急救转运事关患者生命权和健康权,公共治理应该迅速跟进,规范管理。只有不断推进急救医疗系统规范建设,患者的利益才能得到切实保障。

(责编:许晓华、权娟)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