蚊子叮咬不是起包块这么简单 接下来三个月小心蚊媒传染病
昨日,浙江省疾控中心公布最新疫情数据的同时,专家警示公众被蚊子叮咬之后的传染病;尤其是出国旅行,小心传染上登革热和寨卡病病毒。
目前均是境外感染病例
专家出招怎么防范
据悉,我省目前感染上登革热的患者均是在境外感染的,属于境外输入性病例,其中泰国5例,斯里兰卡和越南各输入3例,尼日利亚、坦桑尼亚和科特迪瓦各2例,印度、毛里求斯、印度尼西亚、马尔代夫、安哥拉及柬埔寨各1例。(截止6月30日)。
浙江省疾控中心工作人员说,登革热、寨卡病毒病等均由蚊媒传染。如何防范?疾控专家建议,外出工作或旅行的民众提前了解目的地的疫情情况,前往登革热及寨卡病毒病等蚊媒传染病流行地区时,应采取以下有效措施:
●穿浅色长袖衣服和长裤;
●在外露皮肤及衣服上喷、涂抹蚊虫驱避剂(如避蚊胺、驱蚊酯等),驱避剂应涂抹在防晒霜外层;
●选择配备有空调或纱门、纱窗的旅馆或住所;
●睡觉时宜挂蚊帐或使用防蚊剂;
●及时清空小型积水容器(如水桶、花瓶、花盆、轮胎等)中的积水,观赏性水生植物勤换水并注意容器内壁的清洗;
●避免前往蚊子密度较高的场所,必须前往时可现场喷洒灭蚊剂;
●孕妇和计划怀孕的女士尽量避免前往寨卡病毒流行国家/地区。
疫区出国游归来
不要献血要避孕
从登革热、寨卡病毒病等蚊媒传染病流行地区归国、来华人员,若出现不适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并主动告知近期外出旅行史。
同时,专家建议:
●从寨卡病毒病疫区回国后28天内不要主动献血;
●寨卡病毒病感染者发病后3个月内应与其性伴侣采取安全性行为;
●计划怀孕者或其性伴侣从寨卡病毒病疫区回国后,建议至少8周后再计划怀孕,并在此期间采取安全性行为;如性伴侣感染寨卡病毒,则应在6个月后再计划怀孕。
本地蚊子也要防
近三个月是蚊子密度高峰
2017年4~6月浙江省病媒生物监测点蚊虫监测数据显示,我省蚊虫密度不断升高,4月全省蚊虫平均密度为1.65只/(灯·夜),5月上升至5.01只/(灯·夜),6月由于全省进入梅雨期,降雨量增大,蚊密度增高至近期高点13.77只/(灯·夜)。
监测到的蚊虫种类主要有色库蚊(致倦库蚊)、三带喙库蚊、白纹伊蚊、中华按蚊和骚扰阿蚊,其构成比分别为58.42%,27.51%,3.40%,2.44%,6.83%。
工作人员告诉钱江晚报记者,浙江省既往监测数据显示蚊虫的密度高峰在6~7月和9~10月,今年6月监测生境中,城镇居民区、公园、医院和农村居民区的蚊虫密度低于平均密度,而牲畜棚(养殖场)的蚊虫密度远高于平均密度。
- 人民健康APP
人民好医生APP
热门点击排行榜
联系我们
人民健康网微信 微信号:rmwjkpd 公众号:人民网健康 |
人民健康网微博 微博昵称: 人民网健康卫生频道 |
电话:010-65367951 邮箱:health@people.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