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健康·生活

暑期开放学校体育场是个好开端

关育兵

2017年07月15日09:04 来源:健康报网

据《绍兴晚报》报道,从7月15日开始至暑期结束,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北海小学龙洲校区等6所学校,将作为试点免费向社会开放体育场地设施。开放期间,市民只需到学校所属社区办理居民健身卡,就可免费使用这6所学校的田径场、操场、篮排球场、乒乓球场地和体育器械活动场地等室外运动场地设施。同日,据《珠江时报》报道,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南庄镇7所学校的体育设施将分期分批对公众开放,开放的场馆涵盖羽毛球场、篮球场、游泳池等。稍有不同的是,在南庄镇,一些维护费用比较高的场馆需要以付费的方式使用。两地同时向社会开放学校体育场馆,对于爱好健身的群众来说,实在是一个好消息;对于推动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来说,也是一个好开端。

长期以来,学校体育场馆的“公共属性”只局限在校园内。随着体育健身需求日益增加,公共体育场馆成了“香饽饽”,但大多是一“场”难求。公共健身场地的缺乏,学校体育场馆使用的有限性,让人们看到了解决问题的一种可能。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联合印发《关于推进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的实施意见》,提出积极推进学校体育场馆向学生和社会开放,缓解广大青少年和人民群众健身需求与体育场馆资源供给不足之间的矛盾。然而,开放大中小学校体育场馆的口号喊了很长时间,却难以落实,内在缘由无非是安全问题、管理和使用成本等问题。

越城和禅城则找到了暑期这个共同的突破口。暑期开放能够最大程度降低教学和社会使用的冲突,而且可以同时满足社会人群和放假学生的健身需求。从暑期开始,逐步推动学校体育场馆免费向社会开放,积累经验,最终实现全面开放,或许是一个不错的过渡方法。

要推动学校体育场馆完全向社会开放,自然需要增加其维护经费。这种经费的增加,应与公众使用的人次相关。还需适当增加管理人员,以更好地确保双方各自正常的使用。此外,不妨成立健身志愿者团体,参与场馆管理与维护,亦是减少冲突和降低管理成本的方法。

(责编:赵娟、权娟)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