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钙正常不代表不缺钙
中老年人需要补钙,不然一旦发生骨质疏松,很容易导致骨折。在广州市正骨医院,有超过8成以上的住院病人是由于骨折所致。据广州市正骨医院副院长黄熙谋介绍,入院的老年性骨折病人,几乎都患有骨质疏松症。
骨折病人大多有骨质疏松
黄熙谋说,随着年龄增大,人的消化功能减退,往往存在蛋白质、钙、磷、维生素D及微量元素摄入不足。加上户外运动减少,女性绝经后雌性激素减少,这都导致骨质丢失加速。所以,可以说步入中老年之后,将会面临缺钙引起的骨质疏松大问题。
发生骨质疏松时,人往往会出现周身骨痛,尤其是腰背部;由于腰椎变形,身高也会缩短,出现驼背等症状。最严重的后果就是骨折。据统计,在正骨医院就诊的病人中,原发性的骨折占80%以上。比如老年性骨质疏松、绝经后骨质疏松等,还有20%的病人是由于疾病引发的骨质疏松,比如甲亢、糖尿病,以及长期使用激素类药物。
血钙正常不代表体内不缺钙
黄熙谋说,诊断骨质疏松一般采用双能X线检查骨密度、验血等。在抽血检查中,发现不少患者缺乏维生素D或不足。作为维生素D在体内的主要储存形式,血清中的25-羟基维生素浓度可以作为维生素D含量的最佳指标。
值得注意的是,血钙水平正常也不能说明体内不缺钙。因为人体存在着血钙(混溶钙池)与骨钙之间的动态平衡,所以当食物中的钙摄入不足时,人体可以从骨骼中动员钙进入血液,维持血钙的稳定,使生命活动得以正常进行。由于骨钙溶出补充了血钙,这时检查血钙很可能是正常的,但骨钙减少,人体的总钙不足,长期如此,便会出现骨质疏松。
预防缺钙:补钙+补维生素D
中国营养学会推荐,正常人每天需要800毫克左右的钙,50岁以上人群需要1000毫克的钙,而我国居民每天从食物中摄取的钙只有400毫克左右,还不到推荐量的一半。
黄熙谋建议,首先要从食物上获得足够的钙,比如每天喝奶300克,可获得300毫克钙。但是,有骨折的家族史或者是产妇等特定人群就应该服用钙片以强化补钙。
同时还要保证维生素D的充足摄入。维生素D是钙吸收和利用必不可少的条件。维生素D2主要来源于蘑菇、牛油果等植物性食物。维生素D3一方面由皮肤中通过阳光中的紫外线照射转化而来,因此要适当的户外运动,多晒太阳。维生素D3另一方面来源于摄入的动物性食物,比如海鱼、蛋黄、黄油等。专家建议,对于维生素D缺乏的危险人群来说,需要更多的补充量,比如服用维生素D片,一直到血清维生素D水平达到75ng/ml。(记者 张华 通讯员 石晶)
- 人民健康APP
人民好医生APP
热门点击排行榜
联系我们
人民健康网微信 微信号:rmwjkpd 公众号:人民网健康 |
人民健康网微博 微博昵称: 人民网健康卫生频道 |
电话:010-65367951 邮箱:health@people.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