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健康·生活

6月1日下午2:30直播预告

“熊孩子”难管?其实是你只差一点心理学

2017年05月31日08:10 来源:人民网-人民健康网

“我不要睡觉,就要玩。哇哇哇。”“奶奶把我的玩具收走了,我很生气!呜呜呜。”,一不如意就要发脾气,用眼泪当武器;

“玩具不是我弄坏的,是爷爷!是爷爷!”“是爸爸吃掉的饼干”,当觉得可能受到惩罚时,会说谎、推卸责任;

“妈妈,我下次记住了,再不吃手了。”“这是最后一次了,最后一次!!!”每次都说最后一次,但是下一次还会犯;

上面的场景,相信每个爸妈都遇到过。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发脾气、说谎、推卸责任……“熊孩子”各种各样的问题令父母烦恼不已,这些毛病是否会影响孩子的一生?应该怎么管?头疼无助的宝妈宝爸们,“救星”来啦!

在六一儿童节来临之际,6月1日(周四)14:30,由人民日报社人民网、健康时报联手打造的“人民好医生”客户端将邀请北京大学回龙观临床医学院临床心理科主任兼儿童心理科主任刘华清,进行视频、图文直播,跟大家聊聊有关儿童青少年心理的话题,有关“熊孩子”的所有“头疼”问题都可以向专家提问。

专家简介:

刘华清,主任医师,教授,现任北京大学回龙观临床医学院临床心理科主任兼儿童心理科主任。

擅长:抑郁症、强迫症的诊断及治疗,儿童青少年心理治疗, 孤独症的筛查与评估、康复训练指导。

出诊时间:周一、周四上午,特需门诊:周末需预约。


其实,“说谎”的孩子并不坏!还很“可爱”

孩子一说谎,我们就要板起“权威”的面孔去纠正他们?

NO,儿童说谎是因为担心惩罚,于是就为自己建构出“真实的安全港湾”。由于大脑发育尚未完全,儿童有时很难区分真实与幻想。当他们预感到某种行为会带来惩罚的时候,就会不自觉地钻进自己的“幻想世界”。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大脑功能的逐渐完善,儿童会觉察到有时不经意说的谎言可以让自己免受责备,这对于儿童来说是个绝好的经验,在类似事件的多次强化下,儿童便学会了这个趋利避害的行为。因此,当儿童开始说谎,其实是一个成长性的标志。

如果,您的孩子正处在这个阶段,也发现了孩子出现了类似的情况,请不要惊慌,这完全与孩子的品德水平无关,反而应该庆幸孩子的心理健康水平正在一个良好的状态下发展。了解孩子说谎的原因,倾听孩子内心的声音,这样的帮助比单纯教他做一个诚实的人更重要。

用心陪伴,三岁之前父母和孩子不要长期分离

幼年时期,父母在儿童的心理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甚至会对儿童以后人生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2-3岁的幼儿在发展心理学中被视作第一反抗期,幼儿为争取自主,喜欢事事“我自己来”,对父母的指示开始反抗。儿童在此阶段,如果缺少了与父母及时的互动而是由爷爷奶奶或亲戚朋友邻居照顾的话,相关的监护人容易形成专制型和放任型或忽视型的典型。再加上,如果身边有人嘲笑和限制儿童,认为他们笨拙,“什么事都做不好还要自己做”,儿童也会对自己的活动产生内疚感,最终会以缺乏自信心而长大,离开这一阶段。由此引发的心理问题,例如孤独、内向、缺乏自信、青春期逆反心理严重、较为偏激等。

因此,在孩子幼小的阶段尽量不要长期外出,特别是在孩子发展的关键期尽可能和孩子生活在一起。如果实在没有办法,必须夫妻双方都得出去,尽量在孩子三岁以后,同时,要保证孩子养育环境的连续性,单一性,稳定性。

那么重点来了,怎样向刘华清主任提问呢?

提问方法:

一、下载人民好医生客户端,进入 “问诊”栏目进行提问。

在线问诊在人民好医生客户端进行!请大家务必下载APP提问。扫描二维码,或在苹果市场、各大安卓市场搜索“人民好医生”即可下载。现在就可提问,提问靠前,医生优先解答。

二、关注人民健康公众微信号(微信号:rmwjkpd),右下角点击健康互动“下载人民好医生App”,下载后进入客户端提问。

重要提示:

提问尽可能详尽,如年龄、性别、具体症状等写清楚。诊断证明、照片(隐私图片将不会显示,只在后台给医生查看)可在“提问框”右下角内添加图片发送。

人民好医生客户端只提供疾病咨询、就诊建议,只作为您的就医参考,不做具体诊断和开处方!

(责编:高奕楠、赵娟)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