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健康·生活

“世界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直播大会”开幕

2017年05月19日15:40 来源:人民网-人民健康网

500多年前,文艺复兴时期的天才科学家、发明家和画家达芬奇先生完成了一张机器人设计图纸。500年后,受到这张图纸的启发,科学家们制造出了各个领域最先进的机器人。在以专业性及严肃性著称的医疗领域,这个机器人的名字也叫做“达芬奇”,它不但会做手术,还凭着出血少、精确度高等优势,成为了外科领域的“网红”。5月19日,“世界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直播大会”在北京和睦家医院盛大开幕。在两天的时间里,三位世界级微创手术专家将为公众以及业内同道带来三场精彩的达芬奇机器人辅助微创手术直播演示,为大家揭秘机器人做手术的全过程。

三位要进行手术演示的专家为:世界临床机器人外科协会 (CRSA) 创始主席、机器人外科领域先驱、著名专家Pier C. Giulianotti教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副院长苏向前教授,以及北京和睦家医院大外科及泌尿外科主任朱刚教授。他们将于5月19日及21日分别针对胃肠领域、泌尿外科领域、肝胆胰腺或疝和腹壁外科领域进行为期两天的全面手术直播演示。

机器人亮剑泌尿系肿瘤 精细剥离将创伤降到很低

达芬奇机器人是世界上最为先进的微创外科手术系统之一,集成了三维高清视野、可转腕手术器械和直觉式动作控制三大特性,使医生将微创技术更广泛地应用于复杂的外科手术。

5月19日中午,北京和睦家医院大外科及泌尿外科主任朱刚教授完成了一场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肾部分切除手术,现场解说嘉宾则为北京协和医院的纪志刚教授以及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的杜鹏教授。

朱刚主任是中国抗癌协会泌尿男生殖系肿瘤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微创学组组长,以及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国际交流委员会副主任。在加入北京和睦家医院之前,朱主任一直在卫生部北京医院工作,积累了近26年的泌尿外科临床工作经验。朱主任擅长泌尿外科肿瘤的诊治和微创泌尿外科手术,是较早开展纯单孔腹腔镜手术的泌尿外科医生之一,尤其擅长机器人手术的操作。

泌尿外科领域是手术机器人大展拳脚的重点领域,2016年,我国大陆累计完成的约18000例达芬奇机器人手术中,近半都集中在泌尿外科。而在美国,由机器人完成的泌尿外科手术约95%。

此次手术的对象是一名65岁的男性肾癌患者。在全世界所有的癌症诊断中,肾癌约占2%。男性比女性更容易被诊断出肾癌。多数患者是在60到70岁之间被诊断出来的,但近年来患者年龄有逐渐年轻化的趋势。大多数情况下,肾癌是无症状的,是在其他一些病情如背痛的常规超声检查或其他类似的成像检查过程中被发现的。

手术直播从19日早晨6:30开始,经过了近两个小时的术前准备过程,包括麻醉以及摆放体位等,上午8:30手术准时开始。

上午10点刚过,手术便圆满完成。从阻断肾动脉到完整切出肿瘤,肾脏的热缺血时间仅仅为8分钟。回到演播室的朱刚主任在与网友的互动中表示:“整场手术非常顺利,整个过程出血在100毫升以内,预计不会对病人的术后恢复造成太大影响,两三天就可以出院。”

肾部分切除术是目前治疗局限性肾癌 (局限性肾癌指局限在肾内、尚未扩散至身体其他部位的肿瘤。可能是I期或II期肿瘤,这取决于其大小)的一种常被推荐的手术治疗选择,其目的是切除已受肿瘤影响的部分肾并尽可能多地保留健康的肾组织。95%以上患者术后不受癌症侵扰的时间可多达五年。术后有两个能发挥功能的肾,这带来的好处也有益于总体肾功能和身体的总体健康状况。

“达芬奇”挺进六大手术领域 让微创手术更进一步

相比于传统的开放式手术,达芬奇机器人辅助的微创外科手术具有非常多的优势。

首先,达芬奇机器人的机械臂可完全模仿人手腕动作并滤除了手部的抖动,具有人手无法比拟的稳定性和精确度。它的活动范围甚至远大于人手,在狭窄解剖区域可360度自如运动,比人手更灵活。

同时,达芬奇机器人让医生拥与开放直视效果一致的手术视野,保证了手眼的协调。高分辨率的立体腔镜提供放大10-15倍的高清三维图像,降低了错误的发生率。

对于患者来说,达芬奇外科手术机器人可使手术效果明显改善,术后并发症、损伤和失血明显减少,恢复更快、住院时间缩短,手术效果及美观性明显提高。可使手术适用范围得到一定程度扩大,如对于某些高龄患者及高危患者,通过机器人手术可规避开放手术带来的创伤。

据介绍,目前在北京和睦家医院,达芬奇手术机器人被广泛适用于普外科、泌尿外科、心血管外科、胸外科、妇科、头颈外科及小儿外科等领域。

(注:此文属于人民网登载的商业信息,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

(责编:聂丛笑、许心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