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健康·生活

“传承中医国粹,匠心打造品质”专家座谈会成功举办

2017年03月16日10:38 来源:人民网-人民健康网

人民网北京3月16日电 近日,由健康时报主办、湖北金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承办的“传承中医国粹,匠心打造品质”两会代表委员、专家座谈会在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大厦举行。会上,专家学者就如何传承中医药国粹,推进中医药健康发展,将中医药文化纳入健康中国建设等议题展开热烈讨论。

图为座谈会现场(图片由健康时报提供)

随着现代社会的进步,关于中医的质疑声越来越多?中医是否会被西医取代,逐渐退出中国人几千年来赖以生存的历史舞台?

中国工程院院士郭应禄并不认可这种看法。“我不仅对中医很‘友好’,还很尊重中医,喜欢中医。事实在这儿摆着,中国人几千年活下来,没有中医行吗?”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副院长史大卓认为,在传统的阴阳辩证思想的基础上,经过两千多年历代医家反复实践,由实践形成了一定的规律和规范,在历代控制相关疾病的斗争中积累了有效方法,“仍是一个发展的科学,而不是一个固步自封的科学,不是一个止步不前的科学。”提及中医药的未来发展,史大卓表示,继承、发展、创新,三方面缺一不可。保护及弘扬传统中医,必须避免中医成为“博物馆医学”。

事实上,很多现代保健知识,在中医古书中就有体现,只是常为现代人所忽视。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系主任马冠生介绍,《黄帝内经》是最早的膳食指南,一方面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做了非常多的宣传,但是传统的中医理论、养生保健的知识和理论没有得到很好的提升和宣传,这也是现代学者在进行科普时面临的一个挑战。“最新版膳食指南中很多最基本的东西,还是没有离开《黄帝内经》,比如谷类为主、食物多样,吃动平衡等,都能找到当年很多基础的痕迹。”

近年来,人们对膏方养生的认知进一步提高,越来越多人将其作为追求健康的时尚之选,膏方这颗中国古老养生文化中的璀璨明珠,也逐渐成为现代人们追求高品质生活的标志,同时成为远销海外的女性养生圣品。

膏滋“墙里开花墙外香”,主要还得益于中医药在国外受到的广泛认可。中华中医药学会国际交流部主任、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脊柱健康专委会副会长孙永章先生介绍,目前,中医药已传播到183个国家和地区。现在遍布世界各地的中医诊所大概有十多万家,从业人员光是境外的有30多万。“我从事中华中医药学会国际部工作的这十年,发现世界不同地区对中医药的需求各不相同,尤其是东南亚地区,包括阿拉伯地区,对膏滋方或滋补类的中医药需求,非常旺盛。”

膏滋的走俏,和膏滋的品质、功效密不可分。中华中医药学会学术顾问、首席健康科普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温长路介绍,膏就是雨水对土壤的恩泽作用,中医的膏方就是润泽人体的流膏,膏方的应用范围很大,古今大量实践证明它的适应症有这么几方面,一是健康调理,二是安养心神,三是提高性功能,四是抗衰老和延年,五是美容保健,调治妇儿疾病、内科疾病、风湿及骨关节疾病、肿瘤等。

旗黄膏,作为现在一款面向女性的养生佳品,其中最关键的一点,在于它对准了女性气血亏虚的关键问题,以阿胶、桑椹子、枸杞子滋阴养血,补肝益肾;以核桃仁、桃仁、当归等补肾固精,活血化淤。全国第三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指导老师、湖北中医院原院长、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陈如泉介绍,女性几乎都要经历月经、胎孕、生产和哺乳等,女性以血为主,以血为本,以血用事,旗黄膏针对女性的生理特点,从养血、滋血、补血为主,把女性的特点和生理作用保持得更旺盛更好。

熬膏滋不易,要熬真正的好膏绝对是个技术活儿,也是个良心活儿。从小铜锅,到不锈钢锅;从湖北省中医院,到通山无菌车间。旗黄膏的熬制始终坚持古法手工,跟以往通过机器控温、流水线加工的做法不同,古法熬膏的繁复工艺,旗黄膏一道没省,经12小时浸渍,3道提取,4次浓缩,48小时化胶,武火3次,文火收膏,历经选、制、洗、泡、煎、秘、滤、收8道工序,最大程度保留传统工艺熬膏的精髓。

真正的好膏是嗅之无焦味、无异味,而有淡淡的药香,没有糖的结晶析出。温长路介绍,膏滋的品质与熬膏人本领的大小密切相关。旗黄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湖北中医院的药剂师吕柳荫,正是秉承着精选好药、精炼好膏的原则,在熬膏实践中反复打磨技艺,使得旗黄膏品质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准。吕柳荫表示,旗黄膏对品质把控严苛,始终坚持质量优先;不仅服用方便,也便于久藏,不用放置防腐剂,即可保存三到五年。

(责编:权娟、许心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