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健康·生活

专访全国政协委员于文明:推动政策落地见效 激发中医药发展活力

记者 王宇鹏 权娟

2017年03月13日15:12 来源:人民网-人民健康网

国家《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中医药“一带一路”发展规划(2016-2020年)》的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的颁布,从国家战略的高度为中医药发展进行全面谋划和系统部署,明确了新形势下发展中医药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为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指明了方向。如何推动政策落地见效,激发中医药发展活力?记者就此采访全国政协委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于文明。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于文明(资料图片,人民画报郭莎莎摄)

“《政府工作报告》鼓舞人心”

人民网·人民健康网记者:您对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有哪些感受,最关心的是哪些问题?

于文明:《政府工作报告》既是鼓舞人心的成绩单,又是经济转型改革发展的路线图,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决胜的宣言书,特别是促进健康中国建设和织牢民生保障底线部分,更是让我受到感动和鼓舞。

今年是具有重大意义的一年,今年将召开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也是实施“十三五”规划重要的一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的一年。今年,我在中医药系统比较关注的是如何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特别是,如何贯彻落实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提出的新形势下党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以基层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人民共建共享。”;如何进一步发挥中医药作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建设,促进医保支付制度改革等。

《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指出:“支持中医药、民族医药事业发展”,表明了党中央、国务院对中医药发展的高度重视和肯定,对如何激发中医药的活力和潜力,发挥中医药五种资源作用,发挥中医药在医改中的优势,中医药参与“一带一路”倡议,也是我关注的重点。

激发中医药发展活力

人民网·人民健康网记者:《中医药法》已经颁布,从法律层面明确了中医药的重要地位、发展方针和扶持措施。下一步,推进《中医药法》顺利实施,落地见效,您有何建议?

于文明:当前,如何使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落地见效,如何发挥中医药五种资源作用,激发中医药发展活力,需要我们提前谋划、改革创新,找准着力点、突破口,推动中医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供给质量,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的服务需求。

中医药产业和健康产业涉及诸多领域,既有医药卫生产业,又有农、工、商产业。产业链多、投资周期长、抗风险能力弱,需要长期资本、社会资本的大力支持。迫切需要通过政府引导设立中医药发展母基金,来保障中医药可持续发展。建议设立中医药发展基金,作为政府引导基金。根据“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科学决策、防范风险”的原则,按照国家发展的政策与方向重点投资,为实现中医药全面发展提供良好的物质条件和保障。

人民网·人民健康网记者:设立基金有何意义?

于文明:设立基金有利于通过财政资金撬动金融支持中医药产业发展,更好地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导向作用和乘数效应,打通金融支持中医药的通道,提高现代中医药医药卫生服务和健康产业的保障水平。同时,基金借助政府信用,有利于吸引民间资本、国外资本进入中医药行业投资领域,实现政府政策意图和所扶持创业投资企业按市场原则运作的有效结合,有利于推动中医药继承、创新、发展和国家经济结构调整。

按照政府引导基金的规模总量,建议中央财政安排投入数十亿元,作为中医药发展基金的母基金,引导推动具有影响力的医药企业、股份制银行、上市公司等社会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投资中医药项目,进一步扩大行业发展基金规模。

建立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证监会、国家银监会、国家中医药局等多部门联席议事机构及工作机制,加强发展基金的政策引导、投资方向、规模效益以及基金使用等方面的运营和监管,使中医药发展基金发挥最大的投资效益。

人民网·人民健康网记者:中医药传统知识如何保护和发展,您有何建议?

于文明:中医药传统知识是基于中华各民族传统的、世代相传并持续发展、具有现实或潜在防治疾病价值和商业价值的医药知识,同时包括了由该领域中智力活动所产生的革新和创造。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需要采取法律、行政、技术等措施和手段,在尊重和维护中医药传统知识的完整性和相关特征的原则下,推动和促进中医药传统知识的可持续发展和合理使用,防止其被不当占有和不公平使用,并保证在此基础上所产生的惠益分享。

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是一项关系国家、民族、社会和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重要工作,亟需加快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制度建设。

人民网·人民健康网记者:建立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制度,条件是否成熟?

于文明:加快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制度建设迫在眉睫,时机和条件也已成熟。

一是国务院发布的《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就要求“建立健全传统知识保护制度。扶持传统知识的整理和传承,促进传统知识发展。完善传统医药知识产权管理、保护和利用协调机制,加强对传统工艺的保护、开发和利用。”二是《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了“研究制订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名录,建立中医药传统知识专门保护制度”。《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提出加强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与技术挖掘。建立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数据库、保护名录和保护制度。三是《中医药法》第四十三条明确规定,“国家建立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数据库、保护名录和保护制度。中医药传统知识持有人对其持有的中医药传统知识享有传承使用的权利,对他人获取、利用其持有的中医药传统知识享有知情同意和利益分享等权利。”

人民网·人民健康网记者:您有何具体建议?

于文明:以《中医药法》为基础制定保护条例,对中医药传统知识实施法律保护,以制止对中医药的不当占有和滥用,为实现对传统知识的尊重、保存、承认价值与惠益分享提供保障。

保护条例与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衔接。拟制定的保护条例作为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的专门行政法规,与现行的各知识产权单行法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中药品种保护条例》、《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管理条例》等法规相衔接,形成与现行知识产权制度及其他保护措施互为补充、协调配合的综合法律保护体系。

中医药助力国家“一带一路”倡议

人民网·人民健康网记者: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进一步完善对外开放战略布局,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动更深层次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中医药在世界各国的发展情况,尤其是在一带一路国家的发展情况如何?

于文明:中医药作为中国独特的“外交”资源和国际交流合作资源,已传播到183个国家和地区,我国已支持在海外建设了10个中医药中心,签署了86个专门的中医药合作协议,在14个已签署的中外自贸协定中,大部分包含中医药内容。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中医药参与“一带一路”倡议,国家推进一带一路建设领导小组,通过了《中医药“一带一路”发展规划(2016-2020年)》,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科技部等有关部门对中医药“一带一路”建设也给予了大力支持,中医药海外发展处在了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期。

人民网·人民健康网记者:推动中医药“一带一路”发展,还面临哪些困难和挑战?

于文明:财政部于2015、2016连续两年设立3000万的中医药国际专项,为中医药对外交流与合作提供了一定的经费支持。但是,由于经费数额较小,且受经费投入因素掣肘多,只能用于中方执行单位的内部能力提升,不能支持中医药机构“走出去”建设中医药中心。经费保障机制的缺失,极大限制了中医药作为提升中国软实力、服务外交的重要抓手,严重制约了中医药服务国家战略、推进 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相关工作,与中医药在国际社会发展面临的强烈需求不适应,亟需设立中医药“一带一路”专项基金,推动中医药更广泛地参与“一带一路”倡议。

人民网·人民健康网记者:设立专项基金助力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您有何具体建议?

于文明:设立中医药“一带一路”专项基金,为我国与沿线国家开展中医药合作提供交流合作机制保障,参与助力并支持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实施。在管理机制上,可采取“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官产学研联办”,成立专项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专家指导委员会,打造市场化、国际化、专业化的管理和运作模式,并加强专项基金使用的监督管理。在国内建设一批交流合作基地,在国外建设一批中医药海外发展中心,推动中医药机构沿“一带一路”国家走出去,促进中医药海外发展。 

(责编:权娟、许心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