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家族史 年少发病 抗抑郁无效 躁郁交替
给双相障碍画个像
受访专家: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方贻儒深圳市康宁医院副院长 荣晗 本报记者 丁文君
很多人知道抑郁症、焦虑症、自闭症等,可提到“双相障碍”,通常会一脸懵。有人将双相障碍称为“万花筒式”病症,意指它病情变化多端,情绪具有两个极端,有时抑郁,有时躁狂,交叉出现。
深圳市康宁医院副院长荣晗教授介绍,双相障碍发病的高峰年龄在15~19岁,首次多为抑郁发作,一至数次后会出现躁狂或轻躁狂发作。从临床上看,患者躁狂发作时通常表现为情感高涨、言语增多、活动过度,严重时可能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抑郁发作时,则表现为情绪低落、思维缓慢、活动减少等。双相障碍如果未得到及时诊治,会给患者身心造成巨大损害。有研究表明:一个人20岁时患上双相障碍,如未得到系统治疗,他将损失12年的健康、14年的工作能力、9年的预期寿命。双相障碍的自杀率是普通人群的10倍;患者还会伴有其他躯体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
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双相障碍协作组组长方贻儒教授提醒,有几种情况可以帮助判断是否有双相障碍。第一是家族史。如果家里有双相障碍的病人,关系越近的亲属,比如父母和孩子,患病的风险比一般人至少高30倍。第二是年龄。“通过我30多年的临床观察发现,患者主要集中在初二、初三或高一阶段。”方贻儒说。很多父母怀疑孩子是抑郁症,最后诊断发现很多是双相障碍。第三是抗抑郁药无效。如果一个抑郁症病人,用了很多抗抑郁的药物和措施均没有效果时,就要警惕他可能有双相障碍了。第四是个性气质。有一种“环性气质”的人,一段时间表现得精力极其旺盛,待人接物、为人处事风风火火,一段时间又会情绪特别低落,做什么事都提不起兴趣,这样的人出现双相障碍的概率比较高,应该警惕。
防止双相障碍发展,及时治疗非常关键。方怡儒教授表示,目前治疗双相障碍的药物,有个很好听的名字叫“心境稳定剂”,意思就是这类药并不是为了帮患者提高情绪或者压制情绪,而是使他们保持情绪稳定。除此之外,物理治疗也是很好的方法,包括电疗、磁疗等。通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双相障碍患者完全可以稳定病情,回归社会。▲
- 人民健康APP
- 人民好医生APP
热门点击排行榜
联系我们
人民健康网微信 微信号:rmwjkpd 公众号:人民网健康 |
人民健康网微博 微博昵称: 人民网健康卫生频道 |
电话:010-65367951 邮箱:health@people.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