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健康·生活

北京夜间儿外科急诊太少了!

徐婷婷

2016年12月09日16:57 来源:人民网-健康时报

  今年以来,解放军306医院、北京海淀医院等多家医疗机构公告停止儿科下半夜急诊。

  即便是设立了儿科夜间急诊的医院,每天轮值配备的儿科医生也仅1~2名,而儿外科急诊医生更少。

  健康时报记者对北京近30家三级综合医院调查显示,设儿外科的仅有2家(除3家儿童专科医院外),有夜间儿外科急诊的医院则更少。

  此外,就诊信息不畅通,也直接导致了小儿外科夜间就诊难,亟需引导科学就医。

\


北京儿科医生工作负荷大,夜间门诊缺口不小

  急急急——夜间儿外急诊就像“消防站”

  “小孩子晚上摔破了头,去一家综合性三甲医院,说急症没儿科,看都不看一眼。又去最近的儿童医院,说急症没外科,两个医院同时告知全北京晚上儿科外科急诊只有北京儿童医院和儿研所两家。”近日,一位网友刘先生的一篇博文引起热议。

  两家拒绝诊疗的医院给出同样的回复:全北京晚上能看儿外科急诊的仅有北京儿童医院和儿研所两家。“难道全北京儿童晚上遇到了外科需求,只能跑到市中心的这两家医院吗?”刘先生感到很不解。

  健康时报记者日前对北京地区的北京儿童医院、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北京协和医院、中日医院、朝阳医院、北京东方医院、八一儿童医院等近30家三级综合医院小儿外科情况完成调查,结果显示,除3家儿童专科医院外(北京儿童医院、儿研所、八一儿童医院),设有儿外科的三级综合医院仅有2家(解放军总医院、北大一院),有夜间儿外科急诊的医院则更少。

  北京协和医院儿科主任医师魏岷透露,目前北京绝大多数的医院都只设立了儿内科的夜间急诊,如果遇到类似小孩儿摔破头的情况,14岁以下的孩子送到医院来,儿内科医生无法接诊只能要求患者转院至有儿外科专科的医院。

  “夜间急诊就像消防队员救火似的,有没有火都得备着,不能说不是天天着火就把消防站给撤了”,陆军总医院八一儿童医院急诊科主任董丽告诉健康时报记者,无论是儿内科,还是儿外科,不管距离多远,夜间基本上都要集中到北京儿童医院和首都儿研所就诊。

  据首都儿科研究所提供的一份数据统计,从下午四点半到第二天早上八点,高峰时期一晚上最少看200来个急诊,最高峰时晚上要接1000余个。

  “儿童和老年是最容易受到外伤伤害的两个群体,如果碰到突然摔伤等的情况,建议应到就近的医院进行常规的检查和处置,及时进行救治,以免耽搁孩子的病情,长距离的奔走存在着风险。”首都儿科研究所副所长谷庆隆对此表示,目前晚上夜间有儿外科急诊需求的,基本都送到儿研所和北京儿童医院,对于居住在北京其他地区的居民来说,的确存在很多问题。

  缺缺缺——夜间儿科急诊最多配1~2名医生

  “晚上遇到外科的患儿,真的是常常没有医生可以看,我们也觉得头疼!”董丽告诉健康时报记者,多数医院夜间儿科急诊最多配1~2名医生,她已经连续值了好几个连班,医生严重缺位,经常替补夜班,从晚五点到第二天上午八点,这样的高负荷工作强度对一个50多岁的主任也是家常便饭。

  董丽说,有时门诊患者过来时,病房的外科医生正忙着手术不能分身,天天超负荷工作,也满足不了患者需要,儿科医生压力巨大,“对于外科病儿,白天还能应付,到夜里,值班医生很难满足需要。对于磕破头、划破脸前来就诊的孩子,单单去解释的工作就忙得口干舌燥,可还是常遇到家长不能理解的情况。”

  为何儿外科夜间急诊难保证?医院难道不知道儿科夜诊的重要性?

  以八一儿童医院为例,儿外科的医生需要管理普通病房、普通门诊、新生儿病房和新生儿门诊以及外科手术,这些儿外科大夫根本排不开班,医院不能停掉白天门诊、也不能关掉新生儿病房,更不能缩减儿外科手术人员,就只能妥协,去关掉夜间的儿外科急诊,由夜班病房值班医生代看。

  儿外科夜间急诊短缺的近忧,实则体现了整个儿科急诊运行举步维艰的远虑。

  2014年,全国儿科急诊现状调查协作组就曾发布了一份《中国15省、市、自治区三级和教学医院儿科急诊情况调查》,结果显示:儿科医生,特别是儿科急诊医生不足突出。参与调查的全国27家医院中,绝大多数靠轮转医生值班,对儿科急诊医生的培训不够,政府、医院管理层及科室负责人对儿科急诊管理不够重视,也没有制订相应的管理规范和要求。

  魏岷向记者算了一笔账,“比如儿科原本有10个医生,辞职或生孩子的医生6个,就剩下了4个儿科医生,光是白天的门诊、病房等岗位的工作量4个人就难以为继,再让他们值夜班肯定很不现实。”

  北京协和医院在两三年前就曾出现了儿科医生短缺危机,短期内数名医生和护士陆续辞职,还好在医院支持下,加大补充儿科医生的力度,至今才缓解了危机。“但凡能排出班来,任何医院也不愿意走这一步。”魏岷说。

  儿科医师短缺早已是不争的事实,从2015年开始,一组数据越来越凸显。《2015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统计,目前我国儿科医师不到10万人,相对于0至14岁儿童的2.6亿人口,平均每两千名儿童拥有一名儿科医生。

  “就连我自己也不愿意让孩子当儿科医生。”董丽向健康时报记者表示,如今加入到儿科行列的医生越来越少,儿外科尤其是儿科医生短缺重灾区的中心,儿科医生太缺,缺的原因就是风险大、劳动负荷大、挣的也少,儿科医生收入普遍低于其它专业医生。价值规律,决定了儿科医生的流失,因此提高儿科医生的待遇是关键所在。

  累累累——夜间收费与白天相同甚至更低

  “晚上一个人看100来号病人,没有半毛钱收入差,有时甚至比白天更低”,这是一位儿科夜间急诊轮值医生的吐槽,也代表了儿科夜诊医生的普遍心声。

  儿童夜间急诊的费用,是按照级别收取,而非工作强度。魏岷举例说,白天特需专门门诊挂号收费为16元,普通号为5元,而在夜间急诊,收费普遍是5元,也就是说,晚上值班的收费甚至要比白天更少。

  早在数年前,国家发改委便组织部分专家进行了关于提高儿科诊疗服务价格的内部讨论,按照当时的讨论结果,6岁以下的儿科诊疗服务可适当提高费用30%。

  5月18日,国家卫计委终于发布《关于加强儿童医疗卫生服务改革与发展的意见》,要求合理调整儿科医疗服务价格。对于儿童临床诊断中有创活检和探查、临床手术治疗等体现儿科医务人员技术劳务特点和价值的医疗服务项目,收费标准要高于成人医疗服务收费标准。

  不过,对于夜间医疗费用的提高,政策一直未有提及,且政策落到一线,成为隔靴搔痒的毛毛细雨,淋在身上毫无知觉。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一位不愿具名的儿科医生表示,东方医院夜间儿科急诊挂号费用与白天完全相同,都是5块钱,但一晚上不睡觉,好几天都缓解不过来。

  据记者调查了解到,除了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解放军总医院以及3家儿童专科医院之外,近百家三级综合医院都没有了小儿外科,夜间儿外科急诊更是少之又少。甚至包括海淀医院、解放军第306医院等综合医院在内的儿科,到了晚上十点之后就不看病了,也就等于没有了下半夜儿科急诊。

  民营资本的介入,大多数是面对高端人群,更加剧了公立医院儿科本身已经紧张的形势。相对而言,高出近百倍的月薪,无需上夜班,给众多儿科医生提供了极大的诱惑。谷庆隆透露,因为民营医院的高薪聘请,身边很多儿科医生都离开了。即便是儿科医生相对充足的儿研所,也面临着提高医生收入的难题。

  魏岷建议,如果能适当提高夜间急诊医生的收入,至少能鼓励一部分人来值夜班。减少儿童夜间就诊困难,让国家统筹安排解决儿科医生短缺、提高儿科医生收入等是最重要的措施。

  改改改——当务之急是科学引导分级诊疗

  急诊主要是解决危及生命的重大疾病。专家表示,类似于脑袋摔伤的问题在社区就应先做简单包扎止血处理,晚上的大医院急诊,更多充当了夜门诊的角色。

  美国医学院协会(AAMC)也将急诊医学任务确定为:立即制定决策并采取必要措施,防止处于健康危机的患者死亡或任何进一步的功能丧失,可简要概括为:抢救生命,稳定病情,缓解症状,安全转诊。

  据首都儿研所统计,夜间急诊有感冒发烧、擦破划伤等各种各样的病人,高峰时期高达1000人,而真正急诊只有10%左右。夜间来看病和夜间急诊被认为是两回事。谷庆隆表示,这不仅给急诊医生带来额外的工作负担,也容易让真正需要急诊的病人在等待中耽误病情。

  解决这个问题,主要是要做好基层社区的分流工作。国家卫计委就曾发布《急诊病人病情分级指导原则》提到,要求尽量做到基层首诊,缓解急诊患者的看病压力。

  然而,在受调查的北京30家三级医院儿科中,有4家医院表示夜间能处理外伤。多位临床医生表示,除北京儿童医院和首都儿研所外,大多数医生并不了解北京哪些综合医院可接受儿外科患者,无法向患者提供相关就医信息。

  董丽表示,信息不畅通也是一个不可忽略的重要原因,同时缺乏相关数据和转诊培训,哪些医院有儿外科及其夜间门诊,卫生部门应该定期统计,并将名单向社会和医院发布。哪些医院有夜间急诊,应该由指定部门的人员定时进行统计,并向社会公布。

  国家卫计委宣传司司长毛群安表示,很多孩子晚上就是个感冒,也要跑到儿童医院或儿研所,大医院同时承担了分流的职能,造成了混乱,这就是社区医生这一环节缺失了。其实,首诊在社区,治疗上大医院,社区医生应发挥其上下转诊的功能,主要的职能就是要分析这个病人是不是出现了特别重大紧急的情况。

  董丽建议,三级医院可以在社区设立子医院,辅导下级医院,下级医院开设夜间门诊,或者把社区医院收购上来,归大医院管理,三级医院的大夫轮流在社区值班,小的伤口包扎、简单的发烧感冒问题在小的医院就能解决,稳定病情后,再由社区医院医生指导进行转诊。如果处理不好,马上由救护车送往指定医院。建议完善的可操作的转诊制度。

  据悉,从2012年开始,北京儿童医院开始探索分级诊疗,联合北京地区综合医院建立了北京市儿科综合服务平台,2013年跨省组建北京儿童医院集团。2015年,该院的门诊量比2014年下降了17万人次。

  不过,上述多位专家也同时指出,目前绝大部分社区医院还很难开设夜间急诊服务。儿科夜间急诊的分级诊疗,涉及到整个体系的重建,面临人员、资金、医疗规范等诸多问题。社区分诊,需要建立在患者对医生的完全信任的基础上,全面构建分诊,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健康时报记者 徐婷婷/文 牛宏超/图)

(责编:蔡熊更、许晓华)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