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春困秋乏夏无力”,进入夏季,很多人胃口下降,精神状态变差,工作、学习效率明显下降,有时还会变的焦躁、烦闷。到底应该怎么克服这种状况呢?
“夏无力”在医学上称之为“夏季倦怠症”,一方面,是由于夏季气温较高,人体大量排汗,钾、钠、镁等矿物质随汗液大量排出,又得不到及时补充,出现倦怠疲劳、精神不振的症状;另一方面,夏季天气炎热,皮肤血流量增加,体液散失多,造成体内电解质失调,加之活动量增加,脑供氧减少,犯困、无力等症状就出现了。
克服“夏无力”应该怎么办?
一、睡好
夏季昼长夜短,很多人会出现晚睡、睡眠不足或睡眠质量不佳的情况,也容易带来心火。加之工作学习压力大,加班熬夜等,又容易导致上火症状,心烦气躁,影响睡眠质量。
建议:
缓解“夏打盹”,即要睡好子午觉。中医认为,子时(夜间11时至凌晨1时)和午时(白天11时至13时)是一天温度变化最大的时间,此时需要适当休息。而夏季午睡,不仅有利于体能恢复,还会令人神清气爽、精力充沛。但午睡30分钟左右即可,时间太长反而更加疲惫。
二、吃好
夏季天气炎热,暑气重,热毒盛,而且南方地区开始进入梅雨季节,空气湿度大,气温高,导致食欲不振、头部沉重、困倦渴睡,还会出现肢体困重麻木、肩膀酸硬、周身乏力等症状。
建议:
1.喝点健脾粥。早、晚进餐时多喝些健脾祛湿的粥,如薏米粥、红豆粥、山药粥、绿豆汤、南瓜汤等。
2.多喝水,可起到让人体产生津液及补充微量元素的作用。夏天应更多地选择绿茶、芦根水或菊花茶等作为饮品解暑。还可在茶水中加入枸杞提神、加入决明子通便轻身等,预防夏乏。
3、吃鲜艳蔬果。夏季容易犯困、疲乏,与体内钾、钠、镁等矿物质的流失有一定关系,不妨吃些颜色鲜艳的蔬菜和时令水果,给精力加分。
当然,夏季进补要因人而异。冷热体质不同,进补方式也不同。因此要知道自己的体质特征,合理调整。否则有可能适得其反。
此外,备瓶清凉油,用以抒压太阳穴,可以刺激大脑,有效缓解夏季疲惫。改善周围环境,增加暖色调的事物也会有帮助。研究表明,如果你的周围被一些阴暗的颜色围着,会使你疲劳和消沉。夏季,不妨在你周围增加一些红色、黄色、橘黄色等暖色物品,提高精神。多清淡,少肥腻,适度盐,多饮水,心态静,不贪凉是夏季养生要素。(黄晓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