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健康·生活

中风后康复 保住命就可开始【2】

2016年01月23日08:34 | 来源:羊城晚报
小字号

  原标题:中风后康复 保住命就可开始

  Part3 康复治疗要做多久?

  “卒中病人平均9.81天出院,这对于患者的恢复来说远远不够,患者可能还要有一段时间半个身子或部分身体不能活动。”蔡业峰说,“卒中病人家属赖在医院里不走,或者出院后在三级甲等医院里转来转去,这种现象太普遍了。”

  出院后在社区、家庭做康复

  其实,当医护人员跟病人约谈出院时,实际上这是在帮病人。因为在三甲医院里一定是应急性的康复,早期康复做完了,就需要转入康复科进行正规的康复治疗,以帮助患者进一步恢复精细动作、运动感觉、认知、语言沟通等功能障碍等康复,这需要更专业的设备以及更专业的人员来做。所以,卒中患者从大医院里出院,并不是赶病人出院,而是要病人去更专业的康复医疗机构,比如越秀区光塔街社区服务中心、越秀区中医院、荔湾区中医院、广东省第二中医院等医院。

  蔡业峰指出,康复病人不能都集中在大医院,需要多依靠社区和家庭康复。比如在香港,卒中病人平均4天出院,美国则是6天,之后就要去医院附属的康复中心做三个月康复,接下来就要社区服务中心或者回家康复。他们不主张病人住院,因为在家舒适的环境,病人恢复更快,而我国大量的卒中病人不停地在大医院的康复科转来转去,由于每家医院的康复理念不同,病人无法做到系统、持续的康复,以致很多卒中后的病人留存后遗症,如划罗圈腿的、曲手的、插胃管的……早期没有抓紧康复,浪费了窗口期,这成了我国卒中病人致残率高的原因之一。

  康复治疗要长期坚持

  以前认为,卒中病人半年时间里好好做康复,之后就没有机会再康复了。蔡业峰说,现在康复技术手段进步了,经过治疗很多病人都可以正常饮食了。

  目前认为,康复治疗坚持的时间越长,病人获益越多,以前是半年一年,现在没有这个时间限制了,一辈子都要进行康复,通过不断的尝试新技术,80%的卒中病人生活自理是没有问题的。

  Part4 康复并非做越多就越好

  蔡业峰认为,每个人的病情千差万别,而个人的身体潜能或客观条件也在经常变化,所以治疗量必须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而定。在制定治疗量要以全身耐力为基础,并适当考虑年龄与性别的差异。总的治疗量要以24小时恢复为限度,不能引起机体过度疲劳。

  所以,治疗量并不是越多越好或越少越好,而是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科学地安排——

  (1)下肢运动康复

  在患者神志清醒后就应开始进行运动性康复治疗,比如缺血性脑中风的患者在发病后2-3天开始,出血性患者在发病后10-14天开始,合并心肌梗死者在发病后21天左右开始。

  偏瘫患者要学会重新走路,这取决于病情的严重程度,同时也与患者是否主动训练有密切关系。家属首先帮助患者坐起来,从坐位训练开始。因为能不能保持坐位姿势,这是脑中风患者早期康复初诊时一个很简单的评价项目,它能反映患者的坐位平衡和躯干控制能力。在病人能独立坐稳后,便开始站位训练,基本上是从坐——站——走的训练过程。一般来说,从卧床到独立自主地走路至少要经过六个阶段练习(具体的练习方法可到医院康复科咨询医生),需要2-3个月的训练时间。

  对于中风卧床的病人,除了要自己学会主动锻炼外,病人亲属可以帮助其活动关节,比如做按摩、推拿肌肉、韧带及穴位,以促进血液循环,维持肌肉关节、韧带活动度,防止肌肉失用性萎缩和关节韧带挛缩。总的来说,被动活动,每次5~10分钟,上下午各1次。

  (2)肢体痉挛

  偏瘫侧下肢痉挛是脑卒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常导致患者足下垂及内翻,严重地影响了患者下肢的步行能力。A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肢体痉挛相对安全、耐受性好、疗效快速,临床研究表明可以改善患者的痉挛程度。而超声联合电刺激定位较单独超声定位准确。注射肉毒素后患者的治疗效果更佳,可明显改善脑卒中患者下肢痉挛,步行的平衡,增加步速。

  (3)手精细动作康复

  中风病人的下肢康复相对比较容易,但手部精细动作的康复则是难点。采用机器人辅助的康复治疗,则可以有效解决传统康复治疗方法中存在的问题。另外,手指关节僵硬畸形,也是手部致残的主要并发症,借鉴冷热交替的方法,在水中加入活血通络,消肿止痛的舒经活络洗剂,交替浸泡患手,可显著改善患者患手肿胀、疼痛症状。

  (4)吞咽障碍

  患者存在吞咽障碍时,常常会把食物和液体吃到肺里,而不是进入胃中,这种危险现象叫误吸,易引起肺炎。另外一种严重的并发症就是营养不良,严重者甚至导致患者死亡。中风后,脑干损伤参与进食的肌肉暂时失去了神经的控制,肌肉、骨骼运动不协调。通过临床、吞咽造影和纤维喉镜等检查,医生可以确定吞咽障碍的性质、程度和部位,而采取的办法包括基础训练、吞咽手法、咽部肌肉电刺激、球囊扩张术。

  另外,改善吞咽障碍,需要增强唇舌的力量,这样吞咽时能更好地搅拌食物和液体,一般可做嘴唇运动体操、舌头运动体操、上下颌运动体操。(张华)

(责编:赵敬菡、许晓华)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