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健康·生活

肿瘤标志物全套体检过了头?

2016年01月12日09:05 | 来源:南方日报
小字号

新年将至,36岁的白领刘芸(化名)最近在一家第三方检验机构做了个肿瘤标志物全套体检,收到的检测报告显示“一切数据良好”。本应该感到开心的她,却被最近微信朋友圈刷屏的一篇文章破坏了心情:“肿瘤标志物全套用于健康人群筛查无异于滥开药?肿瘤标志物阴性不代表一定没有患癌?那我的三千多元体检费是打了水漂吗?”

事实上,随着癌症发病率的高企,早发现早治疗的意识逐渐深入人心。类似“一滴血查癌症”、“基因检测预测患癌风险”等防癌筛查手段正深入大众市场。但对于防癌筛查该如何做才更有针对性,大多数人仍是蒙查查,存在不少认识误区。

癌症高发 肿瘤标志物检测走热

刘芸的一位密友前不久罹患晚期肝癌,从发现到去世只经历了短短半年。这一事件给刘芸带来非常大的冲击,也是促使她去做肿瘤标志物全套检查的原因之一。

《2012中国肿瘤登记年报》显示,全国每年新发肿瘤病例有312万,也就是说全国平均每分钟有6个人被诊断为癌症,每年中国因癌症死亡的病例达270万,占到居民死因的13%,每7-8人当中就有一人因为癌症死亡。很多人谈癌色变,闻癌丧胆。世界卫生组织(WHO)指出:若能早期诊断并及时治疗,90%~95%的肿瘤是可以治愈的。

如何才能早期发现癌症?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检验科主任闵玲介绍,令人遗憾的是,目前即使最先进的检查技术和手段也仅仅只能发现0.5cm以上的肿块。当肿块无症状而渐渐长到为自身所觉察的大小时,部分肿瘤已经处于中晚期,有的肿瘤已经发生了转移,很多病人已经丧失了最佳的治疗时期。

“事实上一般肿瘤细胞在癌前病变时,会产生表达肿瘤异常的蛋白质,多数肿瘤从癌前病变发展到0.5cm以上的占位性病变需要5—10年的时间。如果能够在这段时间内运用检测技术,早期检测到患者血液中肿瘤所表达的异常蛋白质,就可以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并获得早期治疗的良好效果。”

这也是肿瘤标志物检测近些年大热的原因之一。南方日报记者获悉,目前多家第三方检验机构都推出了癌症筛查体检,肿瘤标志物成为最热门的推广词,不少肿瘤全套体检标价三四千元,包含的肿瘤标志物检测多达十几项。而很多医院提供的体检套餐也把肿瘤标志物纳入其中,区别只在于检测项目的多少。与部分影像学检查的有创、辐射等副作用相比,肿瘤标志物检测只需要抽血,也更易被大众所接受。

然而,肿瘤标志物检测并非如其名字这般“霸气”,能够百分百“标志”肿瘤的存在。

肿瘤标志物阳性不等于患癌

肿瘤标志物(tumor markers,TM)是指在肿瘤发生和增殖过程中,由肿瘤细胞本身合成、释放,或由机体对肿瘤细胞反应而产生的标志肿瘤存在和生长的一类物质。主要包括蛋白质、激素、酶(同工酶)、多胺、癌基因产物等。这些物质在正常成人中不存在或者是在癌症患者中出现的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人。

“肿瘤标志物的名称听起来很恐怖,在业内,专业名称其实是‘糖类抗原’。”闵玲介绍,第一个肿瘤标志物出现在1978年。2011年,美国国家癌症研究院公布了全球31个被明确用于癌症检测的肿瘤标志物。目前以血液为检测对象的17个常用肿瘤标志物分别是CEA、NSE、CFRA21-1、AFP、CA15-3、CEA、CA724、PSA、CA199、CA125、HCG、SCC、CA242、CA50、PGI/2、β2-MG铁蛋白,随着肿瘤标志物研究的深入,不断有新的肿瘤标志物出现,有的会替代原有的肿瘤标志物。除了“一滴血测癌”,国内医院还可用体液(如尿液、胸腹水等)、组织细胞等作为肿瘤标志物的检测对象,但血液的取材相对较为方便。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及健康体检产业的兴起,肿瘤标志物检测逐渐成为健康体检中的重点项目,然而长期以来,许多人对肿瘤标志物的认识存在误区:以为肿瘤标志物阳性就认为患有肿瘤;肿瘤标志物阴性就高枕无忧了,以为自己远离肿瘤了。“实际上每个人对于肿瘤标志物检测都有各自的基础水平,不能单凭超过参考范围而进行诊断,对结果的评估及解释也要极其小心。”闵玲主任介绍。

肿瘤标志物的“尴尬”之一在于,查出阳性不等于患有恶性肿瘤。

来自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一个案例显示,一名从事兽医工作的中年女性,一年前体检发现CA199(一种对胰腺癌敏感性最高的标志物)明显高于正常值,怀疑肿瘤。但随后胃镜、肠镜、CT甚至PET-CT等所有检查均显示正常,病人也没有任何不适。一年来,病人多次复查CA199,结果一直远远偏离正常值,病人的心理压力很大,医生也十分困惑。最终医生查阅大量文献后发现,问题出在异嗜性抗体上。这种抗体常见于农民和兽医体内,导致肿瘤标志物检测出现假阳性。

类似这样对肿瘤标志物干扰的因素还有很多。闵玲告诉记者,“肿瘤标志物检测的是肿瘤分泌的蛋白,方法是抗原抗体的反应,某些良性疾病,某些生理变化,如妊娠和月经,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红斑狼疮、肾小球肾炎等,肿瘤标志物多呈阳性反应。”

而即使检测出“阴性”结果,也不代表你没有患上恶性肿瘤。

甲胎蛋白AFP是医学界公认诊断肝癌特异性最强的标记物和主要指标。但有日本学者曾报道16636例单发性肝癌追踪调查统计结果,AFP阳性病例只占62.5%。也就是说,约1/3的肝癌患者AFP检测结果为阴性。

“目前还没有发现可以达到百分百敏感性和特异性的肿瘤标志物,”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内一科主任李卫东认为,在肿瘤诊断上,肿瘤标志物只能作为一种辅助的手段。

而将肿瘤标志物检测用于健康人群体检,可能带来过度检查的后果。这不仅是指在标志物检测上浪费的金钱。“如果检出结果阳性,势必要做进一步检查,例如胃镜、肠镜,甚至有的去做PET-CT,都可能给健康人群带来不必要的损伤。”而在临床上,面对结果异常者,如何解释结果,如何安排进一步检查,也成为临床医生遇到的新问题。

因此,也有学者认为,肿瘤标志物的名称应该改为“肿瘤参考标志物”。

(责编:权娟、许心怡)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