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健康·生活

春天防风邪这几件事要做好

2025年04月28日08:55 来源:北京青年报

我国北方地区有春季多风的特点,风邪无处不在。特别是当人体的正气不足、抵御能力下降时,风邪就有可能透过我们的腠理,侵袭身体。但是如果做好防范措施,它也不会有可乘之机。那么在日常生活中,如何保护自己免受风邪侵扰呢?

春季重点防范风邪袭肺

中医认为,自然界正常的风、寒、暑、湿、燥、热(火)称为“六气”,“六气”太盛,表现出对人体有害的一面,则为“六淫”。风邪是“六淫”之首,《黄帝内经》就记载有“风为百病之长”的说法。

“风邪”属阳邪,主要易侵犯头面部、肌表腠理,比如皮肤过敏、瘙痒症,皆为风邪冲击腠理所致。当人体的正气不足、抵御能力下降时,这些外来的邪气才能透过我们的腠理,侵袭身体。

中医理论认为,春天是阴消阳长的季节,自然界阳气开始生长,阴气减少。人体与自然界相应,生理功能开始活跃,新陈代谢日渐旺盛。这时,人们的活动量开始增加,气血渐渐运行活跃,人的皮肤腠理变得疏松,毛孔开合,易感受风邪。人体的阴阳处于动态变化之中,是很不稳定的,一旦调节不当,就很容易生病。

特别是随着气温的上升,细菌、病毒易繁殖,且气候干燥,而肺脏喜润恶燥,在这样的天气环境下更易患病。因此,春季要重点防范风邪袭肺,诱发呼吸系统疾病。

春时衣着宜“下厚上薄”

春天气温变化较大,乍暖乍寒,加之人体的皮肤腠理已经开始变得疏松,故要“春捂”。体弱之人尤其要注意背部保暖。对衣着的要求是宽松舒展、柔软保温。但是,“捂”也要有分寸,捂多了、捂紧了容易出汗,经冷风一吹,更易为风寒所侵袭。

寒多自下而起,春时衣着宜“下厚上薄”。如果过早地换上裙装,容易导致关节疼痛或妇科疾患,因此青年女性尤其需要注意早春时节做好腰部以下肢体的保暖。

体弱者慎用冷水洗脸洗手

中医五行学说理论认为,水应肾,肾主骨。年老体弱者用冷水洗脸、洗手,湿寒易侵入关节,此时又无充足的阳气驱寒于外,湿寒滞留于手指关节,轻则引发指节酸痛,重则变形。此外,湿寒滞留于头面,易患头痛。

同时,洗头吹干要及时。洗头之后应及时用热风机吹干,否则,水湿留于发际中,湿寒聚于头部,由表及里深入颅内,容易导致头痛。如毛发未干又被冷风吹过,易出现“偏头风”之症。

清晨锻炼要保暖。早春清晨的气温依旧偏低,寒冷袭人,外出锻炼应注意保暖。如果身上出了汗,要随时擦干,避免穿着湿冷衣物。若再遇冷风侵扰,极易受寒生病。

过敏考虑从“风”论治

春天多风,百花齐放,是过敏性疾病高发的季节。中医认为过敏性鼻炎、皮炎等疾病是风邪致病的典型表现。

风邪与过敏原都具有致病广泛的特征,并且都以春季为主要发病季节;两者从肌表、口鼻而入,或具有相同的致病途径,都属于中医外感病邪的范畴;风邪与过敏原都具有起病急、发病快、传变迅速、病变反复发作、易为外因所诱发的共同特征。

因此,从辨病角度找出过敏原,运用祛风中药,从“风”论治过敏性疾病可取得明显效果。

日常多吃绿色蔬菜

中医认为青色入肝,绿色蔬菜如菠菜、芹菜、油菜、荠菜、韭菜、莴笋、香椿、青椒等,对肝脏有益。现代营养学研究证实,绿色蔬菜富含丰富的叶绿素、胡萝卜素、维生素 C、镁、锌、铁等,能够促进肝细胞再生,保持消化道畅通。因此,春季应多食各类蔬菜。

文/王国玮(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责编:郝帅、杨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