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健康·生活

22位院士“组团”共话健康 2023人民好医生大会暨第九届医生云大会在深召开

2023年12月19日21:50 来源:人民网

“要用好AI,赋能医疗健康,真正服务于人民。”

12月18日,2023人民好医生大会暨第九届医生云大会在深圳举办。本次大会由深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支持,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中国健康管理协会学术支持,人民网·人民健康主办、大专家.COM联合主办, 来自政、产、学、研各界代表900余人相聚一堂,围绕健康城市建设、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健康科普、AI赋能医疗健康等话题进行深入交流。大会上,22位院士“组团”出席,“把脉支招”,分享了宝贵的经验与智慧。

图为2023人民好医生大会暨第九届医生云大会现场。(杨媚 摄)

2023人民好医生大会暨第九届医生云大会现场。(杨媚 摄)

院士“组团”贡献智慧

会上,多位院士围绕“AI赋能,智慧健康”,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关键问题上贡献智慧和方案。

中国工程院院士、呼吸内科专家钟南山在视频主旨演讲中说:“为解决我国医疗领域的关键问题,构建医学知识图谱,让优质医学资源人人可以了解,近年来,我与多位院士联合开展了医学数智平台的建设。”钟南山表示,希望通过这些工作的开展,实现持续高效的全周期医疗服务,减少医疗资源浪费,实现全病理数字化,提供更精益高效的医疗管理模式,减轻医疗负担,加强对疾病的预防和干预,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作为整合医学理念的倡导者,中国工程院院士、消化内科专家樊代明在主旨演讲时表示:“医学的整合不是简单科学范式的叠加。不仅要提升技术水平,强化人才培养,更要注重理念更新,将医学相关领域最先进的理论知识和最有效的临床实践经验整合成‘云’,构建与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相适应、体系完整、分工明确、功能互补、连续协同、运行高效、富有韧性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凝聚院士的智慧和知识,服务于医,服务于民,做有意义的人和事,这是我们的初心。”中国工程院院士、医学遗传学专家曾溢滔表示,医学数字工程需要更多科学家的积极参与,也需要在应用的过程中不断完善优化和创新。

“健康管理是慢病防控最有效的手段。”中国工程院院士、营养与食品安全专家陈君石在主旨演讲时介绍,我们通过信息采集、评估和指导干预“三步曲”,实施个性化健康管理。这项工作已在多个地区开展了试点并取得了初步成果。未来,将继续推进健康管理的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广,扩大服务人群的人数和范围,真正助力慢病防治。

用“好药”,“用好”药,需要对药物的长期安全性和有效性进行验证。中国工程院院士、药理学专家杨宝峰在主旨演讲中介绍说,针对上市后产品,需要在真实世界环境下收集数据、分析数据和开展研究。借助AI及人工双重审核,获得药品的真实评价反馈。“在专家资源及创新技术支持下,期待Re研究能够更好地服务医疗健康。”

近年来,“人工智能+中医药”逐渐升温,研究场景不断涌现。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医内科专家张伯礼通过视频分享时说:“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我们要借助人工智能、互联网等科技手段,深入挖掘中医药宝库中的精华,加快推进中医药现代化,更好守护人民健康。”

“AI再好,最终还是要应用于老百姓。”“要真正为人民服务。”在圆桌主旨环节,张伯礼院士、付小兵院士、陈洪铎院士、廖万清院士、郝希山院士、张志愿院士和李校堃院士结合研究方向和实践领域,围绕AI技术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应用进行了分享。他们认为,AI和健康产业未来发展前景十分广阔,要通过规范化、标准化、人性化的医疗行为,将AI规范地应用到老百姓当中,实现为民想、为民用、为人民服务。钟世镇、石学敏、李伯虎、高润霖、丁健、陈义汉和江涛等院士也以视频形式发来了寄语。

在当天下午的三场平行会议上,多位院士与政、产、学、研各界代表面对面交流,互动点评、答疑解惑,为各地各单位工作启发思路。

大会现场(张新 摄)

政产学研深度交流

本届大会汇聚了政、产、学、研各界力量,900余位代表齐聚一堂,围绕健康中国、健康城市、智慧医院建设和科普工作等热点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和实践经验分享。

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国家卫健委健康中国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国家卫健委规划发展与信息化司司长毛群安在视频致辞中说:“四年多来,健康中国行动取得显著成效,全生命周期健康维护能力明显提升,重大疾病得到有效遏制,全社会积极参与健康中国建设的氛围日益浓厚。”他表示,实现健康中国建设目标,需要全社会的协同发力,期待医疗健康领域涌现更多先进技术,多方合力描绘美好明天。

深圳市委卫生工委书记,深圳市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吴红艳在致辞中说,进入新时代以来,深圳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创新性规划以“市级医疗中心+基层医疗集团”为主体架构的优质高效医疗服务体系,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加快推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着力构建强大公共卫生体系,全面推进健康深圳建设。未来深圳将以“优体系、建高地、提质量、保健康”为工作主线,充分发挥智慧健康技术优势、积极拓展数字健康服务应用,加快打造健康中国“深圳样板”、实现“病有良医”,努力让市民群众就医更便利、身心更健康。

“智慧健康城市发展需要,健康管理服务需要,医学实践教育需要,上市后产品再研究需要,专项疾病诊断管理需要……基于这种背景,2014年,75位院士在上海共同发起大专家.COM,打造研究医学数智平台——MedBrain,致力于助力解决医疗领域关键问题。”在主题报告环节,大专家.COM董事长兼CEO姚娟娟介绍,近十年来,院士们带领两千余名专家,在众多公立医疗机构、十家县级政府、五十余家医疗企业、百家Re教育基地的参与支持下,成立MedBrain研究院。“我们坚持以‘传道,授业,解惑,服务于医;科普,筛查,管理,服务于民’为使命,‘以人为本,满足人民的健康需求,让优质的医疗资源人人可及’为愿景,初步建成MedBrain知识图谱大模型,服务健康领域的多个主体,帮助医生成长,助力居民成为健康管理第一责任人。未来,MedBrain将坚持尚善聚智,守正创新,让AI赋能医疗健康,力争让优质的医学资源人人可及。”姚娟娟说。

图为院士圆桌主旨发言现场(张新 摄)

院士圆桌主旨发言现场(张新 摄)

在圆桌对话环节,多位嘉宾分享了对于AI在医疗健康领域发展的经验、观点和意见。

江苏省南通市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张兵介绍说,近年来,南通市将信息化建设作为民生实事来大力推进,在全市医疗机构充分开展信息化及AI智能应用的探索,市级以上医院实现AI智能应用全覆盖,部分医院结合自身实际开展自主研发,例如南通市肿瘤医院2011年即开始利用AI识别患者反应、智能镇痛。他认为,AI发展前景十分广阔,也需要大胆探索,科学做好风险防范,相信AI技术未来在卫生健康领域会有更广泛、更精准、更高效的运用。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副院长成军认为,AI技术发展尚处于早期阶段,但其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前景非常广泛,“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任何一种技术都具有双面性。例如,AI技术在辅助诊断、图像处理过程中,有可能会出现漏诊、误诊,甚至泄露患者隐私的情况,需要引起足够重视”。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院长孙锟认为,“AI赋能智慧健康”的侧重点是AI技术与健康的结合。孙锟院长从一名儿科医生的角度发表了自己的看法:“AI技术在儿科有非常广阔的应用空间。利用AI技术对儿童健康状况进行早期预警、早期筛查,辅以云计算与转诊网络,可以有效建立儿童家庭健康管理全新模式,提升儿科医疗质量、效率与可及性。”

近年来,AI在保险行业也产生了很多创新应用场景。在实际业务中,AI如何深度赋能保险多场景?在平安健康险党委书记、董事长朱友刚看来,保险公司是保风险,而风险背后是数据,利用好AI技术赋能保险业务,对于用户的健康保障十分重要。朱友刚表示,目前,AI技术已经深入应用在平安健康险的多项核心业务。比如,在产品设计、理赔服务与健康管理等3个业务环节,平安健康险通过“保险+科技+健康服务”的深度融合,为用户构建了一站式的健康保障服务体系。

九州通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刘宝林认为,让AI赋能疾病诊断,需要整合丰富的经验,将经验做成模型,同时要有创新和强大的系统支撑。集聚好的资源、搭建好团队,形成好的成果,进而推广应用。通过这些工作,为社会、为人民创造更大的价值。

“技术是客观存在的,能不能发挥作用关键在于如何应用。”陈君石院士在主持圆桌对话时总结说:“希望各界共同努力,广泛挖掘AI技术的潜力,既要广泛利用,也要理性使用。”

图为医疗健康AI沉浸展区(杨媚 摄)

医疗健康AI沉浸展区(杨媚 摄)

项目成果同台展示

机器人基于算法制定手术方案,数字化模拟主动脉腔内操作,智慧远程超声平台,智能导诊分诊……多款智慧医疗服务产品吸引了众多参会代表驻足了解。

大会现场设置了医疗健康领域的前沿技术沉浸展,展区包括“智慧医疗”“健康城市”两大专区,分别展现健康医疗领域创新、融合的新趋势。其中,健康城市专区展示了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赋能智慧健康城市建设的应用场景,也展示了各地健康城市建设工作中,在健康科普、健康管理、健康服务等领域的实践案例。智慧医疗专区展示了智慧手术机器人、新一代智慧化手术室模拟系统等医疗信息化产品以及医学装备产品。

聚焦医疗健康各类领域,多个项目在会上正式发布。

会上,深圳市人民医院、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联合启动“智慧医疗科研与应用中心”,将发挥深圳及大湾区AI领域的产业优势、人才优势以及良好的医疗健康政策环境,推动AI赋能智慧医疗的科研与应用成果在深圳率先落地,通过探索建立深圳居民健康管理大脑,打造AI+健康科普融媒体样板工程,研发制作AI+健康科普融媒体工具应用等,助力健康深圳建设。

会上,由大专家.COM推动建设的MedBrain新应用正式发布。这款由75位院士专家组建跨领域多学科团队的数智化平台,秉承“服务于医,服务于民”的宗旨,致力于解决医疗健康领域的关键问题。

院士们也带来了最新的AI赋能医疗健康项目。钟南山院士团队代表、广州医大附一院 (国家呼吸医学中心)梁文华教授发布了钟院士团队的肺结节人工智能诊断系统。“此次发布的肺结节人工智能诊断系统,具有病灶智能识别、病灶良恶性判断、基因突变预测、自动报告等功能,助力肺结节和肺部肿瘤的精准诊疗,降低误诊、漏诊的概率。”梁文华说。

张伯礼院士牵头发起的《呼吸道中西医结合防治康手册》项目也在大会上正式发布。该手册旨在向广大居民科普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中西医防治康知识,通过科学的医学知识普及,将中医养生防病文化与现代医学理念相结合,提供公众健康科普知识的正确信息和专业指导,也为医患沟通搭建起一座健康通道,为当前呼吸道感染的预防和治疗贡献一份力量。

当天下午,围绕“健康城市·共建共享”“科研提‘智’·赋能医疗”“全民健康·科普行动”三个主题,大会举行了平行会议, 院士们和参会嘉宾面对面交流座谈,共话医疗健康未来,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当天大会上,还公布了由人民好医生客户端主办的2023人民好医生科普大赛结果,同时启动了2024人民好医生科普大赛。

(责编:曹淼、高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