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员谈健康

李玛琳委员:建立资金保障长效机制 提升农村居民健康素养

人民网记者 闫妍

2023年03月07日09:06   来源:人民网

编者按:健康无小事,点滴系民生。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健康中国”建设作为我国2035年发展总体目标的一个重要方面。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全国两会拉开帷幕,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围绕健康问题积极建言献策。即日起,人民网推出“代表委员谈健康”系列报道。

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中央副主席、云南省政协副主席、民进云南省委会主委李玛琳。张禹摄

“健康素养是健康的重要决定性因素。提升健康素养,是提高全民健康水平最根本、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之一。”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中央副主席、云南省政协副主席、民进云南省委会主委李玛琳在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稳步提升,从2012年的8.8%提高到2021年的25.4%。但是,城乡差距比较明显。面对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农村居民健康素养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李玛琳表示,民进中央高度关注农村居民健康素养提升问题。今年全国两会,民进中央向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提交了《关于提升农村居民健康素养的提案》。

民进中央在相关调研中发现,目前,在提升农村居民健康素养方面,存在地方政府认识水平不同,工作情况差异较大;农村居民自身健康意识不强,健康信息获取有限;工作保障存在短板,缺乏资金和人才支撑等问题。

民进中央结合调研和讨论成果对此提出建议。李玛琳说,建议加强国家层面工作指导与监督考核。贯彻落实“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要求,由相关部门牵头出台指导性文件,明确各级政府、各个部门职责,明确工作内容、形式和标准,建立政府主导、部门合作、全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结合农村实际,加强健康素养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依靠基层医疗卫生网络,提升基层健康素养监测调查能力,确保健康素养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客观性、可靠性。加强信息化建设,建立全国健康素养监测数据库,加强农村重点人群、重点疾病和重点健康问题的专项监测。完善考核机制,指导不同地区针对本地实际,科学制定考核办法和标准。巩固拓展健康扶贫成果,深入推进健康乡村建设。

建议拓宽农村居民健康教育途径。大力开展农村爱国卫生运动,倡导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生活方式,提升农村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鼓励形成良好卫生和生活习惯。充分运用公共媒体和自媒体开展健康知识宣传和普及,加大健康公益广告投放力度,打击虚假健康信息,确保宣传内容的权威性和可及性。充分发挥学校在健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提高健康教育课开课率,通过开展“小手拉大手”健康知识宣传活动,注重对家庭成员的影响带动,扩大健康知识宣传面。充分发挥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功能,利用村级文化服务中心开展健康教育,将健康教育纳入公共文化服务活动,探索通过文艺表演等农村居民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健康知识传播。针对不同地区文化环境及居民健康状况,确定不同的健康知识传播内容,把听得懂用得上的健康知识送到居民身边。

建议加大农村居民健康素养提升工作保障力度。加大资金投入,建立资金保障长效机制,明确中央财政和地方政府资金投入比例,中央资金重点向脱贫地区、民族地区倾斜,保证农村基本医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投入,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农村居民健康促进项目。将农村居民健康素养提升融入乡村振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健康中国行动等,统筹经费使用,形成工作合力。提高基层医疗队伍建设水平,立足县级医疗机构,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提高工作待遇,拓宽成长路径,吸引、留住优秀专业人才。完善考核机制,将健康教育纳入考核内容,鼓励医务人员到农村普及健康知识。充分发挥村医作用,加大村医培训力度,提高村医健康教育水平和慢性病防治管理能力。鼓励社会机构、志愿者服务队在农村开展健康教育活动。

相关阅读:

孙阳委员:完善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体系建设 筑牢农民群众健康“第一道防线”

张其成委员:建议对中小学生进行定期心理健康“体检”

范先群代表:抓基层抓基础抓关键 不断加强眼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霍勇委员:建议建立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与慢病管理常态化联动机制

(责编:罗知之、吕骞)

最新报道

    人民网2023两会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