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末小大寒 年味渐浓时(二十四节气)
本报记者 孟 扬 曹怡晴
小寒
小寒是冬季的第五个节气,也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倒数第二个。公历每年1月5日前后,当太阳到达黄经285度的时候,即为小寒日。冷气积久而寒,小寒之后,我国气候开始进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时段。
晓日初长 小寒天气
“晓日初长,正锦里轻阴,小寒天气。”小寒时节,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刮西北风,经常受西伯利亚寒流的影响,因而气温波动幅度较大。
小寒前后,我国秦岭淮河以南的南方地区最低气温在零下10摄氏度左右,而华南北部最低气温却很少低于零下5摄氏度,华南南部0摄氏度以下的低温更不多见。我国隆冬时最冷的地区是黑龙江北部,最低气温可达零下40摄氏度左右。
三九戏冰 腊八煮粥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人们不仅学会了抵御冰雪的严寒,更学会了利用冰雪、观赏冰雪,在冰雪中找到乐趣。在我国北方各省,入冬后冰期十分长久。三九寒天,冰面特别厚的地区,大多设有供人玩耍的天然冰场。开展冰上运动是北方主要的室外活动,滑冰、溜冰、滑冰车等不一而足。
小寒节气正值农历腊月,我国不少地方流行在腊月初八喝“腊八粥”。同是腊八粥,因地区不同,南北有异。北方的腊八粥有黄米、红米、白米、小米、栗子、红豆、枣泥等,也有的地方另加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松子、葡萄干等用以点缀。而南方的腊八粥,则加入了莲子和桂圆。
暗香浮动 探梅时节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小寒时节,腊梅已开,红梅含苞待放。“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梅花虽不喜寒冷,却最耐得严寒,在小寒时节踏雪寻梅,看寒梅风中凌霜傲雪,自是一件雅事、乐事。
“莫怪严凝切,春冬正欲交”。最冷的时候也会让人想到寒尽之时的温暖。
大寒
“过了大寒,又是一年”。大寒时节,已至年关,越来越浓的年味冲淡了冬日的寒冷。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公历每年1月20日前后,当太阳到达黄经300度时,即为大寒。
万物蛰藏 冰雪未消
同小寒一样,大寒也是表示天气寒冷程度的节气。“小寒大寒,冷成一团”,大寒期间,寒潮南下活动频繁,是我国大部分地区一年中非常冷的时期,风大、低温,地面积雪不化,到处呈现冰天雪地的景象。
小寒、大寒期间是一年中雨水较少的时段。一般而言,大寒节气里,华南大部分地区的降水量一般为5—10毫米,西北高原山地的降水量一般只有1—5毫米。华南地区冬季干燥,越冬作物在这段时间里耗水量较小,农田水分供求矛盾一般不突出。在雨雪稀少的情况下,不同地区按照不同的耕作习惯和条件适时浇灌,对小麦作物生长无疑是大有好处的。
养精蓄锐 防风御寒
“心藏后凋节,岁有大寒知”。中医认为,大寒时节,食宜温,护腰养肾;睡宜早,养精蓄锐藏阳气;头宜暖,胸背足忌寒凉;心宜平,节制喜怒,护心护肺。
古有“大寒大寒,防风御寒,早喝人参、黄芪酒,晚服杞菊地黄丸”的说法,说明人们对身体调养的重视。大寒时节仍是冬令进补的好时机,重点应放在固护脾肾、调养肝血上。在我国南方地区,有大寒吃糯米的习俗。例如,在广东佛山,人们常在大寒节用瓦锅蒸煮糯米饭。糯米味甘、性温,比普通大米含糖分高,食之具有御寒滋补的功效。
冬去春来 辞旧迎新
大寒是一年的最后一个节气,民间有“过了大寒,又是一年”的说法,这个“年”指的是农历新年。因而,大寒时节的一些民间习俗都透着浓浓的“年味”。
随着大寒这一节气渐渐走完,过年的气氛日益热烈。进入腊月二十三小年之后,达到高潮。“二十三,糖瓜沾;二十四,扫房日;二十五,推糜黍(做年糕的黏面);二十六,煮大肉;二十七,宰只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守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 过年的日子,一天比一天接近,让人充满喜悦的期待,是大寒的主旋律,人们开始准备年货、制作年肴,让这一节气充盈着欢乐喜庆的红火氛围。
《 人民日报 》( 2023年01月04日 08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