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健康·生活

把老有所为同老有所养相结合

探索“时间银行”模式 倡导互助养老服务(健康焦点)

本报记者  杨彦帆  李  蕊

2021年12月24日05:42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摘自《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
  图①:浙江省杭州市桐庐县的离退休人员在展示“时间银行”存折。
  徐军勇摄
  图②:江西省南昌市东湖区火神庙社区,“时间银行”志愿者在老人家中做家务。
  新华社记者 彭昭之摄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指出,鼓励老年人继续发挥作用。把老有所为同老有所养结合起来,完善就业、志愿服务、社区治理等政策措施,充分发挥低龄老年人作用。

  近年来,北京、南京、青岛、成都等地积极探索“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服务模式,将储蓄和激励机制引入养老服务中,运用互联网、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走出了一条低龄老人服务高龄老人的养老之路。

  很多志愿者都是退休的低龄老人,他们在为老服务上能够发挥很多作用

  11月8日上午,雪后的北京寒风凛冽。在北京市西城区大栅栏街道,李久恒和李兰截穿上蓝色的志愿者马甲,在胡同里七拐八绕。这天上午,他们要去老人家里走访,看看老人最近有什么困难。

  “一会儿去李阿姨家,李阿姨90岁了。然后是雷哥家,雷哥因为生病长期卧床,但是他特别乐观。”李久恒从2016年起就和李兰截搭班做入户巡视的养老志愿服务,说起这几户老人,他都很熟悉。

  “我还在盼着,你们怎么还不来呢?”敲开门,李阿姨将两人迎了进来,“最近挺好的,昨天下雪,你们志愿者还打电话问我需不需要送饭呢,谢谢你们!”

  李久恒和李兰截都已经60多岁,他们不仅是为老服务的志愿者,还是大栅栏街道的时间“储户”。这次入户能为他们各自“储存”两个小时,相当于20个积分。从2017年起,北京市老年志愿者协会在大栅栏街道开展“时间储蓄”养老志愿服务项目试点工作,将入户巡视、理发、健康咨询、垃圾分类、文化宣教等各类志愿服务纳入,在线发布任务。志愿者领取并完成后,服务时长可以转化为积分“储存”至个人账户,当自己未来需要他人帮助时,可以从中“支取”已储存的时间。

  目前,“时间银行”已纳入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范围。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所长陈功认为,“时间银行”可调动更多社区人力资源参与为老服务,缓解社区老年人非专业化养老服务需求。低龄老人服务高龄老人,促进老有所为同老有所养相结合。

  “今天我为别人服务,将来别人为我服务。”同为志愿者的葛淑芹今年69岁,她说,自己账户里有700多积分,“积分可以兑换一些实物和服务。上次给我兑换了一个音箱,有时候还组织我们去一些景点参观游玩,也是积分抵的,真不错。”

  2020年至今,大栅栏街道的志愿者通过参与志愿服务获得时间转换积分4万多分。志愿者可以在养老驿站兑换各类服务优惠、适老用品折扣和爱心企业提供的回馈物资,目前已兑换9000余积分。在北京市民政局指导下,“时间储蓄”养老志愿服务项目已在西城区大栅栏街道、朝阳区呼家楼北社区等地开展试点。

  北京市老年志愿者协会秘书长马乃篪介绍,现在街道的很多志愿者都是退休的低龄老人,低龄老人在为老服务上能够发挥很多作用。“一方面,老年人的需求多元化,需要志愿者有时间和耐心。另一方面,社区内的老人往往对街坊邻居更信任。”

  搭建统一的信息平台,建立长期可靠的记录管理和通存通兑功能

  罗瑞涛剪起发来有模有样,左手持梳子,右手拿剪刀,“咔嚓咔嚓”,手起手落间,眼前的老爷爷变得干净利索。随后,罗瑞涛打开手机终端“青岛养老服务时间银行”,点击“结束服务”。“瞧,30分钟,到账30个时间币。”罗瑞涛说。

  上门理发一次可储存0.5小时,上门送餐一次可储存0.25小时,陪同就医一次可储存0.25小时……64岁的罗瑞涛家住青岛市西海岸新区,退休后,他当上了“时间银行”志愿者,在“银行”里为自己储存了不少“时间币”。

  2020年4月,青岛市试行“养老服务时间银行”,同时研发手机终端软件,重点服务对象为空巢独居老年人、存有“时间币”的60岁以上老年人,并通过统一的信息平台进行运转与管理。

  “按照规则,将来我可以换取相应时长的养老服务。”起初,罗瑞涛也有担忧:积分转化周期长,辛苦攒下来,未来会不会被篡改或者丢失?搬了家,这积分还能在异地使用吗?

  “区块链技术具有不可篡改、可溯源等特点,可以有效解决数据存储安全、异地壁垒等难题。”青岛市民政局养老服务处处长乔先华介绍,青岛的“时间银行”采用区块链技术,服务完成后,信息数据即时存储到个人账户里,保障积分可以永久准确、安全保存,无论何时,身处何地,都能有效兑换使用。

  “时间银行”的运作,离不开底层搭建的服务网络。目前,西海岸新区已建立起以区级分行、镇街支行及社区网点为主体的服务网络体系。“每个网点至少配备10名志愿者,服务半径不超过3公里,这张网不仅覆盖了有需求的老年群体,也保障了订单的响应率和完成率。”青岛西海岸新区民政局副局长管玲说。

  “老人可以在平台上选择下单助餐、助医、助洁等服务项目,每项服务都明码标价。下单完成后,平台会根据志愿者注册地址距离远近和擅长领域,优先推送给距离服务对象近、能满足需求的志愿者。志愿者可以领取任务,服务后储存的时间可以在未来兑换使用。”管玲介绍。

  “今年,青岛要做到全市各市区‘时间银行’的通存通兑,并计划与日照、威海、烟台、潍坊合作,共同推动‘养老服务时间银行’,实现半岛养老服务联盟、5个城市之间的通存通兑。”乔先华说,未来,青岛要激活更多互助养老的社会资源,让爱心循环起来。

  陈功说,目前“时间银行”的志愿参与成员往往局限在某一小部分群体中。他建议,推动打造全国层面的“时间银行”系统,建立通存通兑标准,促进家庭成员间实现养老服务资源的跨地域存储使用,从而进一步激发全社会成员参与为老服务的热情,构建遍及全国的为老服务流通网络。

  倡导尊老敬老爱老的传统文化,提升社会对互助养老以及“养老储蓄”的重视

  马乃篪说,时间储蓄的本质是志愿服务,志愿服务精神是关键。实践中,大部分志愿者的初衷并非为了积分。但通过一定程度的激励,能盘活社区及周边资源,让参与者在活动里潜移默化地感受志愿服务的魅力,营造社区良好的公益志愿服务氛围。

  在各地的探索中,新的“时间银行”模式不断涌现,服务内容也从“低龄老人服务高龄老人”拓展到“全人群参与”的养老和社区志愿服务。在北京市一刻公益社区发展服务中心工作的姜雪说,根据一刻公益的模式,志愿者服务不仅局限于老人照护,更主要的是满足社区居民需求,如开展社区环境整治、健康讲座等。在兑换机制上,社区居民参加志愿服务后累计积分,可用积分从签约的商户处获得优惠的服务和商品,形成平台发布任务、志愿者参与活动、平台核算服务时长、通过加盟商户换取优惠服务与实物的模式,从而反哺志愿者。

  姜雪认为,目前一些社区也有年轻志愿者加入,但整体来看,活跃度仍然较低。“年轻志愿者因工作、家庭等原因,时间往往很紧张,还需要考虑如何建立更加灵活的志愿服务形式和岗位,激励年轻志愿者参与进来。”

  “如果志愿者能懂点医学知识、掌握一门技术,在老人需要时更能帮到点子上。”罗瑞涛说,去服务对象家里,遇到老人受伤、WiFi停用、手机不会操作等难题,不少年龄大的志愿者便“摸不着头脑”,这就需要更多有技能的年轻志愿者加入。目前,罗瑞涛所在的服务团队,志愿者年龄多集中分布在55岁至70岁之间,年轻志愿者数量偏少。

  “扩大志愿者群体,招募年轻人加入,需要不断提升‘时间银行’的吸引力。”青岛唯老汇养老服务有限公司负责人赵阳说,“前期我们做了大量宣传工作,但是效果有限,部分老人仍然抗拒,担心遇到诈骗。”赵阳坦言,要想提升老年人对“时间银行”的接受度、信任度,还需要政府搭好桥梁,发挥主导作用,通过采取村干部、社区干部带头入户走访等形式,敲开更多老年人的“信任之门”。

  陈功表示,“时间银行”在我国仍处于起步阶段,需要政府、企业、社会力量协同参与,倡导尊老敬老爱老的传统文化,提升社会对互助养老以及“养老储蓄”的重视,引导公民积极参与“时间银行”互助养老。

  版式设计:张芳曼


  《 人民日报 》( 2021年12月24日 19 版)
(责编:牛镛、岳弘彬)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