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健康·生活

整装套餐不是整体负责 免费设计不是真免费 千万别信

赵莹莹

2021年10月14日07:45 来源:北京晚报

  在记者走访调查中,被普遍诟病的绝不止增项一种。整装套餐不是整体负责,免费设计不是真的免费,定制家具都是过时款式,家装报价里藏着的猫腻令业主处处受限。作为消费投诉重灾区的家装市场亟待规范。

  “预算说变就变,这个不包含,那个要另算,人生走过最长的路就是装修公司的套路。”住进新家的那一刻,彭先生告诉自己,将来再装修房屋,一定不用所谓的整装套餐。

  “意外”一个又一个

  75000元套餐打个孔还得另算钱

  彭先生半年前决定和东易日盛旗下品牌速美超级家签订装修合约时,最打动他的就是整装两个字,听上去就像是由装修公司一站式服务,业主要做的就是定好标准,然后坐等收房。然而,想象有多美好,现实就有多残忍。

  彭先生向记者展示了签约报价单,999元/平方米的整装套餐,按建筑面积计算,刷墙、铺地砖、安装插座、卫浴马桶等都包含在内。此外还有5000元的远程运输费、约12500元的管理费,以及为升级几扇门和增加橱柜所额外支付的个性选项约6900元。

  “整装套餐都有对应的项目和材料,我觉得门的样式不好看,工作人员就说可以升级,但得加钱。”彭先生当时觉得,硬装和厨卫软装都确定了,个性选项也增加了,后续就都可以交给工长了。谁知,一个又一个的“意外”接踵而来。

  工长先是提出装修中涉及到铲墙皮、重新挂网,是套餐外的单独项目,需要支付费用;接着又说防水得增加高度,是餐外的单独项目,需支付费用;再过几天,卧室的过门石和窗户的包垭口也称是套餐外的单独项目;还有暖气的改装、窗户的移位、墙上的石膏线……甚至连在墙上打个孔,都属于套餐外的单独项目,一个孔要付60元。前前后后,为工长口中的单独项目,彭先生又支付了16500元。

  “那时我才知道,虽然叫做整装,但有些东西装修公司是不管的。你不付钱可以,那事情就做一部分剩一部分,这样就逼着你必须做。”彭先生说,事后他重新研究了一遍合同,才发现工艺说明中有注明如墙顶刷漆不包含原墙顶基层铲除、墙平找平、圆柱抹灰等费用。这是彭先生头一次装修,懂得不多,只了解施工的大致项目,很难从合约中发现哪些没有包含在套餐之内,很多细节装修公司在签约时又都不讲,普通业主很容易就入坑了,“说白了就是懂行的欺负不懂行的。”

  “免费”是个幌儿

  不交定金设计图得付14000元

  彭先生遇到的是整装方案不是整体负责,业主老陈遇到的却是免费设计不是真的免费。

  在选定装修公司前,老陈转了不少家居卖场。咨询时,每家装修公司都说免费上门量房、定制化设计,不满意可以不下定金。货比三家后,他挑了一家品牌公司,并且特地选择了一位评级最高的金牌设计师。量房的时候,设计师的确很积极诚恳,没用两天,就给老陈发来了包括效果图和平面图在内的4张设计图纸。但他打开一看,却觉得很普通,“感觉就是照搬了已有的设计,和我在网上看到的那些设计图差不多,一点儿体现不出量身定制的效果。”

  对装修有点儿想法的老陈,委婉地向设计师表达了自己的想法,说再考虑考虑。结果,对方当场就翻了脸,嚷嚷着房屋也量了、设计图纸也画出来了,老陈如果不和公司签约,就得支付他14000元的设计费。

  “我说当初咨询时说的是免费设计,您猜他怎么说?他说签约了、付了钱,设计图才是免费的,敢情‘羊毛还是出在羊身上’,所谓免费设计就是个幌子。”无奈之下,老陈不得不和这家装修公司签订了合同。后来他才知道,一套家装设计图纸至少要包括原始房型勘察图、改建设计平面图等多张图纸,压根不是几张效果图就能解决的。

  签约后,用老陈的话说,他就从甲方变成了乙方,设计师一会儿说房子太老,施工难度太大,人工费得增加,一会儿说水电改造管线要加长,在合同价格之外加出好几万元,“一步一个坑,每个坑都得用钱才能填平。”

  品牌背后水分大

  定制家具都是过时款式

  “全屋定制家具家电”“一线品牌供您选择”“千款建材抄底起购”……逛过家居卖场的人想必对这样的话术不会陌生。许多时候,消费者愿意选择相对较贵的套餐,就是因为被告知其中囊括了一线建材和品牌家具家电。但采访中,多位业主也提到了品牌背后的水分。

  “虽然提供的瓷砖品牌中有马可波罗,但那砖的样式实在是太陈旧、太过时了。”业主薛先生说,装修公司给出的瓷砖型号是早已被市场淘汰的老款,去家居卖场的品牌门店找都找不到。装修公司告知他,可以不用套餐内的瓷砖,自己掏钱去门店买新款,但已经支付的装修款一分不退。

  彭先生999元/平方米的套餐中,更是连马可波罗瓷砖都没有,而是L&D瓷砖。“套餐里基本没有顶级品牌。”彭先生说,每一个产品通常都只有3个可选项,列出品牌名和产品型号,其中很难看见他认识的大牌子,有的甚至听都没听过,比如壹佰分地板、华迪音箱、卡蒂狮石英石等。

  看不上可选项怎么办?装修公司也会提供稍好的品牌,但需要业主加钱。比如,彭先生为厨房挑选的老板牌灶具和老板牌油烟机,就分别补了升级差价650元和591元。“原本是为方便消费者的套餐,最后又成了让人多花钱的套路。”彭先生感慨。

  “同一个品牌的同一款产品,你进三家门店就能得到三种价格。”业主贾女士也说,自己前阵子刚看了一款瓷砖,三家门店的报价88元/平方米、95元/平方米和168元/平方米,“每家都说自己是特价。”

  业内人士透露,有的装修公司通过承诺使用一些一线品牌的建材来吸引消费者,自称能拿到低价产品,但实际上提供的是“特供”产品,不进入零售通道。

  记者观察

  家装“重灾区”

  亟待规范

  家装行业规模近年快速扩张。然而,行业规模扩张了,行业标准与管理能力却没能及时跟上,房屋装修不省心被消费者普遍诟病。中消协2021年上半年受理的商品类投诉中,装修建材就处于“重灾区”。消费者投诉的房屋装修主要问题有:装修公司低价签单,后期增项增费;部分装修公司的施工队为签单后临时拼凑,装修质量良莠不齐;装修公司不按合同约定履约,延误工期;建材质量难保证,装修材料以次充好,甚至使用假冒产品;售后服务难履约,出现质量问题保修难,装修公司和施工队相互推诿扯皮现象多;精装房装修质量差,隐蔽工程常出问题。

  艾瑞咨询也在一份报告中提出,包含测量、设计、报价、选材、施工、验收等多个环节的家装行业,存在价格不透明、工期不确定、交付品质参差不齐三大痛点,造成用户体验较差。这其中,价格不透明是指施工中主辅材价格和施工费用不透明,且大部分用材需要用户自己去商议价格,支出不可控。

  业内人士分析,家装行业暴露的种种价格猫腻与市场乱象,归根结底在于买卖双方市场信息的不透明。房屋装饰装修是低频消费,而且专业性强,消费者对此类行业了解较少,相对处于信息弱势。而从规范层面,虽然目前相关标准众多,但由于监管缺位,常常沦为一纸空文。为更好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建议推广装修施工合同示范文本,并加大违规惩处力度。本报记者 赵莹莹

(责编:孙红丽、杨迪)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