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健康·生活

福建省仙游县陈建友

2016年12月30日11:20 来源:人民网-人民健康网

陈建友, 男,汉,大专,1976年6月

工作单位:福建省仙游县鲤南镇仙安村卫生所 从事医生工作20年

个人简介及所获得荣誉等主要事迹:

陈建友医师96年一直从事基层临床医疗事业,从医近20多年,20多年来,立足农村,在最基层的医疗卫生工作岗位上默默倾注和奉献了大量的精力和心血,守护着全村各族人民的健康。凭着崇高的医德、精湛的医术,为病人除疾祛病,排忧解难,从未出现医疗事故,赢得了广大群众的信赖和赞誉,多次受到乡主管部门的表彰。其主要事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义无反顾,立志农村卫生事业。

1990年刚毕业,村卫生室工作,由于工作认真出色,不计个人得失,任劳任怨,深得同事和群众好评。对于九十年代初的农村来说,当时经济较为落后,农村缺医少药现象十分严重。村人口一千余人和邻村800多人,两村地广人稀,附近却没有什么乡村医生,群众就医十分不便,姜荣显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于是他就报名回县工作,干起了乡村医生工作,这一干就是22年。

在平凡而艰巨的工作岗位上,姜荣显日诊临床夜读书,刻苦学习,勤奋钻研,尽可能多地学习和掌握医学知识,在专业上力求精益求精,对一知半解的经常到卫生院、县医院虚心请教。由于个人的努力和医院院长等的帮助,通过考试于2005年取得了职业医师资格。

从刚毕业创办卫生所,心里没有底,仅凭着课本上学过的知识,还有见习、实习时临床学的知识很难应付临床上复杂多变的病症,我们边学习边临床实践。那个时候治疗疾病以输液为主,每每发生一例液体过敏反应,都令我们寝食难安。

记得有一次一个1岁的孩子患急性支气管炎,我给输了三组液体,头孢曲松钠,炎琥宁,最后一组是氨溴索针,刚换氨溴索针5分钟,这个孩子出现了喘憋,紫绀,休克了,我当时吓得六神无主,赶紧采取急救措施,还好,孩子15分钟后慢慢醒过来,我紧绷的神经终于得到缓解,我感觉这15分钟像过了15年那么漫长,直到第二天我的手一直在颤抖,拿不住笔。苦于这种现状又感临床知识的欠缺,先后我去市里儿科、省立总院进修学习,渐渐临床诊疗水平得以提高,患者也多了起来,尤其儿科患者络绎不绝,每天有三四十个输液的孩子,我始终担心的问题就是输液和药物过敏反应。我一直在考虑能不能不输液也能治好病,提起液体过敏反应,我总是后怕,因为我经历了太多输液反应时令人恐惧的场景。

2013年卫生厅下发关于禁止村卫生所输液的通知。我在高兴的同时又很担忧,高兴的是我终于不用输液而担心液体的反应了,担忧的是我卫生所以后的业务收入会受到影响。2013年我加入了绿色疗法的队伍,雾化、中医特色疗法结合起来相得益彰使我的治疗水平大幅提升,疗效尤为显著。门诊量大幅提升,工作人员陆续增加,营业面积逐步扩大。通过这些治疗方法,我卫生所输液患者减少了许多,现在我卫生所全部运用绿色疗法,现在基本上停止了输液,使我实现了不用输液也能治好病的夙愿。现在每天忙碌并快乐着,完全可以做一个优雅快乐的医生,这全得益于我们的绿色疗法。

(责编:陈烨菲、许晓华)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