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健康·生活

邓氏内科学派有三大绝招

2016年12月27日09:03 来源:广州日报

  国医大师邓铁涛。(广州日报记者乔军伟摄)

  国医大师、岭南邓氏内科学派“掌门人”邓铁涛常常说,自己的成就有一半是病人给的,因为“病人是服务对象,也是老师。你的经验从哪里来呀,人家把生命寄托给你,和你共同创造”。

  邓老还自称“铁杆中医”,冠心病冠状动脉搭桥围手术期中医药临床研究、重症肌无力中医辨证论治及危象抢救方案的建立与研究、中医药防治非典型肺炎(SARS)临床研究,正是世人公认的他对中医临床医学突出贡献的三项成就,展现着“中医药有绝招”。

  绝招一:

  五脏相关论治心血管病

  心血管病已是目前全球疾病头号死因,“第一杀手”之名令人心惊。可能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早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邓铁涛已经全身心投入中医药防治心血管疾病的临床重点研究,是国家973计划中医专项的首席科学家。

  邓铁涛运用痰淤相关的理论指导,对冠心病、高血压等进行辨证论治,形成独特中医诊疗技术,先后研制出“五灵止痛散”“冠心丸”“冠心止痛膏”“暖心胶囊”“养心胶囊”等药物制剂;关于心血管疾病“本虚标实”“气虚痰浊”“调脾护心”的理论,成为当今冠心病冠状动脉搭桥围手术期中医药防治研究指南,并通过大量临床研究得到证实。

  广东省中医院心脏病中心副主任吴焕林教授,正是邓老在心血管疾病论治学术经验继承人。

  吴教授自1998年开始追随邓老,亲身经历着中医药从参与搭桥手术的围手术期,提高手术成功率与患者康复水平,过渡到中医药干预下,手术尽量少做,从开胸到尽量不创伤的微创手术,再到2000年后在五脏相关理论下,通过生活调理、药膳、气功导引等重视治未病,预防冠心病发生。

  五脏相关“调脾护心法”解决围手术期问题,让省中医院成为全国首家中医药干预心脏手术的医院。其中医机理发现,冠心病与气虚相关,心血管堵塞源于气血推动力不足;与脾相关的,除年龄因素外,冠心病与脾虚而生化减弱密切相关,运化失调导致高血脂问题,进而血凝成斑块。因此,对病人理气活血化痰,可有效提高手术成功率。

  事实上,邓老的冠心病常用治疗要方“邓氏温胆汤”可能更闻名,邓老从患者调研中发现,岭南人六七成为痰浊代表状态,针对多为气虚痰阻的病理特点,提出了“正虚为本,邪实为标”、“五脏相通,心脾相关”、“痰淤相关,以痰为主”的冠心病三大论断。在治疗上,他主张益气除痰祛淤,喜欢用温胆汤加参(党参、丹参),被同行推为“邓氏温胆汤”。

  绝招二:

  抢救重症肌无力

  邓铁涛从上世纪50年代起,开始应用脾胃学说指导重症肌无力,历经60多年。邓老认为,重症肌无力之病机主要为脾胃虚损,且与五脏相关。辨证论治主张从补脾入手,执简驭繁;遣方用药则重用黄芪,认为坚持久治,重症肌无力是可以治愈的。

  事实上,重症肌无力临床研究与实验研究是国家“七五”攻关课题,邓铁涛亲任课题组组长。邓铁涛经过反复的实践、探索、总结,针对重症肌无力脾胃虚损之病机,摸索出以补脾益气治本贯穿始终,间用治标的一套治法,制强肌健力饮以统治之,并据五脏相关之理,随症加减以治其兼症。

  仅早期,按照强肌健力、补脾益损的治疗原则,应用强肌健力饮对252例重症肌无力患者进行临床观察,总有效率为98%;对其中94例住院患者进行强肌健力饮与激素强的松每天100毫克的疗效对照观察,结果强肌健力饮组总有效率达95.7%,强的松组总有效率达91.5%。强肌健力饮与激素强的松疗效相当,但无激素的副作用。

  从1999年至2006年,共抢救危象患者55例,全部成功临床治愈出院,无一例死亡,解决了重症肌无力危象抢救中不可避免的临床死亡难题。邓铁涛主持的《重症肌无力辨证论治的临床研究与实验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强肌健力饮由黄芪、五爪龙等药组成,方中重用黄芪甘温大补脾气,尤妙在五爪龙一味粤人呼之“南芪”,该药具北芪之功而性缓,补而不燥,于重症肌无力需大补脾气者,尤为相宜。特别有意思的是,邓老认为,五爪龙(五指毛桃)不仅宜于重症肌无力,对于久病脾虚、久咳肺虚、正虚不能胜邪、肢倦无力等症皆宜选用,他曾以推广五爪龙而令广东河源致富,传为佳话。

  绝招三:

  中医药防治非典

  2003年年初,非典型肺炎(SARS)在广东发生,疫病随后逐渐扩散至全国多个省份,中医在治疗非典上取得了卓越的成效。

  面对突发而来的疫情,邓铁涛躬身实践,到广东省中医院指导中青年医师查房辨证用药。

  2003年2月14日,邓铁涛对《广州日报》记者发表讲话,认为广东非典属于春温病伏湿,针对本次发病医务人员感染较多的特点,认为医务人员接连加班加点,救治病人,自身免疫力下降。又根据多年经验研制“邓老凉茶”,供广东地区群众防治“非典型肺炎”使用。

  5月1日,邓铁涛撰写重要学术论著《论中医诊治非典》公开发表,全国多个媒体转载。该文提出:战胜非典我们有个武器库,非典是全新的疾病,为20世纪以前所未见,无论中医与西医都遇到了新问题,中医不能袖手旁观,这是历史赋予现代中医责任。战胜非典的中医理论依据与特色,世人多不理解为什么中医没有细菌学说,却能治疗传染病,对病毒性传染病的治疗效果甚至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因为中医走的是另一条道路。我们的治疗不是只知与病毒对抗,而是既注意祛邪,更注意调护病人的正气,并使邪有出路。

  与此同时,邓铁涛指导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治疗70名非典病人,实现“三个零”突破,即“患者零死亡”、“院内零感染”、“患者零后遗症”。

  鉴于邓铁涛教授在抗非典斗争中所起的作用,5月5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任命邓铁涛为专家顾问组组长,2003年7月15日,中华中医药学会授予邓铁涛教授“中医药抗击非典特殊贡献奖”。(记者何雪华 通讯员刘静嫣、宋莉萍)

(责编:许心怡、权娟)


相关新闻